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成時尚風潮?只禁塑膠吸管不能拯救海洋

提防下的垃圾是海洋殺手的源頭。圖/報系資料照
提防下的垃圾是海洋殺手的源頭。圖/報系資料照
無貧窮

塑膠被認為是海洋生態殺手,為減少塑料使用,日前(8)環保署預告將限制一次性使用的塑膠吸管,讓方便性與環保的爭議再次引發諸多討論。不過,禁止使用塑膠吸管難道就能拯救海洋嗎?

雖然「以其他材料取代塑膠吸管」理論上能夠減少海洋中的塑膠垃圾,但國外有相關雜誌與讀者投書指出,「禁止塑膠吸管」這場正在席捲全球的時尚風潮並無法拯救海洋,而且可能分散其他更有用的努力,讓情況變得更糟。

塑膠垃圾已嚴重生態問題。圖/路透社
塑膠垃圾已嚴重生態問題。圖/路透社

海洋中的塑膠 吸管不是最大量

2015年,一段塑膠吸管卡在海龜鼻子的影片引發廣大矚目,畫面中,工作人員試圖將卡在海龜鼻子的吸管去除,過程相當驚人。這段影片經廣泛流傳後,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對於海洋塑膠問題的研究與探討,而「反塑膠吸管運動」也隨之獲得大眾關注,成為環保愛地球者理所當然的選擇。

媒體上時常提及人們日常使用的吸管數量,例如「台灣每天使用800萬根吸管、每年拋棄30億根」、「英國人每年使用85億根吸管」或「美國人每天使用5億根塑膠吸管」(實際上應為接近1.75億)…等等,皆在強調塑膠吸管用量大。不過,曾有2位澳洲科學家做過評估,指出目前在地球的海岸線上約有83億根吸管,就算全部沖入海中,也僅佔800萬噸海洋塑膠垃圾的0.03%。

歐美瘋禁吸管 但大宗海洋垃圾多來自窮國

上個月28日,歐盟提案擬全面禁止多項包括吸管在內的一次性使用塑膠製品。在此之前,已有許多國家與美國部份州宣告將禁止使用塑膠吸管,包括英國、蘇格蘭以及美國紐約與西雅圖……等等。據歐盟統計,目前的海洋垃圾中漁具佔約27%,而其他的海洋垃圾物品則佔了70%,在海洋垃圾中,最惡名昭彰的前10名除了吸管之外,還包括有棉花棒、塑膠刀叉、寶特瓶與塑膠袋。

為響應歐盟的減塑計畫,多間跨國連鎖餐廳如麥當勞、Subway與漢堡王也接連承諾將調整塑膠餐具的使用量,不過調整的幅度各有差異。昨日(13),英國的漢堡王決議將在2022年全面停止供應一次性塑膠餐具。

近年來,拒絕塑膠吸管成為新的環境運動潮流,在歐美國家已許多組織推行減塑行動不遺餘力,如塑膠污染聯盟(Plastic Pollution Coalition,暫譯)發起的「最後的塑膠吸管」行動(The Last Plastic Straw,暫譯),要喚起民眾對於塑膠污染的重視,拒絕非必要的塑膠吸管,還有由寂鯨(Lonely Whale,暫譯)發起、掙脫塑縛(Break Free From Plastic,暫譯)支持串連,目前在全球已有1060個團體聯合推動的「無吸管海洋」行動(For A Strawless Ocean,暫譯)……等等。

然而諷刺的是,2015年《科學》(Science)曾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報告中估計在2010年的時候約有480~1270萬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而不同的人口規模與廢棄物管理機制,讓各國的海洋垃圾製造量有很大差異。該報告顯示,貧窮國家通常是海洋垃圾的最大貢獻者,因為他們大多無力建立良好的廢棄物處理機制。其中,中國以28%的海洋垃圾量位居2010年的海洋垃圾製造國榜首,而排名49位的英國所製造的海洋垃圾量約僅佔總量的千分之一。

你的奢侈品 他的必需品

然而,諸多聚焦於反對使用塑膠吸管的運動卻也傷害了一群需求者的權益。長期投注於身障權益運動、同時也身為身障人士的羅賓(Robyn Powell)投書媒體,她指出自己也想保護地球,但吸管對於許多人而言或許是奢侈品,對某些身障人士來說,卻是必需品。

吸管對於許多人而言或許是奢侈品,對某些身障人士來說,卻是必需品。圖/報系資料照
吸管對於許多人而言或許是奢侈品,對某些身障人士來說,卻是必需品。圖/報系資料照

羅賓自己因為關節相關疾病,沒有辦法手握杯子,需要吸管才能喝東西。儘管如此,她在家中仍會嘗試使用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吸管,因為她能夠負擔得起環保吸管,不過,其他身障者恐怕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羅賓解釋,無論是鐵、木頭或玻璃材質的環保吸管,對於某些身障者而言都是具有危險性的,例如帕金森氏症患者,而紙製的吸管在長時間使用下,則會有受潮軟化的問題,不如塑膠吸管具有足夠強度。

此外,環保吸管的價格較高,並非每個人都負擔得起,而貧窮的問題在身障人士中卻更為普遍。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2016年有27%的身障者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在此前提下,塑膠吸管提供了經濟實惠的選擇,且比起其他的材質的環保吸管更容易取得。

外媒指出,環境保護確實為重要議題,但僅聚焦於塑膠吸管的問題並祭出嚴格禁令,將成為以消費者能力為基礎的環境保護主義,無助全方位的改善問題。羅賓也強調,限制塑膠吸管政策應該要讓真正需要的人能夠繼續使用,別讓他們因使用塑膠吸管而感到羞恥,她也提醒,在發展塑膠吸管替代方案的同時,必須要將身障者的需求納入考量。

減少塑膠垃圾 不能只靠吸管

據國際學術期刊《海洋污染學誌》(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估計,塑膠吸管並非主要的海洋塑膠來源,海洋塑膠的來源非為微型塑料與巨型塑料,前者指的直徑小於5mm的塑膠碎片,洗面乳中添加的柔珠即為一例;後者包括吸管在內,還有塑膠袋與廢棄漁繩、漁網……等等,其中微型塑膠所造成的環境風險更甚於巨型塑料。

外媒指出,減少塑膠垃圾確是當務之急,但若僅僅將目標著眼在「吸管」上,是很奇怪的事。畢竟海洋中有太多種塑膠,而我們並沒有任何證據能夠指出在海洋塑膠垃圾的問題中,「吸管」比起「塑膠袋」或「微型塑料」是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

調查顯示,儘管塑膠在人造垃圾中的貢獻大約為10%,卻佔了海洋垃圾的60~80%,在某些區域甚至高達90~95%。由此可知,反對使用塑膠吸管對於推動環保仍有意義,只是在已然蔚為時尚潮流的反塑膠吸管行動中,唯有擴大目標著眼點才能帶來更多的正面效益。


參考資料

>>Ten Single-use Plastics on EU Black List

>>Banning Straws Won't Save the Oceans

>>Plastic straws bans won't save the oceans

>>I Need Plastic Straws To Drink. I Also Want To Save The Environment

>>U.K. Goes Full Nanny State With Proposed Nationwide Plastic Straw Ban

>>International policies to reduce plastic marine pollution from single-use plastics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作者文章

居服員的價值不該被低估 她為尊嚴與權益而戰

居服員的價值不該被低估 她為尊嚴與權益而戰

從日常認識孩子 走出課堂走入社區的TFT教師

從日常認識孩子 走出課堂走入社區的TFT教師

宿霧觀光衝擊原有生態 鯨鯊面臨物種生存危機

宿霧觀光衝擊原有生態 鯨鯊面臨物種生存危機

海洋已為我們吸收了太多熱!氣候災害將更嚴重

海洋已為我們吸收了太多熱!氣候災害將更嚴重

最新文章

台灣之光!「蝠路雙全」紀錄片連獲國際大獎 讓世界看見蝙蝠保育

台灣之光!「蝠路雙全」紀錄片連獲國際大獎 讓世界看見蝙蝠保育

台灣每年浪費近5億噸水!相當於2個石門水庫 水資源正走向泡沫化危機

台灣每年浪費近5億噸水!相當於2個石門水庫 水資源正走向泡沫化危機

寒流太強!2百多隻海龜抵擋不住大凍僵 導致無法覓食、擱淺

寒流太強!2百多隻海龜抵擋不住大凍僵 導致無法覓食、擱淺

浪浪闖玉山遊蕩討食...憂釀生態危機 背工連籠帶狗扛40公斤下山

浪浪闖玉山遊蕩討食...憂釀生態危機 背工連籠帶狗扛40公斤下山

抹香鯨現身花蓮外海頻率大增!協會研究鯨豚、分析原因

抹香鯨現身花蓮外海頻率大增!協會研究鯨豚、分析原因

撈到保育類大村鯨下顎骨!上網標價販售 漁民觸法遭緩起訴

撈到保育類大村鯨下顎骨!上網標價販售 漁民觸法遭緩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