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錢救人口?苗栗通霄祭出11萬元生育補助 短暫讓人口排序變位
苗栗縣政府公布去年整年的縣內人口數,已10年持續人口減少,與最高峰2014年56萬7132人相較,到去年底已足足少了3萬4728人,且人口減少仍是「現在進行式」;縣府分析人口減少原因,雖然前三年遷入的人數都高於遷出數,但全縣人口仍逐年遞減,「生不如死」是關鍵因素。
縣府民政處表示,全縣至去年底有53萬2854人,全年遷入的人口數有1萬8993人,比遷出的1萬7382人還多1611人,但去年新生兒僅2348人,死亡數卻高達5680人,相差3000多人,高齡化及少子化現象,都使得縣內人口持續遞減。
苗栗縣各鄉鎮市除了頭份、竹南因科學園區帶動高速發展,新建大樓林立,人口持續增加,其他16個鄉鎮市人口幾乎全是逐月遞減;竹南鎮去年超越9萬人,人口全縣最多的頭份市2013年就超越10萬人,近幾年人口更是大增,國中新生入學面臨教室不足的嚴重困擾。
儘管竹南、頭份帶來人口磁吸效應,但全縣人口數仍補不上減少的人口,近年來各地方政府、鄉鎮市公所紛紛祭出高額生育津貼,但不少鄉鎮首長坦言單靠生育津貼其實也改變不了人口流失的趨勢。
通霄鎮去年4月人口數首度被公館鄉超越,全縣人口排序從「老六變成小七」,但鎮公所去年7月祭出每胎生育補助9萬元,堪稱全台最高,去年7月、8月人口重回老六,但隨後9至11月又被公館鄉趕超,直到去年12月再度重回老六,形成拉鋸,今年1月起縣府提高生育補助到每胎2萬元,通霄新生兒加縣府生育補助,每胎可領11萬元。
通霄鎮長張可欣說,通霄新生兒補助只要父母有一人設籍滿一年即可領取9萬,從去年7月起實施且會持續辦理,另外鎮內國中小學校午餐也都免費供應,希望提高誘因增加在地人口,並減緩少子化問題。
去年通霄鎮人口「生不如死」的差距嚴重,新生兒每月幾乎都是個位數,死亡人口卻是新生兒的3到5倍,去年7月鎮公所將生育補助從0元調高到9萬元,分3年領取,但初期未特別宣傳,去年12月配合縣府今年每胎2萬元加碼擴大宣傳,通霄新生兒今年起可領11萬元補助, 1月新生兒創下22人的新高,比死亡數28人只差6人,不再是雙倍數以上的差距,雖然全鎮人口還是減少,但在人口排序的競爭上算是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此現象能否持久,或是短多長空,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