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遇上氣候科學?維也納藝術家彩繪柏油抗熱浪 用顏色讓地面驟降11°C
奧地利維也納一家博物館聘請畫家葛利斯勒(Jonas Griessler),冒著熱浪把市中心一處庭院,以鮮艷的色彩蓋上黑色的柏油,而且是集合式藝術品,也讓地表溫度由攝氏31度降到20度。
博物館方正在展出已故奧地利億萬富豪霍登(Heidi Horten)的私人藏品,請畫家用顏色降高溫,結合創意、科學及城市規畫,本專案推動得很成功,同一時間,歐洲碰到最新一波快叫人窒息的熱浪。
25歲的葛利斯勒服務於「霍拉荷普」(Holla Hoop)合作社,他表示用這些孩子氣的色調,是想反映奧地利社會因應氣候變遷的命題,太掉以輕心又前後不一致。
科學界指出,熱浪更強烈、更久又更頻繁,是氣候變遷的直接後果;歐洲城市正在努力改變城市規畫。
很多城市選擇更多綠色植栽還有更亮色的漆料以反射太陽光,而避免會留住熱能的深色材料。
策展人阿伯布格(Veronique Abpurg)表示,希望略微改善逛展人士停留時的感受,並推動氣候意識,很高興他們都受到這些視覺上很享受的地面色塊所吸引。
上色的每個表面代表1年,而且各自有小的色塊,每個色塊代表排放了10億噸二氧化碳,而每個表面上色塊的數目,等同當年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
以這種方式,人們可以看見1960到2000年間人類活動而致排放量增加。
擅長塗鴉藝術的葛利斯勒哀嘆說,這些地面方塊逐漸填滿了,一開始是9個點,到最後多到3倍。
支持這個專案的維也納醫學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環境衛生專家胡特(Hans-Peter Hutter)表示,這麼做是以馬賽克畫作來調適都市熱浪。
胡特表示,柏油溫度降低,意味環繞庭院的建築物不那麼需要降溫,減少使用空調;世人有必要為氣候變遷這個主題溝通得更好,如此才不會灰心失志,還能把調適的做法,看待成有趣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