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爆了!熱傷害「來勢洶洶」5月就診人數已破270人 增加超過1倍

良好健康與福祉

近日氣溫屢屢超過30℃,急診醫學會秘書長李智晃說,民眾在高熱環境下工作、運動、活動,必須視自己的體力不要勉強,並多補充水份、適當防曬,出現不舒服症狀要適當休息。 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日氣溫屢屢超過30℃,急診醫學會秘書長李智晃說,民眾在高熱環境下工作、運動、活動,必須視自己的體力不要勉強,並多補充水份、適當防曬,出現不舒服症狀要適當休息。 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氣象署19日上午針對雲林、花蓮等6縣市發布高溫資訊示警,指出各地天氣高溫炎熱,19日中午前後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彰化縣、花蓮縣為黃色燈號,恐36度以上。

衛福部最新統計,18日熱傷害就診統計達26人次,今年5月截至18日共總計271人次,目前5月尚未結束,就醫人次已較去年5月170人次,增加101人次。醫師表示,熱傷害屬多重因素,包括戶外氣溫高、民眾長時間戶外活動及工作等,呼籲天熱時,一定要多補充水分、多注意身體變化,一旦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熱傷害徵兆,請立即離開高溫環境,若症狀嚴重盡速就醫。

急診醫學會秘書長、長庚醫院急診醫學科學術組講師級主治醫師李智晃說,這波熱傷害人次增加,可能與5月份有幾波高溫所致,加上現在民眾多喜歡戶外活動,包括路跑、騎腳踏車等,或是宗教活動等,都可能使熱傷害就診增加。

李智晃提醒,民眾在高熱環境下工作、運動、活動,必須視自己的體力不要勉強,並多補充水份、適當防曬,出現不舒服症狀要適當休息。

衛福部指出,統計熱傷害定義分別是,一、熱及光的影響,包括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缺水性中熱衰竭、鹽份缺乏所致的中熱衰竭、中熱衰竭、暫時性熱疲勞、熱水腫、其他特定的熱影響、熱及光的影響,以及過熱,包括氣候過熱所致的意外事故、人為因素過熱所致的意外事故、過熱所致的意外事故。

衛福部表示,保持「涼」爽,降溫避暑是關鍵,建議穿著輕便、寬鬆、透氣的衣服,外出時攜帶遮陽帽、陽傘。另外在室內,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減少產生更多的熱能,並且增加空氣流通,及適當開啟風扇與空調。並時時補水,每天喝至少2000㏄白開水,避免含糖、含酒精飲料,以免加重脫水。另外從事高強度的活動或工作者,大量流汗時可適度補充有電解質(鹽分)的液體。

衛福部提醒,留意中央氣象署所發布的高溫警訊,嬰幼童及長者避免於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及注意防曬措施,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友人的身體狀況,若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熱傷害徵兆,請立即離開高溫的環境,並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必要時應盡速就醫。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人類才是高溫元兇...科學家證實人類活動加劇氣候變遷 讓熱浪「多燒4°C」

人類才是高溫元兇...科學家證實人類活動加劇氣候變遷 讓熱浪「多燒4°C」

「高溫假」呼聲起 調查:近5成勞工支持不分工作型態一律高溫假

「高溫假」呼聲起 調查:近5成勞工支持不分工作型態一律高溫假

適樹生存不適樹淘汰!颱風反而提供契機 汰換不適地、不適種行道樹

適樹生存不適樹淘汰!颱風反而提供契機 汰換不適地、不適種行道樹

炎夏買魚不踩雷!水產專家7心法 讓海鮮從市場「一路鮮」回家

炎夏買魚不踩雷!水產專家7心法 讓海鮮從市場「一路鮮」回家

最新文章

人類才是高溫元兇...科學家證實人類活動加劇氣候變遷 讓熱浪「多燒4°C」

人類才是高溫元兇...科學家證實人類活動加劇氣候變遷 讓熱浪「多燒4°C」

像在洗三溫暖!中國多地不僅高溫還高濕 熱到水泥路面爆裂、牆壁也流汗

像在洗三溫暖!中國多地不僅高溫還高濕 熱到水泥路面爆裂、牆壁也流汗

比1月洛杉磯野火還嚴重...加州「馬德雷大火」吞噬近8萬畝土地 迄今最大

比1月洛杉磯野火還嚴重...加州「馬德雷大火」吞噬近8萬畝土地 迄今最大

熱浪後再添災...歐洲多國爆發大規模野火 土耳其、法國、希臘消防員疲於奔命

熱浪後再添災...歐洲多國爆發大規模野火 土耳其、法國、希臘消防員疲於奔命

意料之中?綠色和平2023早就預言 南鯤鯓代天府有淹沒風險

意料之中?綠色和平2023早就預言 南鯤鯓代天府有淹沒風險

7位青年為未來發聲!提行政訴訟要求環境部修正減碳目標、捍衛氣候世代正義

7位青年為未來發聲!提行政訴訟要求環境部修正減碳目標、捍衛氣候世代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