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鹽鹼地!林試所用密植造林、蚓糞肥改良土壤 成功復育沿海劣化地

陸地生物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推動劣化地復育,透過天然更新與人工造林雙管齊下,試驗種植海檬果等數10種耐鹽、耐淹的樹種,並在劣化地試驗區完成稻草蓆鋪設及覆蓋表土以減少水分蒸發。 圖/林試所提供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推動劣化地復育,透過天然更新與人工造林雙管齊下,試驗種植海檬果等數10種耐鹽、耐淹的樹種,並在劣化地試驗區完成稻草蓆鋪設及覆蓋表土以減少水分蒸發。 圖/林試所提供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推動劣化地復育,透過天然更新與人工造林雙管齊下,試驗種植海檬果等多種耐鹽、耐淹樹種,整體存活率可達56.8%。

閱讀更多:種樹太慢!?台灣沿海「藍碳」達 35 萬噸 減碳效果是森林 2.5 倍

台灣西部沿海地區長年面臨地層下陷、土壤鹽化與極端氣候等挑戰,導致大片土地逐漸失去農林利用價值。為找出可持續的復育劣化地解方,林試所近年於轄下嘉義研究中心四湖試驗站,推動雙管齊下的復育模式,結合天然更新與人工造林,打造兼具生態功能與土地利用潛力的造林新模式。

林試所10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復育的最大難題之一是土壤鹽鹼化,試驗區土壤飽和水電導度(ECe)普遍偏高,遠超過一般作物可耐受標準,且在無林木覆蓋的區塊,土壤會因翻整將下層鹽分帶至表層,導致鹽害風險上升。

為改善環境條件,林試所表示,團隊採用密植造林策略(1公尺x1.5公尺)、施用蚓糞肥改良土壤結構,並鋪設稻草蓆減少地表蒸發與鹽分回升。

林試所在「無林木覆蓋」的試驗樣區選用11種具耐鹽、耐淹能力的植物,包括白千層、穗花棋盤腳、苦藍盤、黃槿、苦楝、土沉香、欖李、紅海欖等;而在「具上木蔭蔽」的試驗樣區則額外選用銀葉樹、瓊崖海棠、台灣海桐、草海桐、榔榆等共21種樹種,強化林下植物層次結構,促進群落穩定性與生物多樣性。

林試所表示,研究團隊於2024年5月至7月間完成1577株苗木栽植,並於同年12月進行生長調查,結果顯示整體存活率為56.8%。其中海檬果表現最為突出,存活率達95%,土沉香與苦藍盤分別達91.7%、79.7%,草海桐、繖楊分別達81.3%、83.3%。

團隊也進一步分析各樹種的地徑生長速率,發現白千層為速生樹種代表,而海茄冬與銀葉樹相對緩慢,可提供未來營建碳匯林與防風林重要參考。

林試所表示,將持續監測苗木成長與土壤改善成果,並逐步優化植栽策略,試驗結果將彙整為造林技術手冊,推廣到更多濱海劣化地區,作為提升國土韌性、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手段。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不是只有成年人會家暴...未成年對父母施暴5年增8成 其中單親媽媽最多

不是只有成年人會家暴...未成年對父母施暴5年增8成 其中單親媽媽最多

真的「綠茶園」?阿里山推茶園減用農藥 保護全台不到2000隻的山麻雀

真的「綠茶園」?阿里山推茶園減用農藥 保護全台不到2000隻的山麻雀

台灣首例!屏東後灣「以地易地」保陸蟹棲地 生態外交、地方創生共好

台灣首例!屏東後灣「以地易地」保陸蟹棲地 生態外交、地方創生共好

14萬噸廢棄物變黃金!台灣菇類太空包重生飼料、除臭墊料 年創3千萬產值

14萬噸廢棄物變黃金!台灣菇類太空包重生飼料、除臭墊料 年創3千萬產值

最新文章

真的「綠茶園」?阿里山推茶園減用農藥 保護全台不到2000隻的山麻雀

真的「綠茶園」?阿里山推茶園減用農藥 保護全台不到2000隻的山麻雀

台灣首例!屏東後灣「以地易地」保陸蟹棲地 生態外交、地方創生共好

台灣首例!屏東後灣「以地易地」保陸蟹棲地 生態外交、地方創生共好

山屋也要電力自主化!玉山瓦拉米山屋太陽能升級 惡劣天氣也能供電10天

山屋也要電力自主化!玉山瓦拉米山屋太陽能升級 惡劣天氣也能供電10天

找回河川生命力!打除水泥改砌石 南投野溪復育工程獲雙金肯定

找回河川生命力!打除水泥改砌石 南投野溪復育工程獲雙金肯定

沒有真菌就沒有生命!IUCN首次將超過千種真菌列入瀕危 揭示「看不見的危機」

沒有真菌就沒有生命!IUCN首次將超過千種真菌列入瀕危 揭示「看不見的危機」

7月24日起地球超載 透支自然資源如何還?

7月24日起地球超載 透支自然資源如何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