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殺、汙染、氣候變遷…金門的歐亞水獺如何找出活路?

歐亞水獺被認爲是環境指標生物,一旦汙染來襲,近年台灣已無蹤跡。  圖/游昌樺製作
歐亞水獺被認爲是環境指標生物,一旦汙染來襲,近年台灣已無蹤跡。 圖/游昌樺製作

要在秋季的日光餘暉之中,捕捉到歐亞水獺的實體蹤跡其實並不容易,但跟著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研究員袁守立的腳步,金門金沙水庫的路旁,水獺排遺倒是輕易可見。袁守立在這架設三台自動相機,觀測水庫與排水系統的馬路,因為這區域是歐亞水獺的活動熱區,透過相機資料,清楚可見有母獺帶著小獺在活動,袁守立表示,水獺記憶力很好,一旦發現這條路很好走很安全,牠之後都會走這裡。

歐亞水獺被認為是環境指標生物,一旦汙染來襲,近年台灣已無蹤跡,水獺往往最先消失,金門是東亞地區除了南韓以外,唯一尚存的穩定族群,目前被列「國家極危等級」。雖然金沙溪人工湖計畫受到環團多次抗議後,縣府承諾暫緩工程,暫時保住水獺的重要棲地。但金門的歐亞水獺目前現存多少隻?袁守立說,以一個野生哺乳動物族群大小來說,不管是200隻,或者是150隻或者是150隻以下,其實都很危險。因為統計近三年的歐亞水獺共有11件死亡紀錄,6件是路殺,比率超過百分之50。獸醫師陳亭表示,她來金門約一年半,但沒有收治過任何的活體水獺,因為水獺一受傷 ,往往都是重傷害。陳亭表示,最常見的都是頭骨碎裂,有些甚至連腦漿都流了出來。

經過連續兩年的大旱之後,北市動物園張廖年鴻團隊也發現,今年樣本數的確有所下滑,經過多年觀察,也調整金門水獺族群動態假說,認為水獺不像先前所認為的是封閉族群,而是可以有渡海能力,然而,外移的新個體也顯示金門是華南歐亞水獺族群的核心棲地,更需要眾人的投入與關注。

聯合報影音專題「找出歐亞水獺的活水路」從路殺、氣候變遷、盛行的開發主義等各種因素,甚至是人獺之間,也隱含搶水風暴的隱憂,從各層面深度探討歐亞水獺面臨的壓力以及生存解方。

金門金沙水庫旁,深夜有母獺帶著小獺在活動。 圖/袁守立提供
金門金沙水庫旁,深夜有母獺帶著小獺在活動。 圖/袁守立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反制川普關稅?中國宣布管制稀土 美、歐離岸風機將陷入供應鏈瓶頸

反制川普關稅?中國宣布管制稀土 美、歐離岸風機將陷入供應鏈瓶頸

騎自行車要戴安全帽嗎?台灣僅11%民眾會戴 專家呼籲比照機車立法

騎自行車要戴安全帽嗎?台灣僅11%民眾會戴 專家呼籲比照機車立法

7成上班族同時是外食族!蔬果攝取不足 暗藏7大隱形疾病風險

7成上班族同時是外食族!蔬果攝取不足 暗藏7大隱形疾病風險

快時尚SHEIN擴增供應鏈?加碼投資「SHEIN村」 設計到上架最快48小時

快時尚SHEIN擴增供應鏈?加碼投資「SHEIN村」 設計到上架最快48小時

最新文章

台灣首見「長須鯨」!10.5公尺完整個體 擱淺龜山島北岸

台灣首見「長須鯨」!10.5公尺完整個體 擱淺龜山島北岸

世界首例!台灣發現新屬新種「花蓮臺塘鱧」 淡水魚的重大發現

世界首例!台灣發現新屬新種「花蓮臺塘鱧」 淡水魚的重大發現

連睡覺都要戴口罩?印度空汙難解 就地取材、焚燒生火加劇空汙惡性循環

連睡覺都要戴口罩?印度空汙難解 就地取材、焚燒生火加劇空汙惡性循環

黃喉貂新發現!除了山羌還會獵帝雉 保育員21年首見

黃喉貂新發現!除了山羌還會獵帝雉 保育員21年首見

彰化東螺溪首紀錄!首筆蝙蝠路殺、初見外來種斑腿樹蛙

彰化東螺溪首紀錄!首筆蝙蝠路殺、初見外來種斑腿樹蛙

「澤珍珠菜」復育有成!時隔123年再現基隆 靠志工復育百株

「澤珍珠菜」復育有成!時隔123年再現基隆 靠志工復育百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