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土地續命】「綠金」讓西海岸土地更富有了嗎?漁業、綠能與濕地的共存難題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陸地生物

編按:工業區、風機是西海岸沿線常見的地景,多年來乘載了國家建設發展的命運,近年為了國家淨零發展,綠能與碳匯在地方引發了論辯,但彰化沿岸同時也保有了僅存的泥灘地生態、沿海養殖事業,關於國家政策下地方發展的想像,應該被重新傾聽。

土地,是一切生活的載體,無論日曬風吹雨淋,或我們闖的禍及汙染,它總是無聲的承擔。從2024年10月起,《倡議家》展開以「為土地續命」為主題的深度系列追蹤報導,探究台灣的土地百態,別再讓它遭受忽視。

台灣是一座海島,遍布著綿延的海岸線,隨著工商發展,西部海岸線長出了支撐時代運轉的設施,多了許多非自然的地景,而從彰濱工業區到雲林麥寮工業區之間,仍保有長達將近18公里的潮間帶,原始的泥灘地還在海陸的縫隙之中,自然地呼吸著。

過去,國光石化開發案在2010年來到彰化南邊的大城鄉,雖然最終沒有落腳彰化海岸,但也沒有因此獲得保育潮間帶的共識,重要濕地的劃設至今遲遲卡關;到了2018年,光電大舉進軍西部沿岸,彰濱崙尾東的潮間帶被編定為工業用地,彰化潮間帶開始填上了光電板,彰化沿岸同時也被相中是優良風場,至今,風機成了沿海日常地景的一部分。

來到彰化沿岸,密集的陸域風機是最凡常的景象。 圖/李清宇攝影
來到彰化沿岸,密集的陸域風機是最凡常的景象。 圖/李清宇攝影

彰化海岸線有隨著台灣時代不斷轉型的痕跡,時間來到了2025年,綠能、碳匯成了最迫切的發展路徑,地方的人又該如何面對未來的選擇?

綠能攻佔沿岸 生態步步失守

「漢寶濕地是國際認定的重要野鳥棲地(IBA),但風機還是蓋下去,就是從這裡開始成為破口!」2019年漢寶濕地與沿岸魚塭開始設置了陸域風機,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氣憤地說,連這麼重要的鳥類棲地都可以蓋風機,當時甚至連環評都不用,代表政府單位一點都不重視濕地生態。

根據彰化鳥會的觀察報告,從2019年開始,濕地鳥類數量與種類也逐年下跌。風機影響的不僅是空中的鳥類,連潮間帶上的生態也面臨威脅,施月英說到,最近他們在跟離岸風機業者協調纜線上岸廊道,擔憂海纜線經過潮間帶,若用噴埋方式埋設,會嚴重干擾高濁度的海域和泥質灘地,將造成地方養殖生產大量損失。

面對濕地生態轉變的同時,彰化沿岸也持續失守,陸域風機往內陸擴散,根據能源署統計,全台設置陸域風機,最集中的區域就是在彰化。

有些珍貴鳥類會到魚塭休息,然而風機的設置會改變鳥類飛行模式。 圖/李清宇攝影
有些珍貴鳥類會到魚塭休息,然而風機的設置會改變鳥類飛行模式。 圖/李清宇攝影

「不能因為內陸風機比較便宜,就幫業者往內陸找,影響到偏鄉地區,這一點都不公平!」施月英認為政府開發綠能的思維,不能把業者的需求和成本放在首位,而不跟民眾溝通究竟台灣現在缺乏多少綠能?否則者只是陷入「為開發而開發的騙局」。

風機營運的這些年來,彰化環境保護聯盟收到不少養殖漁戶的陳情案件,有在地50年養殖經驗的漁戶,反映文蛤欠收、死亡率提升,這些風聲都讓地方的漁戶對綠能多了警覺。現今陸域風電發展其實也陷入了瓶頸,除了風場漸漸飽和以外,據統計有過半核准籌設的風場,超過兩年都未取得施工許可,常常是陷入地方利害關係人的溝通難題。

地方綠能百態 缺乏溝通量能成問題

一波又一波地方反彈的聲浪,很常是因為缺乏公部門、業者、民間三方的溝通機制,「綠能開發其實都是傾向開發商想去哪裡做,而不是跟地方漁民溝通說影響是什麼、利益如何分配。」在彰化王公經營哈哈漁場的養殖漁戶陳明瞭,看見從光電進入魚塭時,就存在這樣的現象。對於還有生產動力的漁民來說,非想倚靠綠能租金、回饋作為收益,若不能說服他們影響是否可控、產業是否具有前景,自然就會陷入開發僵局。

施月英說,很多綠能開發都不是由政府主導溝通,而是讓業者自行去找地方居民,在環評會的現場,他們常常看到地方居民錯愕的反應,「不知道他們要來蓋風機欸!」、「不是反映過不願意嗎,怎麼還來?」很多開發案都在這樣混亂的狀態中走過。

綠能持續進入地方,還是有許多漁護在潮間帶上進行養殖漁作,是沿海產業的重要命脈。 圖/李清宇攝影
綠能持續進入地方,還是有許多漁護在潮間帶上進行養殖漁作,是沿海產業的重要命脈。 圖/李清宇攝影

「還有那種蓋下去之後,有問題找不到業者的人!」施月英說也有電廠蓋了5、6年,有居民反映一直有低頻噪音、光害折射下溫度明顯升高,但卻找不到當時開發的業者來改善,可見不論是開發還是維護,在地方都欠缺一個良好的溝通平台。

然而,欠缺溝通機制,也受限於地方還未有足夠量能,趕上中央發展綠能的步伐。施月英感嘆,10年前濕地法、海岸管理法通過,現在中央還要發展淨零,但地方沒有擴增專業的編制和規劃,地方公務機關的人力配置甚至沒有變太多,也沒有各單位的橫向串聯,「能源是綠能處負責、環保單位就不想動。」她認為,開發的影響面向其實很多元,不應該只是各自負責,所以現況下大家很難把期待的業務做好,最後壓垮的就是生態環境。

別忽視土地長出自己的力量

除了發展綠能,沿岸的未來經濟還有什麼出路?這題常常出現在地方發展的論辯中。像在大城鄉,潮間帶漁業利用率相對低、人口流失也嚴重,不少人會質疑保留潮間帶沒有價值。施月英說如果在大城潮間帶蓋光電板,豪大雨會帶來濁水溪強勁泥沙,沖毀堤防、危害風險高,不如在濁水溪口的風險高地區,好好保留成濕地生態核心的區域。

「大城的土地在規劃上屬於低地力,所以就適合拿來開發?」施月英拋出了疑問,認為低地力的評估標準有待商確,因為大城確實盛產地瓜,地方的人還是在從事生產,他們甚至看到大城有一些觀光潛力點,不論是泥巴的育樂活動、自然藤壺的療癒遊程,這些都可以帶給地方更多元發展的想像。

而在大城北方的芳苑,也早已倚賴潮間帶、海牛文化,發展出獨特的觀光經濟,甚至漸漸凝聚出地方的認同感,施月英這幾年也看到不少人返鄉經營在地事業。

陳明瞭其實也是返鄉人口之一,除了經營養殖事業,也在地方開啟了食農教育、生態遊程體驗,進行多角化的經營。他感嘆過去風機很早進入地方時,大家因為養殖產業有利潤、可以支持生計,所以有能力起身拒絕,但近幾年文蛤產量極度不穩定,很難確保收入來源,綠能是一個大家當下會傾向的選擇。

除了養殖、也兼作彰化海洋食研基地,加入教育與旅遊元素,期待能加值養殖產業。 圖/李清宇攝影
除了養殖、也兼作彰化海洋食研基地,加入教育與旅遊元素,期待能加值養殖產業。 圖/李清宇攝影

「地方要學習與綠能共存。」陳明瞭面對發展趨勢,保持相對開放的態度,但他期盼綠能要能夠回饋地方產業,而不是一直用「補償金」的方式在應對地方的人,因為這並無法帶給地方興盛的希望。

陳明瞭多年從事文蛤養殖,更期待政府能重視地方養殖的價值,「文蛤和蚵是一個低碳排的養殖產業。」不論是飼料、水源,都是相當友善與永續的水產品。陳明瞭認為,如果綠能未來也能夠加值地方的水產品,就可以有更好的市場優勢,在低碳營運的引領之下,水產品文蛤和蚵在未來具有莫大潛力。

碳的未來? 零損失與保育是基礎

沿著芳苑濕地熱門的海空步道走去,眼前淨是滿滿的紅樹林。在台灣自然碳匯的發展路徑下,作為藍碳的紅樹林就是其一的潛力點,如此是否就多了保留潮間帶的解法?

但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理事陳政憲認為「若極力發展紅樹林碳匯,反而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效方式。」因為紅樹林過度增生,會危害其他濕地物種的生存,將會改變地方的生物多樣性。而濕地的碳匯作用也需要更多調查,不僅只紅樹林的固碳力,包含底棲生態系統的碳吸存能力、底泥碳儲存功能,都是更多元去發展碳匯的方向。

此外,紅樹林也不適合在彰化的潮間帶生長,因為紅樹林的枝葉在高濁度的海流中會更快沉澱,造成淤積加速。施月英指著入口的彈塗魚藝術裝置,她開心地說利用移除的樹頭,可以做成藝術品或是建築構造的一部分,他們也正在思考生長錯地方的紅樹林,能夠如何做管理與運用,不造成地方的危害。

芳苑濕地有許多外來的紅樹林,近來地方團體在進行移除和再利用計畫。 圖/李清宇攝影
芳苑濕地有許多外來的紅樹林,近來地方團體在進行移除和再利用計畫。 圖/李清宇攝影

濕地保護聯盟秘書長鄭仲傑也說「還沒辦法直接跟地方講碳匯的好處,還是要先理解復育棲地,有助於增加生產資源。」這才是能夠直接與地方對話的共通語言。雖然企業未來會看中碳匯市場,但鄭仲傑盼望企業還是要先投入各種基礎的保育、監測工作,而不是只關心能換多少碳權、轉換成多少的利潤,否則並無助於地方生態的發展。

「西海岸水泥化8成了!我們不能再失去任何一段海岸。」陳政憲感嘆地說,不論是工廠、綠能還是紅樹林,最大的問題是在於選擇點。如果每個時代中的人,都還是選擇走一條方便、低成本的路,後面將會因為破壞,而走上承擔更大成本的路。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新竹候鳥春季報到!黑面琵鷺、白琵鷺及小燕鷗都在香山濕地簽到

新竹候鳥春季報到!黑面琵鷺、白琵鷺及小燕鷗都在香山濕地簽到

老老照顧?居服員過半超過45歲  長照2.0打零工難留年輕人、陷人力困境

老老照顧?居服員過半超過45歲 長照2.0打零工難留年輕人、陷人力困境

咖啡農靠咖啡渣翻身?咖啡渣製成拜拜香大賣400斤 年收入逼近500萬

咖啡農靠咖啡渣翻身?咖啡渣製成拜拜香大賣400斤 年收入逼近500萬

魚兒賞光!碧潭堰魚道設計大成功 毛蟹、魚群洄游數量可觀

魚兒賞光!碧潭堰魚道設計大成功 毛蟹、魚群洄游數量可觀

最新文章

新竹候鳥春季報到!黑面琵鷺、白琵鷺及小燕鷗都在香山濕地簽到

新竹候鳥春季報到!黑面琵鷺、白琵鷺及小燕鷗都在香山濕地簽到

魚兒賞光!碧潭堰魚道設計大成功 毛蟹、魚群洄游數量可觀

魚兒賞光!碧潭堰魚道設計大成功 毛蟹、魚群洄游數量可觀

生物多樣性大危機...紐西蘭本土動物多有絕種風險、大腸桿菌讓水質惡化嚴重

生物多樣性大危機...紐西蘭本土動物多有絕種風險、大腸桿菌讓水質惡化嚴重

選票比海洋重要?政府佛系保育、政策牛步 揭開「海洋三法」的難產真相

選票比海洋重要?政府佛系保育、政策牛步 揭開「海洋三法」的難產真相

為什麼植物要這麼臭! 比屍體還臭的獨到魅力

為什麼植物要這麼臭! 比屍體還臭的獨到魅力

24年來最北!台灣黑熊出沒桃園原民部落 顯示山林族群逐漸恢復

24年來最北!台灣黑熊出沒桃園原民部落 顯示山林族群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