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進城了!台北市近5年274件獼猴通報 內湖最多、北投也暴增10倍

陸地生物

近日野生獼猴出沒北市,有民眾日前開車行經內湖市區時,赫然發現一隻獼猴在大馬路上逛街。 圖/取自臉書「我是內湖人」社團
近日野生獼猴出沒北市,有民眾日前開車行經內湖市區時,赫然發現一隻獼猴在大馬路上逛街。 圖/取自臉書「我是內湖人」社團

北市內湖近日再有獼猴入侵住宅社區,據統計,北市近5年接獲274件獼猴通報案,內湖64件最多,北投從前年3件、去年3件,今年才至7月已暴增到30件,成長了10倍,議員要求市府加快應變、正視問題。

閱讀更多:野生獼猴咬傷遊客頻傳...專家:應提升遊客對獼猴的認知教育

陳宥丞近日接到內湖居民反映,在公園、住宅區、甚至馬路上都看見獼猴的身影。猴子進城,不僅會造成市民安全上的疑慮,也讓許多商家生活受到困擾。

據統計,109年至114年7月,北市共接獲274件獼猴通報案件,其中內湖64件占全市最高比例,同期間,全市發生過5件猴子入侵民宅,去年更出現猴子攻擊傷人送醫案例,北投數據更是急速攀升,從前年3件、去年3件,今年才統計至7月就已暴增到30件,長期趨勢看,全市從110年19件增加至113年的83件,4年間成長超過4倍,這些數據顯示,獼猴進入市區已不是零星個案。

陳宥丞說,從風險角度看,獼猴進城可能發生被路殺意外,也會威脅兒童與寵物安全,甚至有入侵民宅風險,在這次事件發生後,他第一時間就將居民提供的資訊交給動保處追蹤,依照現行原則,動保處會先以驅趕回山為優先;若因族群排斥或打鬥落敗而無法返山,才會進行誘捕安置,並依規定完成檢疫與野放評估,且獼猴下山背後其實存在著人為因素。

陳說,陽明山國家公園就曾指出,人工餵食會讓雌猴提早成熟、生育間隔縮短,導致族群數量快速增加,牠們也漸漸不再害怕人類,更大膽地開始在市區搶奪食物、侵入農地,甚至帶來人畜共生傳染病的風險。

陳說,他在2023年財建部門質詢時,就已要求動保處必須在LINE官方帳號中,增設「動物救援」一鍵通報功能,讓民眾能在第一時間上報狀況,避免資訊落差與處置延誤。

動保處產業保育組長黃俊儒表示,動保處目前持續蒐集獼猴出沒地點資訊,並已於8月26日在通報點設置誘捕籠。由於北市因都市開發密集,山區與住宅社區之間的緩衝帶逐漸縮減,加上部分民眾在住家周邊種植芒果、龍眼等果樹,也會吸引獼猴下山覓食。

黃表示,目前進入社區多為「孤猴」,行蹤不易掌握。動保處將持續與里長及居民保持通報聯繫,並在接獲通報後盡速派員查勘,必要時採取驅趕或誘捕等措施。未來亦將透過加強獼猴教育宣導,逐步減少人猴衝突。

呼籲民眾遵守「不接觸、不干擾、不餵食」三不原則,避免吸引獼猴靠近或引發衝突。另如有發現獼猴出沒,請立即撥打1959動物救援專線,將派員前往處理。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最新文章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