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權開倒車?墮胎罪罰金從3千提高至8萬被罵爆 法務部緊急撤回

性別平等

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女人連線、立委陳培瑜(後排左起)、張雅琳、黃捷、吳沛憶、范雲、郭昱晴、洪申翰、王正旭、林淑芬等人5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法務部應撤回提高刑法墮胎罪罰金的修法草案。 圖/曾學仁攝影
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女人連線、立委陳培瑜(後排左起)、張雅琳、黃捷、吳沛憶、范雲、郭昱晴、洪申翰、王正旭、林淑芬等人5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法務部應撤回提高刑法墮胎罪罰金的修法草案。 圖/曾學仁攝影

法務部10月底預告刑法墮胎罪修正草案,將懷孕婦女墮胎罪罰金上限從3千元提高至8萬元,引發各界譁然,逾52個團體、4千多人連署批評法務部大開性別平等倒車,呼籲刪除墮胎罪、人工流產配偶同意權。

對此,法務部次長黃謀信表示,預告法案其實並非定稿,也絕非對婦女嚴苛處罰,經廣納意見後尚未獲得共識,5日撤回,再行研議。

引發重大爭議的法條是刑法第二八八條墮胎罪不罰的適用範圍。原規範,懷胎婦女服藥或以他法墮胎者,處6月以下、拘役或3千元以下罰金,但因疾病或其他防止生命上危險之必要者,免除其刑。

法務部基於優生保健法例外原則配套,預告將「免除其刑」修正為「不罰」,也就是有特殊原因墮胎時,並沒有刑責。另刪除刑法第二九二條「宣傳墮胎罪」,以及調整罰金級距等。 其中,懷孕婦女墮胎者,從3千元提高為8萬元;意圖營利而犯墮胎者,罰金從1萬5千元提高為50萬元,致婦女於死者併科200萬元罰金。

婦女、性平、人權5日更召開記者會強烈反對修法。婦女新知基金會副董事長郭怡青指出,刑法墮胎罪受罰案件近10年加起來僅十餘件,不解法務部修法理由?

「刑法不該管女人子宮」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林綠紅也批評,鄰近的韓國幾年前才宣告墮胎罪違憲,國際趨勢也是如此。受限現行「優生保健法」尚未刪除配偶同意權,非預期懷孕的女性只能鋌而走險,法務部宣稱非法墮胎有害民族繁衍、影響國家競爭力,但因應少子女化,應該是正向建構友善生養的環境,而不是遏止墮胎來達到人口增加目的。

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政策中心主任黃嵩立說,女性非預期懷孕,男性也等同責任,基於平等原則,刑法管不了男人生殖器,就不該管女人的子宮,法務部不該成為台灣人權進步的絆腳石。

婦團籲:刪除配偶同意權

婦團主張,法務部罔顧2022年第4次CEDAW國家審查報告建議台灣政府應當要盡快做到「懷孕女孩和婦女的墮胎除罪化」,呼籲法務部應盡速提案廢除刑法墮胎罪,並與衛生福利部進行跨部會研議,將人工流產相關事宜於優生保健法中一併規範,刪除配偶同意權條文,以落實CEDAW精神。

法務部則發聲明強調,各界意見對於墮胎罪的罪存廢、不罰的範圍及刑度的意見,目前尚未獲得普遍共識,因此「撤回草案預告,再行研議,以期周延」。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紅豆故鄉淪陷!萬丹綠鬣蜥氾濫一晚抓70隻 啃食嫩苗讓農民血本無歸

紅豆故鄉淪陷!萬丹綠鬣蜥氾濫一晚抓70隻 啃食嫩苗讓農民血本無歸

日本高齡化再創新高!65歲以上佔總人口29.4%、就業率25.7% 有930萬人仍在工作

日本高齡化再創新高!65歲以上佔總人口29.4%、就業率25.7% 有930萬人仍在工作

與海廢同游...基隆嶼真實海景:海廢包圍泳客、漁網纏繞玳瑁

與海廢同游...基隆嶼真實海景:海廢包圍泳客、漁網纏繞玳瑁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突破2000件...彭啓明:破壞環境就是一種罪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突破2000件...彭啓明:破壞環境就是一種罪

最新文章

北模作文以代理孕母為題...把子宮當成利他的工具 衛福部次長:考題反映社會盲點

北模作文以代理孕母為題...把子宮當成利他的工具 衛福部次長:考題反映社會盲點

彈性育嬰留停2.0:請假能以日為單位 托盟肯定其彈性但直指仍有3項缺憾

彈性育嬰留停2.0:請假能以日為單位 托盟肯定其彈性但直指仍有3項缺憾

父母曬小孩反成難以清除的「數位刺青」...台灣缺乏保護兒少數位隱私權的專法

父母曬小孩反成難以清除的「數位刺青」...台灣缺乏保護兒少數位隱私權的專法

不只正名更要禁止!女權團體呼籲終結「處女膜修復術」

不只正名更要禁止!女權團體呼籲終結「處女膜修復術」

隨時視訊、查定位...智慧型手機養大的Z世代 寧可被「監視」也拒絕獨處?

隨時視訊、查定位...智慧型手機養大的Z世代 寧可被「監視」也拒絕獨處?

延長產假搶救少子化?是否強制休假引發爭議 托盟憂「職場隱形歧視」惡化

延長產假搶救少子化?是否強制休假引發爭議 托盟憂「職場隱形歧視」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