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歷史!食用紅豆其實源於日本?遺傳學揭日本原民3千年前就已懂「選育」

陸地生物

野生紅豆(左)與現今栽培紅豆(右),可見馴化過程改變種皮顏色與種子大小。 圖/Yu Takahashi提供
野生紅豆(左)與現今栽培紅豆(右),可見馴化過程改變種皮顏色與種子大小。 圖/Yu Takahashi提供

在台灣,經常用做甜點材料的紅豆,在上千年前也僅是野生植物,由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承叡組成的跨國團隊,由遺傳學的角度切入,探究紅豆是如何開始轉變為今日人們食用的形態,該研究不僅成功確認食用紅豆起源於日本,還發現日本初始農業比過去的認知早了數千年,研究結果在近日更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

在國科會「哥倫布計畫」與「國際年輕傑出學者計畫」支持下,李承叡與日本農業·食品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研究員內藤健組成跨國研究團隊。於博士後研究員簡志丞與團隊成員的努力下,探究日本種原庫蒐藏的紅豆。

過去主流觀點認為,日本最早的原住民「繩文人」僅靠狩獵、採集、捕魚為生,而日本的農業主要起源於「彌生人」,約3000年前自東北亞大陸將稻米傳入九州,之後傳播到日本各處。近年考古研究開始懷疑繩文人可能會選育農作物,但缺乏直接證據。

研究團隊藉由分析整個亞洲的紅豆種原遺傳多樣性,發現野生型的紅豆約在3000至5000年前,於日本中部逐漸發生遺傳變異,轉變為現今的栽培紅豆。這項發現證實繩文人不僅僅是狩獵採集民族,更具有初始農業知識及選育能力,為考古學界長久以來的推測提供來自植物遺傳學的直接證據。

此外,這項遺傳學的研究更開啟考古學新視野。多數豆類作物野生型的種子體積較小、顏色較黑,栽培型的種子體積變大、顏色也更加多樣。因古老作物種子在潮濕的東亞不易保存,考古學研究多依賴被燒成炭化狀態的種子或陶器內的種子印痕,難以確定種子顏色變化的時間點。

不過,研究團隊找到控制紅豆顏色變化及其他馴化性狀的基因,並發現這些基因在近萬年前就已經產生變化,顯示繩文人對紅豆的選育,可能比過去認知的更早,也為考古學的猜想提供來自遺傳學的直接證據,更證實遺傳學可以有效解答其他學科的未解之謎。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少子化解方!新北開明高職停招退場但不終結 轉型為「長照機構法人」

少子化解方!新北開明高職停招退場但不終結 轉型為「長照機構法人」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

低成本、高續航!NISSAN全固態電池試產成功:續航里程加倍、充電時間減1/3

低成本、高續航!NISSAN全固態電池試產成功:續航里程加倍、充電時間減1/3

最新文章

全球首例!澳洲雨林從碳匯變碳排放源 從25年前就開始「淨虧損」

全球首例!澳洲雨林從碳匯變碳排放源 從25年前就開始「淨虧損」

棄養魚找到家!台中海洋館成立「水生生物收容中心」 解決觀賞魚棄養難題

棄養魚找到家!台中海洋館成立「水生生物收容中心」 解決觀賞魚棄養難題

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5個理由

抖音炫耀帶起飼養鯊魚潮 專家:你不適合養鯊的5個理由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守護台灣的「鼠患剋星」!新北首度成功人工孵化黑眉錦蛇 順利野放11條幼蛇

守護台灣的「鼠患剋星」!新北首度成功人工孵化黑眉錦蛇 順利野放11條幼蛇

原生魚種再+1!「弓背青鱂」證實為台灣特有種 標本錯認百年終認祖歸宗

原生魚種再+1!「弓背青鱂」證實為台灣特有種 標本錯認百年終認祖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