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不只熱、還很毒?食物中毒事件頻傳 你該知道的食安知識!

氣候行動

台灣食物中毒事件近年也有顯著增加趨勢,2024年僅前三個月就有446起食物中毒案件發生,已是去年全年總量的7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食物中毒事件近年也有顯著增加趨勢,2024年僅前三個月就有446起食物中毒案件發生,已是去年全年總量的7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氣候變遷不僅改變了人類生存環境,也影響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和傳播模式,加劇了食品安全風險。

台灣食物中毒事件近年也有顯著增加趨勢,2024年僅前三個月就有446起食物中毒案件發生,已是去年全年總量的7成。面對日益嚴峻的食安危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可以如何有效應對?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食物中毒風險

近年食物中毒事件頻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有多達6億人因食物污染生病,約42萬人因此喪生,這些食物污染通常由細菌、病毒、寄生蟲或化學因素所引起。

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的統計資料,2019年至2024年之間,全國食品中毒案件也是從平均每年約500件,到2023年躍增至633件,2024年更是短短3個月就已有446件,已是2023年總量的7成。

食品中毒案件統計
期間案件數患者數死亡數
2024年1-3月44625044
2023年63351961
2022年49944950
2021年49858230
2020年50649200
2019年50269352

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統計資料,2019年至2023年之間,全國食品中毒案件從平均每年約500件,到2023年躍升至633件,因食物中毒而死亡案例每年約在0至2件。資料來源: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歷年食品中毒案件月別統計表」。

寶林茶室中毒案:台灣首例「邦克列酸」食安事件

2024年3月20日爆發的寶林茶室中毒案,截至4月29日已導致4人死亡、2名仍在加護病房憾事,食藥署初步鎖定是遭台灣從未見過的「邦克列酸」毒素所致。

根據食藥署提出的研究資料,從「米酵菌酸」(Bonkrekic acid)更名的「邦克列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在在中性(pH6.5~8.0)、低鹽(含鹽量<2%)、溫暖潮濕(20-30℃)條件下大量孳生,並且要在與富含油酸(oleic acid)的物質中交互作用的多重條件下才會產生「邦克列酸」。

氣候變遷改變病原體環境,增加「食因性疾病」風險

氣候變遷不僅改變了溫度和濕度,還改變了病原體的生命週期與繁殖模式。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蕭心怡引用學生紀惠茹碩士論文說明,聯合國糧農組織於2008年即提出,氣候變遷所導致溫度與降雨量的改變,會影響細菌、病毒、寄生蟲與黴菌出現的型態與生命期的長短,也是造成「食因性疾病」的致病型態;而洪水與乾旱、海洋暖化與酸化,會造成土壤、水與食物、水中菌相、魚類分部等改變與交叉汙染。

亞洲食品趨勢分析家、「韋恩的食農生活」站長韋恩進一步說明,「日本之前曾發現,因為氣候變遷,在南方屬於熱帶性魚種隨著潮流到北方日本海域,捕獲具有致命性雪卡毒的熱帶魚種。」氣候變遷導致環境更適合微生物病毒生存,例如近年來愈來愈常見的諾羅病毒、食物中毒及污染事件日漸增多,都與暖化有著密切關聯。

食安危機該如何防控?專家:溫度、食材控制是關鍵!

蕭心怡指出,食藥署在2024年1月18日預告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法」草案中提到,冷藏食品應盡可能保持在攝氏4℃以下、冷凍食品則應保持在-18℃以下,而烹調食品,應避免在室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若要長時間保存,應以60℃以上熱藏;因為大多數的食品中毒菌,能在16~49℃的溫層中快速生長,像是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等。

韋恩補充,「不同食材有各自需求的保存溫度,若食材周遭的溫度起伏變化太大,品質因此容易劣變,對人體健康就具有潛在的威脅性。」像是容易腐敗變質的高蛋白食品如海鮮、肉類與豆製品,就應存放在合適且一致性的低溫環境。

韋恩也提醒,餐廳大多具備專業的冷藏設備,消費者可從人員及環境衛生、食材的處理方式來判斷食安風險;居家烹煮完的剩食,儘量在短時間內迅速冰存,且儘早食用完畢,同時做好食材控管,避免一次過量採購,降低因囤積或多次加熱食材的食安風險,也能減少剩食浪費。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旅宿業缺工喊救命!政策開放僑外生當房務員 上路4個月申請卻慘掛蛋

旅宿業缺工喊救命!政策開放僑外生當房務員 上路4個月申請卻慘掛蛋

防倒塌!新北2026年將完成褐根病地圖 優先治療熱點區樹木

防倒塌!新北2026年將完成褐根病地圖 優先治療熱點區樹木

COP29後的台灣...減碳排居全球末段班 想要超車須公私協力

COP29後的台灣...減碳排居全球末段班 想要超車須公私協力

黃色閃電出沒!玉山驚見黃喉貂交配繁殖 罕見畫面全紀錄

黃色閃電出沒!玉山驚見黃喉貂交配繁殖 罕見畫面全紀錄

最新文章

已確定2024是史上最熱的一年!全球均溫比工業革命前高1.5°C

已確定2024是史上最熱的一年!全球均溫比工業革命前高1.5°C

美國耶誕樹農今年好慘!疫病、缺工、颶風樣樣來

美國耶誕樹農今年好慘!疫病、缺工、颶風樣樣來

南韓遇117年以來11月最強降雪!上百航班被取消、交通大癱瘓

南韓遇117年以來11月最強降雪!上百航班被取消、交通大癱瘓

耶誕老人村不下雪...耶誕老人也擔心氣候變遷 影響北極圈、馴鹿生活

耶誕老人村不下雪...耶誕老人也擔心氣候變遷 影響北極圈、馴鹿生活

COP倒數!「新集體量化目標」將出爐 氣候資金具體金額未定

COP倒數!「新集體量化目標」將出爐 氣候資金具體金額未定

糧食追不上人口增長!基因編輯能解救糧食危機?

糧食追不上人口增長!基因編輯能解救糧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