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發樹苗?植樹節送出幾十萬棵樹苗都哪去了? 專家:別只種不養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專家觀察,新加坡立體綠化做得很到位,在分隔島上的綠化,會有上層木、中層木、底層木,是有計畫的種樹。 圖/黃裕星提供
專家觀察,新加坡立體綠化做得很到位,在分隔島上的綠化,會有上層木、中層木、底層木,是有計畫的種樹。 圖/黃裕星提供

每年植樹節,各地出現一波植樹熱潮,常過完植樹節就不聞問,樹藝師提醒,選種、養護都是眉角。都市林健康美化協會理事長黃裕星說,樹健康、人安全、景觀美是植樹3原則,最重要是規劃先行。各地都在送樹苗,卻不見得懂正確種樹方法,或送後不理、只種不養;建議送樹苗的單位能透過App供民眾主動回報,追蹤樹木種植地點及生長情況,做個負責任的種樹人。

都市公園化是生態城市的重要願景,都市裡的樹木不僅是城市景觀必要一環,更是都市之肺,能調節溫度,提供新鮮空氣。

「知樹進而愛樹!」黃裕星曾任農業部林試所長,他觀察,近年民間護樹意識高漲,許多人有植樹觀念,卻不見得有用對方法,選擇樹種地須和生育地契合,例如在居家庭園種樟樹、茄冬等喬木,很可能種5年後就因為樹長得過大而放棄,一般民眾居家庭院通常適合種灌木,若樹種沒選好,樹穴太小,後續就可能衍生困擾。所以種樹第一步是預先規劃,不論是居家或公共空間都一樣。

黃裕星說,先進國家通常會有「都市林管理計畫」,依據規畫植樹,而不是想到哪、種到哪。新加坡經驗值得台灣借鏡,新加坡以花園城市為願景,希望打造整個城市就是個大花園,新加坡立體綠化做得很到位,在分隔島上的綠化,會有上層木、中層木、底層木,是有計畫的種樹,樹木有新陳代謝,也不怕出現斷層。

每年植樹節前,各地都在發送樹苗,很多人納悶「幾十萬棵樹苗都種哪去了?如果都長大了,台灣會是今天這樣嗎?」黃裕星直言,很多人不懂正確種樹,送樹單位被質疑送後不理、民眾則是只種不養,年年發樹苗,卻欠缺管理維護,任其自生自滅,效益打折扣。

黃裕星建議,應該善用科技力量,透過App建置追蹤系統,鼓勵領走樹苗的民眾主動回報種植地點及生長情況,引導民眾當個負責任的種樹人。

樹藝師藍梁文說,樹木風險在種樹那一刻就埋下,除了樹苗品質會影響存活率,把樹種在不對地方,後患無窮,種得太深也可能造成樹木死亡,建議植樹活動不要只是送樹苗,應該搭配一些課程、說明,才能確保樹木被好好對待。

藍梁文有參與台積電ESG植樹薪傳計畫,他說,種樹前進行包含土壤質地、硬度、排水率調查等環境特性分析,都是重要的前置作業,必須了解種植的環境,才能選對樹種,確保樹木能長成一棵良好的大樹。

「台灣距離理想還滿遙遠!」藍梁文說,台灣目前有300多位國際認證的樹藝師,持續倡議正確的種樹、護樹觀念,也推廣結構性修剪等,但台灣公部門對植樹標準還有進步空間,城鄉落差頗大,值得正視。

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陳建璋表示,過去政府為推廣環境綠化,對樹種選擇較不講究,出現亂種植等問題,近年已逐漸改善,會依據環境特性選擇在地樹種。現在民眾需提前登記排隊才能領取樹苗,發放的多為本土樹種,能提升植樹活動意義,也帶有環境教育價值。

專家觀察,新加坡立體綠化做得很到位,在分隔島上的綠化,會有上層木、中層木、底層木,是有計畫的種樹。 圖/黃裕星提供
專家觀察,新加坡立體綠化做得很到位,在分隔島上的綠化,會有上層木、中層木、底層木,是有計畫的種樹。 圖/黃裕星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地層下陷拉警報!全球7600萬人陷危機 亞洲沿海城市成重災區

地層下陷拉警報!全球7600萬人陷危機 亞洲沿海城市成重災區

人臉辨識的潘朵拉盒子:隱私裸奔、普通生活照變肉搜工具

人臉辨識的潘朵拉盒子:隱私裸奔、普通生活照變肉搜工具

全球城市借鑑!大城市該怎麼緩解地層下陷?東京:關鍵在「根源治理」

全球城市借鑑!大城市該怎麼緩解地層下陷?東京:關鍵在「根源治理」

廢竹材還可以這樣用!製成「愛心登山杖」免費租借 輕巧安全、還可用數十年

廢竹材還可以這樣用!製成「愛心登山杖」免費租借 輕巧安全、還可用數十年

最新文章

犀牛角盜獵的最佳解法?研究:為犀牛「切角」可減少78%盜獵行為

犀牛角盜獵的最佳解法?研究:為犀牛「切角」可減少78%盜獵行為

空投數十億蒼蠅?不是電影情節 而是「以蠅制蠅」的生物防治妙招

空投數十億蒼蠅?不是電影情節 而是「以蠅制蠅」的生物防治妙招

中國民兵船肇事逃逸!破壞菲律賓465平方公尺珊瑚礁 造成無法移除的生態傷害

中國民兵船肇事逃逸!破壞菲律賓465平方公尺珊瑚礁 造成無法移除的生態傷害

台灣黑熊阿里曼重返山林!野放前首次實施負面制約訓練 盼減少人熊衝突

台灣黑熊阿里曼重返山林!野放前首次實施負面制約訓練 盼減少人熊衝突

基隆護蝠行動!劉銘傳隧道5至9月是台灣葉鼻蝠育幼期 全面停止開放

基隆護蝠行動!劉銘傳隧道5至9月是台灣葉鼻蝠育幼期 全面停止開放

蟲蟲「搭便車」危機...日本金龜子首度入侵法國 潛在威脅超過400種植物

蟲蟲「搭便車」危機...日本金龜子首度入侵法國 潛在威脅超過400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