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後如何有所終?日監護信託為高齡者安排生活

長照2.0上路將滿2年,老人福利推動聯盟進行長照ABC現況調查。圖/報系資料照
長照2.0上路將滿2年,老人福利推動聯盟進行長照ABC現況調查。圖/報系資料照

到2018年底,台灣6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將為14%,成為高齡社會;2025年更達到20%,進一步成為超高齡社會。7年的時間,台灣從高齡社會轉變為超高齡社會的速度,在世界各國算是名列前茅。再者,根據衛福部估計,65歲以上失智症盛行率8%,推估失智症人口約為27萬人,其中極輕度與輕度占75%、中度與重度占25%,40年後有可能突破85萬人。

在上述可預測未來的情況下,我們將面對超高齡社會所帶來的相關問題,又如何預先安排?雖然政府於去年推出第二個長照10年計畫,但相對有限的長照人力、機構與資源,在快速高齡的台灣社會,應該還要有更積極的作法。

依照傳統觀念,雙親的安養應由下一代負責,依照台灣的家庭觀念與現有民法規定,再搭配政府的長照計畫,難道不能滿足時代的變遷?

目前民法之監護制度,在嚴謹與時效性有改進空間,可能影響高齡者的權益。而且,如果下一代發生財產爭奪時,問題將更為嚴重。日昨報載一位年近90歲的化工大廠老闆,因病做了氣切手術,其一位兒子居然在父親雖不能講話、但還能夠表達意識的情況下,向法院聲請監護。

另外,也有許多高齡者並無子嗣或子女在海外,必須避免孤獨老去的憾事。因此,超高齡社會不能僅靠傳統的安養制度,必須搭配高齡者財產,在法規與信託制度下,引入相關專業機構,讓其得到適當照護。當然,沒有財產或無法支應基本安養的高齡者,則需有社會福利制度的支持。

最近筆者參加信託公會舉辦的座談會,聽取日本專家的演講,瞭解日本政府在2012年推出監護信託的制度,讓信託銀行可以推出融合金融與照顧的相關服務。過去通常指定親屬監護人,但常因財產爭奪而有不當侵占、傷害被監護人之情事。雖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是此時需要由法院進行監護宣告與判定信託計畫。

此一新制度是透過法院監護宣告下的信託關係,指定財產信託監護人,不限於親屬,還包括專家監護人,搭配信託銀行,代替失能失智者管理其財產,並將所得用於安養、醫療、長照等支出。其特色是由家事法院審理,並且出具指示書,讓信託契約之訂定與執行有所依據,而專家監護人也要向家事法院提交執行報告書。

有了此一制度,日本監護信託的件數與金額大幅成長,因此司法院、金管會與信託公會目前正規劃引入台灣。

更積極而言,不要等失能失智時才執行上述法定監護的信託制度,應該在民法引入意定監護制度,讓有意識的高齡者自行指定所信賴之人做為監護人,並約定以意定監護人為安養信託之信託監察人,由信託銀行管理高齡者財產,照顧其生活起居與醫療、長照需求,並支付相關費用,以保護判斷力日趨減弱的高齡者。

綜合而言,透過結合司法、金融、長照與醫療機構,讓高齡者依其財產程度,安排與被安排往後生活,降低親屬紛爭與接受一定品質的安養與照護;再搭配台灣的家庭照護、政府的長照計畫與社會褔利制度,期許未來台灣有更完整的養老制度,貼近老有所終的社會。(作者為交通大學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系教授)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作者文章

意料之中?綠色和平2023早就預言 南鯤鯓代天府有淹沒風險

意料之中?綠色和平2023早就預言 南鯤鯓代天府有淹沒風險

綠電遇到天災...高雄山坡地光電場、屏東離岸光電浮台 未能防颱雙雙釀災

綠電遇到天災...高雄山坡地光電場、屏東離岸光電浮台 未能防颱雙雙釀災

東元《2025驚嘆樂舞》高雄盛大演出 4千觀眾見證原民文化之美

東元《2025驚嘆樂舞》高雄盛大演出 4千觀眾見證原民文化之美

裕隆集團以車輛為載體,連結夥伴實踐教育與永續的共融設計

裕隆集團以車輛為載體,連結夥伴實踐教育與永續的共融設計

最新文章

養兒防老已過時!日本年輕人免付孝親費 健全社福制度杜絕吸血父母

養兒防老已過時!日本年輕人免付孝親費 健全社福制度杜絕吸血父母

公廁需要轉型!長輩蹲廁難...高齡化社會正在挑戰台灣公廁文化

公廁需要轉型!長輩蹲廁難...高齡化社會正在挑戰台灣公廁文化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

排隊等離職...止不住護理人力流失 近4個月已統計1302名護理師選擇離開

老老照顧?居服員過半超過45歲  長照2.0打零工難留年輕人、陷人力困境

老老照顧?居服員過半超過45歲 長照2.0打零工難留年輕人、陷人力困境

手沖的第三人生!70歲也能轉職當咖啡師 「夢想50+咖啡館」助長者重拾信心

手沖的第三人生!70歲也能轉職當咖啡師 「夢想50+咖啡館」助長者重拾信心

沒人要看電視了?50歲以上YouTube受眾增加62% 傳統媒體備受挑戰

沒人要看電視了?50歲以上YouTube受眾增加62% 傳統媒體備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