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5個理由

水下生物

住在美國的洛莉(Laurie)童年時常做被鯊魚吃掉的惡夢。數十年後的今天,他卻將兩隻斑點長尾鬚鮫(Hemiscyllium ocellatum)飼養在1135公升的水族箱裡,每天伴「鯊」入眠。

位於亞利桑那州奧德西水族館(OdySea Aquarium)的兩隻斑點長尾鬚鮫。 圖/Coughdrop12(CC BY-SA 4.0授權)
位於亞利桑那州奧德西水族館(OdySea Aquarium)的兩隻斑點長尾鬚鮫。 圖/Coughdrop12(CC BY-SA 4.0授權)

斑點長尾鬚鮫屬於底棲性鯊魚,具有斑點,體長可達0.6公尺,會利用魚鰭在海底爬行,又稱為「會走路的鯊魚」。

洛莉因前飼主不願再養,才接手這兩隻鯊魚。她表示:「這裡的水域與牠們的棲息地不同,不能將牠們放生,但我可以給牠們一個合適的家。」她補充說,這些鯊魚讓她的內心感到平靜。

過往,科技新貴和名人需要花費上百萬美元,來打造3萬8000公升的大型水族箱飼養掠食性鯊魚。但如今,中產階級的水族愛好者也開始在家中飼養體型較小的底棲性鯊魚。

有別於需要不停游動才能呼吸的遠洋性鯊魚,例如污斑白眼鮫(花鯊,Carcharhinus longimanus)和鼬鯊(Galeocerdo cuvier)。底棲性鯊魚棲息在海底,多半能靠抽吸的方式讓海水流過鰓,靜止不動也能持續呼吸。

隨著市場需求增加,水族寵物業者開始提供更多種類的鯊魚,包括長尾鬚鯊科的魚種(Hemiscylliidae)、斑點長尾鬚鮫鯊、大尾虎鯊(Stegostoma tigrinum)以及貓鯊科(Scyliorhinidae)。長尾鬚鯊科的魚種在網路上的售價最低只要90美元,斑點長尾鬚鮫約900美元,而最昂貴的大尾虎鯊則可高達6000美元。

鯊魚飼養變得越來越普遍,逐漸成為潮流。抖音上能看到餵食寵物鯊魚的短片,有些YouTube頻道會炫耀自家飼養的鯊魚。擁有一隻寵物鯊看似很酷。但,這是對的嗎?

加州太平洋水族館(Aquarium of the Pacific)「太平洋景觀」展館裡處於過渡期的大尾虎鯊。大尾虎鯊是市面上最昂貴的鯊魚,售價約6000美元。 圖/Coughdrop12(CC BY-SA 4.0)
加州太平洋水族館(Aquarium of the Pacific)「太平洋景觀」展館裡處於過渡期的大尾虎鯊。大尾虎鯊是市面上最昂貴的鯊魚,售價約6000美元。 圖/Coughdrop12(CC BY-SA 4.0)

​水族箱過小造成傷害

芝加哥薛德水族館(Shedd Aquarium)動物經營與棲地副主任華生(Lise Watson)表示:「多數家用水族箱對小型鯊魚來說都太小了,牠們長大後就會出現生長遲緩和畸形等長期健康問題。即使是體型較小的物種,也需要特殊飲食、生命維持系統和獸醫照護,通常只有專業水族館才能提供這些資源。」

退休的飼養員兼策展人赫姆達爾(Jay Hemdal),曾在美國中西部的公共水族館飼養鯊魚數十年,他認為只有斑貓鯊(Atelomycterus marmoratus)才適合飼養在一般家用水族箱,而且最好還得由具備專業知識的人來飼養。

赫姆達爾深知飼養可能會對鯊魚造成危險。在1960年代,年僅13歲的他用送報賺來的錢從寵物店買了一隻護士鯊(鉸口鯊,Ginglymostoma cirratum),養在109公升的水族箱裡,但不久後那隻護士鯊便死亡了。如今,赫姆達爾時常在水族寵物論壇Reef 2 Reef勸告大家不要買鯊魚。

比昂多(Monica Virginia Biondo)2024年在《動物》(Animals)期刊發表的研究指出,全球海洋觀賞魚貿易已持續近一個世紀,卻從未被有效監測,有關鯊魚的數據更幾乎無法取得。不過,研究團隊利用2014至2021年歐盟魚類進口數據發現,家用、商業水族館進口的鯊魚數量都在持續上升。研究團隊表示:「活體鯊魚貿易正在成長,這相當令人擔憂,因為近2/3與珊瑚礁相關的鯊魚和魟魚都面臨滅絕風險。」

在比昂多的研究中,貿易量最大的軟骨魚類(含鯊魚與魟魚)與硬骨魚類多屬瀕危或易危,例如斑點長尾鬚鮫。非營利組織保育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在2020年曾撰文指出:「斑點長尾鬚鮫已成為大型公共水族館和私人收藏家爭相捕捉與展示的物種,我們擔心這類不受管制的貿易傷及永續性。」

斑貓鯊(Coral catshark)在珊瑚礁中休息。 圖/Lakshmi Sawitri(CC BY-SA 4.0授權)
斑貓鯊(Coral catshark)在珊瑚礁中休息。 圖/Lakshmi Sawitri(CC BY-SA 4.0授權)

鯊魚也有不同個性

麥克里夫(Tyler McCleave)是貨運經紀公司的銷售主管,過去曾在哥倫布動物園與水族館(Columbus Zoo and Aquarium)工作。他和洛莉一樣,盡量以符合倫理的方式取得鯊魚。麥克里夫位於俄亥俄州的住家中,有個1.8公尺×1公尺的水族箱,裡頭飼養了四隻鯊魚,分別是兩隻斑點長尾鬚鮫、一隻灰斑狗鯊(Chiloscyllium griseum)和一隻鬚鯊(Orectolobidae)。

他多數的鯊魚都是人工繁殖,或者來自照顧不周的飼主。麥克里夫表示:「那隻灰斑狗鯊原本被養在189公升的水族箱裡,大半輩子都住在那裡。」灰斑狗鯊目前在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屬於易危物種。另一隻鬚鯊則來自田納西州的鯊魚繁殖業者,並不屬於受脅物種。

麥克里夫每週三天餵鯊魚吃超市買來的新鮮蛤蜊、螃蟹和蝦。鯊魚知道哪天會放飯,會從藏身的塑膠管中游出來等候,進食還有先後順序,雄性的斑點長尾鬚鮫總是第一個吃。

麥克里夫的鯊魚都有不同的個性:斑點長尾鬚鮫的雌魚喜歡被撫摸,雄魚則喜歡把海星翻過來,順便搶他們的食物。他提醒,鯊魚和馴化的寵物不同,並不會和主人建立感情連結,「我幾乎每天都要整理水族箱,但就算哪天我過世了,這些鯊魚可能也認不出我。」

麥克里夫雖然很愛鯊魚,但仍認為大部分人都不該飼養鯊魚,也表示現在鯊魚太容易取得,賣家通常不會確認買家是否有夠大的魚缸,或是否懂得餵養和維護水質。

除了購買鯊魚的便利性外,他也擔憂鯊魚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傷害。他就曾網購人工繁殖鯊魚,但有兩隻到貨時已經死亡。

薛德水族館的華生則指出,雖然竹鯊和斑點長尾鬚鮫體型適中,屬於底棲性鯊魚,特別適合人工飼養,但仍只有專業水族館有足夠的知識與資源能照護牠們。

一隻護士鯊(nurse shark,鉸口鯊)在珊瑚礁中休息。 圖/Umeed Mistry/ Ocean Image Bank
一隻護士鯊(nurse shark,鉸口鯊)在珊瑚礁中休息。 圖/Umeed Mistry/ Ocean Image Bank

寵物網紅推波助瀾

美國YouTuber網紅保羅(Paul Cuffaro)憑藉燦爛的笑容,以及赤裸上身在「鯊魚池」裡穿梭的影片,吸引了320萬訂閱者。他在佛州朱庇特(Jupiter)擁有一個2萬1000公升的鹹水池,裡頭養了兩隻年幼的黑邊鰭真鯊(Carcharhinus limbatus)、一隻大尾虎鯊,以及一隻佛氏異齒鯊(Heterodontus francisci)。

赫姆達爾指出,保羅的兩隻小鯊魚很快就會長到超出池子的容納範圍。黑邊鰭真鯊最終可長到1.5公尺,需要4萬5400公升的水族箱;大尾虎鯊則會從黑白相間的可愛幼鯊,長成2.4公尺長、布滿斑點的巨鯊。

赫姆達爾表示,很多人買了小鯊魚,卻以為牠們不會長大,不然就是以為自己會換更大的魚缸,但其實根本不會換。他過去在水族館工作時,幾乎每週都會有人打來詢問水族館能否收養鯊魚,而他幾乎總是拒絕,也不知道那些鯊魚最後下場如何。

薛德水族館也經常接到希望重新安置鯊魚的電話。華生表示:「通常是因為鯊魚長得太大,或是飼主無法再照顧了。不幸的是,多數通過美國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AZA)認證的動物園和水族館,都沒辦法收養這些動物,薛德水族館也是。」她解釋,AZA制定了符合動物倫理的收養標準包括合適的檢疫空間與生物安全措施,以保護整個動物群體的健康。而許多私人飼養的鯊魚都因照顧不當、環境不足,或醫療史不明,有嚴重的健康問題。

不是人人都能養

大尾虎鯊屬於瀕危物種,在美國飼養該種鯊魚合法,但也備受爭議。大尾虎鯊的幼鯊和卵,有時是從野外收集而來,流入水族寵物市場。大尾虎鯊魚卵售價約為300美元,活體大尾虎鯊則能賣到6000至1萬美元。而網紅保羅等人所飼養的大尾虎鯊,並無助於物種存續,而是會適得其反。赫姆達爾認為,那些鯊魚最後只會遭受提早死亡的命運。

即便飼主在大尾虎鯊長得太大後想要重新安置,也無法參與「鯊魚野放計畫」(StAR)。該計畫與全球的公共水族館合作,繁殖大尾虎鯊,再將魚卵運送到印尼進行野放,薛德水族館也是合作單位之一。華生解釋:「因為公共水族館會透過謹慎的繁殖過程,確保鯊魚族群健全且具遺傳多樣性,進而幫助野外生態系恢復。」赫姆達爾指出,私人飼養的大尾虎鯊與魚卵之所以無法納入StAR計畫,是因為商業來源的魚卵缺乏資料,無法讓他們了解魚卵來自哪個亞族群。

達金(Christine Dudgeon)研究大尾虎鯊已有十年,是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紅皮書(IUCN Red List)大尾虎鯊族群健康評估的負責人。她表示,即使真的能提供堪比公共水族館的大型水族箱來飼養大尾虎鯊,飼主也必須認知到,飼養鯊魚是長遠的承諾。目前圈養紀錄中最長壽的大尾虎鯊約為40歲。

她表示:「很多飼養大尾虎鯊的人都對牠們充滿熱情,但如果能多了解一點牠們的習性,那會很有幫助。」她提醒,有意購買者應該知道,牠們不只是底棲性魚類,還能經常游動1000公里遠。

麥克里夫強調:「社群媒體把鯊魚塑造成很有趣的樣子,但其實不是人人適合養鯊魚。」

印尼珊瑚礁中的葉鬚鯊(tasselled wobbegong shark)。 圖/Fabrice Dudenhofer/Ocean Image Bank)
印尼珊瑚礁中的葉鬚鯊(tasselled wobbegong shark)。 圖/Fabrice Dudenhofer/Ocean Image Bank)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五個理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5個理由

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5個理由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遊蕩犬、沙灘車、撿蛋 來看小燕鷗在台繁殖到底有多難

遊蕩犬、沙灘車、撿蛋 來看小燕鷗在台繁殖到底有多難

最新文章

棄養魚找到家!台中海洋館成立「水生生物收容中心」 解決觀賞魚棄養難題

棄養魚找到家!台中海洋館成立「水生生物收容中心」 解決觀賞魚棄養難題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守護台灣的「鼠患剋星」!新北首度成功人工孵化黑眉錦蛇 順利野放11條幼蛇

守護台灣的「鼠患剋星」!新北首度成功人工孵化黑眉錦蛇 順利野放11條幼蛇

原生魚種再+1!「弓背青鱂」證實為台灣特有種 標本錯認百年終認祖歸宗

原生魚種再+1!「弓背青鱂」證實為台灣特有種 標本錯認百年終認祖歸宗

台灣本島已絕跡!金門擎天水庫野放800尾珍稀原生魚「大鱗梅氏鯿」變身保種庫

台灣本島已絕跡!金門擎天水庫野放800尾珍稀原生魚「大鱗梅氏鯿」變身保種庫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