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石蚵產量大減...海溫升高讓價格飆漲5成 蚵農憂產業式微

水下生物

金寧鄉古寧村長李開陣,對石蚵有深厚情感,他指出,縣府應協助推動石蚵產業轉型,導入觀光與文化解說元素,讓資深蚵民成為導覽員,向旅客介紹蚵田生態與在地故事,為石蚵尋求新的出路。 圖/蔡家蓁攝影
金寧鄉古寧村長李開陣,對石蚵有深厚情感,他指出,縣府應協助推動石蚵產業轉型,導入觀光與文化解說元素,讓資深蚵民成為導覽員,向旅客介紹蚵田生態與在地故事,為石蚵尋求新的出路。 圖/蔡家蓁攝影

金門知名美食「石蚵」今年數量驟減,當地蚵農推測與全球氣候暖化海洋環境變遷有關,傳統養殖重鎮金寧鄉古寧頭,如今石蚵產量大減,每台斤零售價格飆升至280至300元,較往年貴100元,民眾感嘆「想吃正宗金門石蚵,要碰運氣又得多掏腰包」,蚵農更憂心,這項傳承數百年的產業恐將式微。

閱讀更多:蚵農的無奈、海洋的悲歌:颱風後蚵棚散落沙灘 保麗龍污染嚴重

金寧鄉古寧村長李開陣自小在蚵田長大,對石蚵有深厚情感。他指出,古寧頭自明永樂年間拓墾至今已有逾400年歷史,一直以來以石蚵肥美、潔淨聞名。地方甚至流傳「日出看鹽埕、日落看蚵埕」的俗諺,象徵鹽業與蚵業曾是居民生活重心。

「這個產業真的很辛苦,很怕到我這一代就沒有了。」李開陣坦言,早年蚵農下海作業赤腳、徒手,冬天寒冷刺骨,經常被割傷都無法察覺,如今雖然生活改善、可穿戴裝備下海,但年輕人無意接棒,讓他十分矛盾,「不願孩子吃我們裹去的苦,但又不捨這個產業成為夕陽。」

隨著蚵民凋零,蚵場荒廢,李開陣擔心未來金門人連蚵田在哪都不知道,他認為縣府應協助推動石蚵產業轉型,導入觀光與文化解說元素,讓資深蚵民成為導覽員,向旅客介紹蚵田生態與在地故事,為石蚵尋求新的出路。

縣議員董森堡表示,古寧頭石蚵產量近年急遽下降,但安歧地區仍有少量吊蚵與插枝蚵生產。他引述蚵農觀察指出,以往春節過後是石蚵盛產期,近年卻常延遲1至2個月,可能與海水溫升高、洋流改變有關。有蚵民則認為,中國大嶝機場抽砂工程導致淤泥過多,影響蚵苗濾食,也可能是產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董森堡建議,相關單位如海洋委員會與水產試驗所,應展開長期觀察與科學研究,釐清石蚵減產原因,為未來產業轉型提供依據。

在產業輔導方面,他也提出數項建議,包括清理蚵場、育苗復育、培訓蚵農人力,甚至可引進台灣社區團體或基金會認養蚵田,多元經營與文化結合,共同維護這項百年產業。「只有讓石蚵從農業轉向文化與觀光融合,才能讓這片蚵田活下來。」

金寧鄉代表李俊龍也指出,現有許多蚵督仍附著舊蚵苗與沉積物,但相關從業人員都是高齡蚵農,他們也無力清理;他透露,將與鄉公所研商是否可申請多元就業方案,引進外部人力協助蚵田維護,減輕老農負擔。

金門知名美食「石蚵」今年數量驟減,當地蚵農推測與全球氣候暖化、海洋環境變遷有關,傳統養殖重鎮金寧鄉古寧頭,如今石蚵產量大減,每台斤零售價格飆升至280至300元,較往年貴1百元。 圖/蔡家蓁攝影
金門知名美食「石蚵」今年數量驟減,當地蚵農推測與全球氣候暖化、海洋環境變遷有關,傳統養殖重鎮金寧鄉古寧頭,如今石蚵產量大減,每台斤零售價格飆升至280至300元,較往年貴1百元。 圖/蔡家蓁攝影

過往盛產時,不少蚵農會將「石蚵」曬成石蚵乾,但今年產量銳減,連帶石蚵乾的價格飆升,真的應了哪句「生吃都不夠,還曬成乾」。 圖/蔡家蓁攝影
過往盛產時,不少蚵農會將「石蚵」曬成石蚵乾,但今年產量銳減,連帶石蚵乾的價格飆升,真的應了哪句「生吃都不夠,還曬成乾」。 圖/蔡家蓁攝影

古寧頭的蚵樁林,面積廣達千頃,一根根遍插海上泥灘的石樁,遠望有如「海上兵馬俑」,被譽為金門海岸最壯觀的地景。 圖/蔡家蓁攝影
古寧頭的蚵樁林,面積廣達千頃,一根根遍插海上泥灘的石樁,遠望有如「海上兵馬俑」,被譽為金門海岸最壯觀的地景。 圖/蔡家蓁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風災後都變垃圾?光電板成燙手山芋 環境部:未來大型案場須提抗災計畫

風災後都變垃圾?光電板成燙手山芋 環境部:未來大型案場須提抗災計畫

光電成本比他國貴20%!義大利綠色轉型卡關 恐難達歐盟2030減碳目標

光電成本比他國貴20%!義大利綠色轉型卡關 恐難達歐盟2030減碳目標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最新文章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鐵道也會「熱到併軌」!日本JR鋼軌曾熱到變形、動用大冰塊「冰敷」降溫

鐵道也會「熱到併軌」!日本JR鋼軌曾熱到變形、動用大冰塊「冰敷」降溫

女王頭斷頭倒數...最新頸圍剩116公分 再遇地震、颱風恐難逃一劫

女王頭斷頭倒數...最新頸圍剩116公分 再遇地震、颱風恐難逃一劫

公園太熱不敢玩!未跟上極端高溫防治 專家:無遮陽設計應視為「不合格」

公園太熱不敢玩!未跟上極端高溫防治 專家:無遮陽設計應視為「不合格」

白天太熱,改晚上捕魚就好了嗎? 高溫下的農漁困境與性別平等危機

白天太熱,改晚上捕魚就好了嗎? 高溫下的農漁困境與性別平等危機

數十年空汙防治白費了?研究:野火讓美加空品大惡化、壽命平均縮短2年

數十年空汙防治白費了?研究:野火讓美加空品大惡化、壽命平均縮短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