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反映汙染-全球微生物「被進化」,蟲蟲吃塑膠

一項研究表明,全球海洋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正在「進化」以吃掉塑料,該研究掃描從環境中提取DNA樣本中發現的2億多個基因,並發現3萬種不同的酶、可以分解10種不同類型的塑料。 歐新社
一項研究表明,全球海洋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正在「進化」以吃掉塑料,該研究掃描從環境中提取DNA樣本中發現的2億多個基因,並發現3萬種不同的酶、可以分解10種不同類型的塑料。 歐新社

一項研究表明,全球海洋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正在「進化」,用以吃掉塑料。該研究掃描了環境DNA樣本中的2億多個基因,並發現3萬種不同的酶,可以分解10種不同類型的塑料。

「衛報」報導,該研究是首次對細菌分解塑料的潛力進行全球大規模評估,其中發現,分析的生物中有四分之一攜帶合適的酶。研究人員表示「發現的酶的數量和類型,與不同地點塑料污染的數量、類型相匹配」,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塑料污染對全球微生物生態的影響證據」。

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澤連尼克教授(Aleksej Zelezniak)指出「我們發現多項證據支持這個事實,即全球微生物群的塑料分解潛力與環境塑料污染的測量密切相關,這是環境『反應』我們對其施壓的重要證明」。另一名教授里梅克(Jan Zrimec)表示「我們沒想到會在這麼多不同微生物和環境棲地中發現如此多的酶,這是令人驚訝的發現。」。

研究人員表示,過去70年塑料產量從每年200萬噸激增至3.8億噸,這刺激了微生物進化來處理塑料。海洋樣本中發現大約1萬2000種新酶,這些樣本取自67個地點和3個不同深度;研究結果表明「更深層次的分解酶水平始終較高,這與已知存在於較低深度的較高水平的塑料污染相匹配」。

土壤樣本則取自38個國家的169個地點和11個不同棲息地,最終發現1萬8000種塑料分解酶。研究人員指出「近60%的新酶不屬於任何已知的酶類別,這表明這些分子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分解塑料」。

澤連尼克教授透露「下一步將是在實驗室中測試最有希望的候選酶,以密切研究它們的特性以及它們可以實現的塑料分解率」。

延伸閱讀

>>澳洲大堡礁珊瑚產卵大爆發-挺過白化,展現生機

>>氣候變遷讓海洋變太暖!-赤道生物朝南北極搬家

>>太熱!海邊蛤蜊「熱到開花」-逾10億海洋生物亡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作者文章

當機器手臂成為藝術家:上銀科技與大可創藝對藝術科技的再定義

當機器手臂成為藝術家:上銀科技與大可創藝對藝術科技的再定義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單一材質更永續!世博台灣館用「玉米+牡蠣殼」打造環保制服 快乾、排汗還不皺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最新文章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桃園虎頭山迎「國慶鳥」潮!鷹姿穩健:赤腹鷹今年過境數量與去年持平

桃園虎頭山迎「國慶鳥」潮!鷹姿穩健:赤腹鷹今年過境數量與去年持平

遊蕩犬、沙灘車、撿蛋 來看小燕鷗在台繁殖到底有多難

遊蕩犬、沙灘車、撿蛋 來看小燕鷗在台繁殖到底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