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都是疼痛...北極熊掌結冰球、疼痛難行 暖化是元兇

氣候行動

全球暖化導致北極冰蓋融化,北極熊再度受害。美國華盛頓大學(UW)研究發現,北極熊身上出現結冰、掉毛、潰瘍等傷害,另外有兩隻熊的腳掌肉墊上有直徑約30公分的冰塊,冰塊割傷腳掌,甚至流血。

「想像一下,腳趾間夾著尖銳的碎冰走路會是什麼感覺:碎冰往腳裡刺,每走一步都疼痛,寸步難行。」《BBC》記者寫下北極熊的困境。

三隻北極熊穿越格陵蘭島東部的海冰。應長期結凍的冰因暖化而經歷凍融循環,濕雪積在熊的腳掌。 圖/Kristin Laidr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三隻北極熊穿越格陵蘭島東部的海冰。應長期結凍的冰因暖化而經歷凍融循環,濕雪積在熊的腳掌。 圖/Kristin Laidr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前所未見的冰傷害

自1990年代以來,科學家長期調查兩個北極熊族群的健康狀況。最近發表的研究卻發現,北極熊正受到冰的傷害。詢問過當地老經驗的原住民獵人並查詢科學文獻後,研究人員認為這是近期才出現的問題。

華盛頓大學科學家萊德雷(Kristin Laidre)與野生動物醫師阿特金森(Stephen Atkinson)花了10年研究這兩個族群。第一個族群位在加拿大及格陵蘭中間的凱恩盆地(Kane Basin),61隻北極熊裡,高達31隻熊的身上出現撕裂、掉毛、結冰等傷害。

第二個族群生活在東格陵蘭,124隻北極熊之中,有15隻出現類似的冰傷害。令研究人員更為痛心的是,他們在兩個地點分別發現兩隻熊的腳掌有冰球,有的冰塊直徑長達30公分,腳掌上有深深的割傷傷口還流著血,難以正常行走。

2022年的北極熊研究發現一隻的後爪,大塊的冰在牠的腳上結凍,造成傷口而且行走困難。 圖/Kristin Laidr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22年的北極熊研究發現一隻的後爪,大塊的冰在牠的腳上結凍,造成傷口而且行走困難。 圖/Kristin Laidr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冰塊不僅捲入毛髮,更緊密地封在牠們的皮膚上。觸診時,可以明顯看見牠們很痛苦」,萊德雷說。科學家後來為北極熊注射鎮靜劑,固定住牠們,小心翼翼地移除熊掌上的冰塊。

凍融循環增加,大自然演化的禮物反成阻礙

北極熊腳掌上的黑色肉墊布滿許多小小的突起,這項演化特徵是大自然的巧妙設計,讓牠們能在濕滑的冰上穩穩抓地。但如今,頻繁出現的濕雪更容易沾附在這凹凸不平的表面間,讓北極熊受苦。北方的雪橇犬也有類似問題。

不過,氣候暖化、冰蓋融化,為什麼會讓北極熊的掌爪間結冰?萊德雷提出三種可能性。

他指出,過去北極終年氣溫遠低於冰點,隨著氣候暖化,凍融循環(freeze-thaw cycles)變得頻繁。泥濘的濕雪增加,一旦氣溫下降,熊掌間的濕雪就會凝結成冰,牢牢黏附。

另一種解釋是,溫暖天候融化雪的表層,但天一冷,融化的部分就變成堅硬的冰殼。北極熊可能在踩穿冰殼時割傷腳掌。

最後一種可能性與緯度有關。研究人員觀察到,這兩個族群都生活在與陸地相連的岸冰(fast ice)上。氣候暖化導致冰層變薄,海水滲到雪中。這些濕雪容易堆積在熊掌,並隨著氣溫下降凝結成冰。

這對生活在較南方的北極熊來說可能不是問題,牠們離開闊海域較近,到海中游泳就能帶走腳掌上的冰塊。在極高緯度生活的北極熊就少了這個機會,那裡又乾又冷,少有機會透過長泳去除腳掌上的冰。

雖然原因尚不清楚,但這些可能性都與暖化有關。我們能做些什麼來幫助北極熊?萊德雷的回答很簡單:「我們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嘗試控制暖化。」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北極熊掌結冰成球、疼痛難行 科學家推測三原因皆指向暖化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用泛舟阻止伐木 斐濟生態旅遊公司屹立20年,如何賺到錢又贏得社區信賴?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斐濟遊客愛上的Loloma Hour是什麼? 1小時環境快樂時光 做一件對當地好的事

遊蕩犬、沙灘車、撿蛋 來看小燕鷗在台繁殖到底有多難

遊蕩犬、沙灘車、撿蛋 來看小燕鷗在台繁殖到底有多難

動作、體溫、氣味都像真兔 美國家公園雇上百機器兔誘捕入侵種巨蟒

動作、體溫、氣味都像真兔 美國家公園雇上百機器兔誘捕入侵種巨蟒

最新文章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