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口推估/少子化情況惡化 2070年扶養比恐升至1:1

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

據最新推估結果,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據最新推估結果,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人口結構拉警報,國發會17日發布最新人口推估,至2070年,台灣總人口將降至1,497萬人,較今年減少36%,且扶養壓力沉重,屆時每1位青壯年人口即須扶養1名老年人。

國發會每2年發布一次人口推估,據最新推估結果,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人口紅利(指15至64歲工作人口比例占逾總人口2/3,且撫養比低於50%)將於2028年結束。

這兩項短期預測皆與2年前推估結果維持不變。

不過其餘長期人口推估結果,反映出來的人口警訊都較兩年前惡化,顯示少子化、老化程度加劇。

45歲至64歲工作人口將於2037年超過五成,我國將出現勞動力高齡化情形,比前次預估的2070年大幅提前。

國發會表示,此次最新人口推估,共有四大重要推估結果。首先是總人口持續下降,將由2024年的2,340萬人,到2030年開始低於2,300萬人,並於2049年跌破2,000萬人;到了2039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30%;2070年人口數則減少至1,497萬人,較2024年減少844萬人。

表為台灣總人口數2024年~2070年的推估。資料來源:國發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圖表/倡議家製作

國發會人力發展處長謝佳宜表示,2024年全球約有1/4國家或地區進入人口負成長,包含台灣、日本、南韓、大陸及泰國等亞鄰國家。

其次,進入超高齡社會時點維持2025年不變,與國際相比,南韓、加拿大也都在2025年進入,中國大陸則在2032年、新加坡在2037年;第三,人口紅利消失時點維持2028年不變,南韓則在2030年消失、大陸在2037年、新加坡在2041年。

第四,未來長期老化程度再提升,因國人壽命延長,加上少子化影響,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預估由2024年19.2%,提高至2070年的46.5%;年齡中位數由45.1歲提高至62.4歲;與此同時,由原每3.6名青壯年人口扶養1名老年人口,減少為每1名青壯年人口即需扶養1名老人。

表為台灣總撫養比2024年~2070年的推估。資料來源:國發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圖表/倡議家製作

謝佳宜表示,國發會每2年依據最新戶籍人口資料,更新不同生育情境下,我國未來約50年人口結構的可能發展。國發會今年參考國際作法,針對我國生育趨勢辦理專家調查,作為生育率設定參考。根據最新推估,假設未來每位婦女一生僅生育一名子女之中推估下,短期人口重要時點將維持前一版推估,長期來看,少子高齡化現象則更趨明顯。

最新人口推估關鍵數字。 圖/葉卉軒製表
最新人口推估關鍵數字。 圖/葉卉軒製表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工藝有意思!KIRIN「探索工藝Bar」 邀你一起探店、手作,玩出新意思!

工藝有意思!KIRIN「探索工藝Bar」 邀你一起探店、手作,玩出新意思!

呼應COP30 從氣候到健康 味全用「食」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呼應COP30 從氣候到健康 味全用「食」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氣候合作蒙陰影...多位主要汙染來源國領袖缺席本屆COP30

氣候合作蒙陰影...多位主要汙染來源國領袖缺席本屆COP30

全球最適合騎單車的城市竟不在荷蘭!出乎意料美國城市包辦前3名

全球最適合騎單車的城市竟不在荷蘭!出乎意料美國城市包辦前3名

最新文章

獨居長者安全亮紅燈!4成「孤獨死」死亡3天後才被發現

獨居長者安全亮紅燈!4成「孤獨死」死亡3天後才被發現

日薪2700、時薪僅100...揭密醫院看護「長工時低薪」背後的生存哲學

日薪2700、時薪僅100...揭密醫院看護「長工時低薪」背後的生存哲學

育兒文是流量密碼?照顧長者與育兒勞務相似 為何社會支持卻截然不同?

育兒文是流量密碼?照顧長者與育兒勞務相似 為何社會支持卻截然不同?

少子化衝擊!台灣國中教師「斷層式老化」 40歲以下比率10年間腰斬

少子化衝擊!台灣國中教師「斷層式老化」 40歲以下比率10年間腰斬

少子化解方!新北開明高職停招退場但不終結 轉型為「長照機構法人」

少子化解方!新北開明高職停招退場但不終結 轉型為「長照機構法人」

10年內年輕人就會消失!勞動力主力將從39歲以下轉向50~59歲

10年內年輕人就會消失!勞動力主力將從39歲以下轉向50~5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