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本濕地鳥類大調查:極度瀕危「環頸雉」206隻 數量創歷史新高

水下生物 陸地生物

荒野保護協會指出,今年在知本溪口北岸沖積扇調查結果顯示,共有20人參與,調查成果包含環頸雉(草生地)206隻次、台灣畫眉(灌叢)92隻次、黃鸝(高樹叢)19隻次。本次環頸雉調查隻次創下歷年新高。 圖/荒野保護協會志工蘇雅婷提供
荒野保護協會指出,今年在知本溪口北岸沖積扇調查結果顯示,共有20人參與,調查成果包含環頸雉(草生地)206隻次、台灣畫眉(灌叢)92隻次、黃鸝(高樹叢)19隻次。本次環頸雉調查隻次創下歷年新高。 圖/荒野保護協會志工蘇雅婷提供

荒野保護協會自2018年起,每年於知本濕地進行環頸雉調查,自2022年起也將黃鸝與台灣畫眉納入調查對象,作為知本溪口沖積扇的重要目標保育鳥種。而2025年目前調查發現在草生地的環頸雉多達206隻次,創下歷年新高。

閱讀更多:台東知本溼地調查:瀕危環頸雉減少 但畫眉和黃鸝增加

根據「2024台灣鳥類紅皮書名錄」受脅等級,環頸雉被列為「國家極度瀕危(NCR)」、台灣畫眉為「國家瀕危(NEN)」,黃鸝則為「國家易危(NVU)」。環頸雉偏好草生地、台灣畫眉仰賴灌叢作掩護,而黃鸝則需同時具備高大喬木與開闊地的棲地。荒野保護協會表示,長期觀測這3種鳥類,有助於了解知本濕地周邊環境的變遷趨勢。

荒野保護協會指出,今年的調查於3月30日進行,地點位於知本溪口北岸沖積扇,共有20人參與,調查成果包含環頸雉(草生地)206隻次、台灣畫眉(灌叢)92隻次、黃鸝(高樹叢)19隻次。本次環頸雉調查隻次創下歷年新高。回顧2024年,數量曾因2023年繁殖季發生大火及棲地成林而驟降至115隻次,顯示今年調查成果的回升具有指標性意義。

荒野保護協會指出,藉由每年的調查工作,除可持續追蹤鳥類族群變化外,也反映知本濕地的環境與人為互動趨勢。黃鸝為目前台東仍相對稀有的物種,雖數量緩步成長,但至今從未發現幼鳥,繁殖情況仍未明朗,是否仍存在獵捕壓力,亟需進一步研究與關注。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只花5年!尼泊爾電動車占比從0飆升76% 政府不走富國老路、靠這3招大超車

只花5年!尼泊爾電動車占比從0飆升76% 政府不走富國老路、靠這3招大超車

能取代魚粉?水試所讓黑水虻「吃葷」再製成魚飼料 富含魚油、肉質風味不減

能取代魚粉?水試所讓黑水虻「吃葷」再製成魚飼料 富含魚油、肉質風味不減

瀕危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極危鳥類「禾花雀」被當麻雀獵捕、人民幣20元出售

瀕危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極危鳥類「禾花雀」被當麻雀獵捕、人民幣20元出售

2026邁入台版CBAM元年!環境部推12月底完成試申報 水泥、鋼鐵業打頭陣

2026邁入台版CBAM元年!環境部推12月底完成試申報 水泥、鋼鐵業打頭陣

最新文章

瀕危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極危鳥類「禾花雀」被當麻雀獵捕、人民幣20元出售

瀕危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極危鳥類「禾花雀」被當麻雀獵捕、人民幣20元出售

真的「綠茶園」?阿里山推茶園減用農藥 保護全台不到2000隻的山麻雀

真的「綠茶園」?阿里山推茶園減用農藥 保護全台不到2000隻的山麻雀

台灣首例!屏東後灣「以地易地」保陸蟹棲地 生態外交、地方創生共好

台灣首例!屏東後灣「以地易地」保陸蟹棲地 生態外交、地方創生共好

山屋也要電力自主化!玉山瓦拉米山屋太陽能升級 惡劣天氣也能供電10天

山屋也要電力自主化!玉山瓦拉米山屋太陽能升級 惡劣天氣也能供電10天

找回河川生命力!打除水泥改砌石 南投野溪復育工程獲雙金肯定

找回河川生命力!打除水泥改砌石 南投野溪復育工程獲雙金肯定

沒有真菌就沒有生命!IUCN首次將超過千種真菌列入瀕危 揭示「看不見的危機」

沒有真菌就沒有生命!IUCN首次將超過千種真菌列入瀕危 揭示「看不見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