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嶼、潮境保育區4/1起重新開放!每天有限額、還需預先線上申請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基隆嶼、潮境保育區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基市府產業發展處表示,基隆嶼開放遊覽,每天限額1200人。到潮境保育區從事水域活動,須持有潛水合格證書,平日全天限200人,假日上、下午各200人。

考量氣候及生態環境保育,基隆嶼每年11月起封島,管制遊客登山,潮境保育區也在同一時間,禁止遊客潛水等水域活動。經過5個月的休養期,基隆嶼及潮境保育區都在1日重新開放。

基隆嶼是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小島,長約960公尺,寬約400公尺,最高處海拔182公尺。島嶼多為峭壁,有許多的海蝕洞穴與岩礁,被形容是火山地質公園,上方有「基隆島燈塔」。

潮境保育區在2016年設立,官民共同投入海洋巡護、生態調查、棲地復育、淨海淨灘等工作,保育成效受肯定。基市府去年4月推動潮境保育區2.0計畫,實施總量管制分區管理,增加休養期,保護海洋生態及遊憩品質。

基市府產業發展處代理處長蔡馥嚀表示,基隆嶼與潮境保育區4月1日起自10月31日,開放遊客預約遊憩。基隆嶼有登島、繞島及登頂行程供遊客等選擇,每日總額最多1200人。

蔡馥嚀建議登島遊客,可以沿著濱海步道欣賞基隆嶼的火山地質、海蝕景觀。島上還有海桐、鐵炮百合及金花石蒜,會在不同季節盛開。沿著基隆嶼的登山步道上山,可俯瞰海檻奇景,遠眺北海岸線風光。登頂後可體驗絕美海天景色,並與燈塔合影留念。

基隆市去年實施潮境2.0方案,保持生態保護與遊憩活動間的平衡。潮境保育區今年仍實施總量與單一出入口管制方案,民眾要事先線上實名制申請獲准,才能進入保育區活動。

潮境保育區水域平日上限200人,假日400人,遊各皆須持有國內外潛水機構合格證書。陸域活動由市府核准的解說員帶領民眾進出,每日開放200人,周邊居民及專案申請的科學研究不在此限。

蔡馥嚀說,市府今年會繼續推動相關海洋活動,包括海洋公民科學家培訓營、水上體驗及海洋保育教育課程等,邀請民眾體驗大自然的多樣性與樂趣,一同參與保護海洋生態。民眾想預約前往基隆嶼、潮境保育區,可至基隆市海洋保護區官方網站(https://mpa.klcg.gov.tw/)查詢。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基市府表示,基隆嶼結束5個月的休養期,1日起重新開放遊客造訪,每天限額1200人。 圖/基市府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數量比北極熊還少!台灣白海豚僅存約50隻 族群脆弱還傳擱淺噩耗

數量比北極熊還少!台灣白海豚僅存約50隻 族群脆弱還傳擱淺噩耗

全球瀕危物種會議登場!聚焦犀牛角販售、限制鰻魚貿易等議題

全球瀕危物種會議登場!聚焦犀牛角販售、限制鰻魚貿易等議題

手機該多久換一次?電子產品「超齡服役」竟有這些隱藏成本

手機該多久換一次?電子產品「超齡服役」竟有這些隱藏成本

應對網路危害!馬來西亞將跟進澳洲等國 研議禁止16歲以下使用社群媒體

應對網路危害!馬來西亞將跟進澳洲等國 研議禁止16歲以下使用社群媒體

最新文章

數量比北極熊還少!台灣白海豚僅存約50隻 族群脆弱還傳擱淺噩耗

數量比北極熊還少!台灣白海豚僅存約50隻 族群脆弱還傳擱淺噩耗

全球瀕危物種會議登場!聚焦犀牛角販售、限制鰻魚貿易等議題

全球瀕危物種會議登場!聚焦犀牛角販售、限制鰻魚貿易等議題

被忽視的獸醫...高流動率、輿論壓力、人道標準高 公職獸醫成政策下的犧牲品

被忽視的獸醫...高流動率、輿論壓力、人道標準高 公職獸醫成政策下的犧牲品

彰化再傳石虎路殺...今年來第7隻、2年來第14隻

彰化再傳石虎路殺...今年來第7隻、2年來第14隻

要看趁現在!台北動物園喜迎6隻大紅鶴寶寶 一睹灰褐色毛絨模樣

要看趁現在!台北動物園喜迎6隻大紅鶴寶寶 一睹灰褐色毛絨模樣

日本年吃6.1萬噸鰻魚!其中近3/4靠進口 傳統美食成全球保育辯論焦點

日本年吃6.1萬噸鰻魚!其中近3/4靠進口 傳統美食成全球保育辯論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