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融冰速度加劇 宜蘭台南沿海恐沉入海

南極為地球上最古老的陸塊,有99%的地區皆被冰層覆蓋,為評估氣候變遷的重要指標。圖/美聯社
南極為地球上最古老的陸塊,有99%的地區皆被冰層覆蓋,為評估氣候變遷的重要指標。圖/美聯社
無貧窮

上周(13)一份發表於《科學》雜誌的研究報告顯示,南極冰層正以驚人的速度融化中。若融冰的速度沒有減緩,到了2070年,預估全球海平面將上升的問題將對全球沿海城市與低窪地區造成嚴重威脅。

南極融冰加劇 25年來少3兆噸

來自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歐洲太空總署(ESA)等機構的84名科學家,以衛星觀測南極與格陵蘭的融冰,報告指出,從1992年到2017年間,南極洲冰層已流失近3兆噸,使海平面上升了8公釐,在3兆噸融冰中,有40%是在過去的5年間發生,若比較1997~2002年與2012~2017年間的如融冰,後者的年融冰量是前者的整整5倍。

而毀滅性的融冰量主要源自於派恩島(Pine Island)與思韋茨(Thwaites Glacier)兩大冰川,前者每年約有450億噸融冰,後者每年則有500億噸,遠遠高於全球其他冰川的年融冰量。近年來西南極地區的融冰情況嚴重,幾乎處於崩潰狀態。其主因是全球暖化造成海水溫度上升,變暖的海水從浮冰下方滲入,而西南極上方的臭氧層破洞更加強紫外線輻射,加速融冰。

南極:地表最大淡水儲存場

南極為地球上最古老的陸塊,有99%的地區皆被冰層覆蓋,為評估氣候變遷的重要指標。全球有90%以上的永久性冰川皆位於南極,其中包含72%的地表淡水儲量。南極冰層融化,不僅將造成海平面上升,也意味著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水庫流入海洋,影響淡水儲量。

從1992年來,消融的冰已使海平面上升0.8公分,而目前的融冰速度更超越了過去25年的任何時刻。科學家憂心,若無法減緩融冰的速度,到了2070年,約有四分之一的冰川會消失,海平面將比2000年還要再高50公分,這也意味著全球低窪地區將被淹沒,包括台灣西部沿海。

海平面上升 將淹沒台灣低窪地區

根據暖化模擬Surging Seas網站上的地圖顯示,當平均氣溫上升攝氏1.5度~2度時,台北盆地的淡水河沿岸、宜蘭的蘭陽溪沖積扇沿海一帶,以及台南嘉義等西半部沿海地區出現明顯將遭淹沒的痕跡。

海平面上升為不可逆的全球性氣候災難,將迫使居住於沿海或低窪地區的人類及生物面臨生存考驗。而全球暖化一直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雖然目前南極東部冰層狀態穩定,並未有大量流失的情況,但整體而言,南極的冰層正在銳減中,該如何緩解冰層融解危機,為各國當務之急。

台北淡水河沿岸,圖左為平均氣溫上升攝氏1.5度,圖右為平均氣溫上升攝氏2度。圖/翻攝Surging Seas
台北淡水河沿岸,圖左為平均氣溫上升攝氏1.5度,圖右為平均氣溫上升攝氏2度。圖/翻攝Surging Seas

蘭陽平原沖積扇,圖左為平均氣溫上升攝氏1.5度,圖右為平均氣溫上升攝氏2度。圖/翻攝Surging Seas
蘭陽平原沖積扇,圖左為平均氣溫上升攝氏1.5度,圖右為平均氣溫上升攝氏2度。圖/翻攝Surging Seas

台灣西半部沿海地區,圖左為平均氣溫上升攝氏1.5度,圖右為平均氣溫上升攝氏2度。圖/翻攝Surging Seas
台灣西半部沿海地區,圖左為平均氣溫上升攝氏1.5度,圖右為平均氣溫上升攝氏2度。圖/翻攝Surging Seas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作者文章

居服員的價值不該被低估 她為尊嚴與權益而戰

居服員的價值不該被低估 她為尊嚴與權益而戰

從日常認識孩子 走出課堂走入社區的TFT教師

從日常認識孩子 走出課堂走入社區的TFT教師

宿霧觀光衝擊原有生態 鯨鯊面臨物種生存危機

宿霧觀光衝擊原有生態 鯨鯊面臨物種生存危機

海洋已為我們吸收了太多熱!氣候災害將更嚴重

海洋已為我們吸收了太多熱!氣候災害將更嚴重

最新文章

連泡菜都要保不住了嗎?全球暖化讓大白菜減產 甚至影響口感

連泡菜都要保不住了嗎?全球暖化讓大白菜減產 甚至影響口感

巧克力甜蜜價難再現 植物病害、氣候、採礦等多重災害影響產量

巧克力甜蜜價難再現 植物病害、氣候、採礦等多重災害影響產量

餓到只能吃大象!納米比亞計劃宰殺83頭大象供食用 解旱災、糧食危機

餓到只能吃大象!納米比亞計劃宰殺83頭大象供食用 解旱災、糧食危機

2023野火燒毀1500萬公頃森林!加拿大躍升全球第四碳排大國

2023野火燒毀1500萬公頃森林!加拿大躍升全球第四碳排大國

希臘乾旱危機!水井全乾、橄欖收成減半、野馬死亡

希臘乾旱危機!水井全乾、橄欖收成減半、野馬死亡

太平洋島國即將消失?海平面上升15公分 聯合國秘書長呼救

太平洋島國即將消失?海平面上升15公分 聯合國秘書長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