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視障者過馬路好危險!導盲行穿線設置少、缺乏行人按鈕、定位點設置不清

減少不平等

導盲行穿線為3條平行白色實線,寬度5公分、間隔5公分,厚度0.4至0.6公分,需銜接人行道,對準人行道的定位磚(導盲磚)位置,高雄市目前有20處路口設置。 圖/宋原彰攝影
導盲行穿線為3條平行白色實線,寬度5公分、間隔5公分,厚度0.4至0.6公分,需銜接人行道,對準人行道的定位磚(導盲磚)位置,高雄市目前有20處路口設置。 圖/宋原彰攝影

高雄視障者超過6千人,但全市大型路口僅有20處設置「導盲型行穿線」,視障團體認為設置率太少,許多視障者根本不知道此裝置,在大型路口若無法辨識車流聲,只能利用標線穿過路口;交通局表示,導盲行穿線必須銜接人行道並對準定位磚(導盲磚),近年搭配人行環境改善工程,在設置新定位磚時一併設置,今年預計再增設10處。

根據衛生福利部全國身心障礙人數統計資料,高雄市今年截至6月視障者6686人,另依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視障者有通行需求且穿越距離較長或斜交路口,需在行人穿越線上劃設視障引導標線,線型為3條平行白色實線,寬度5公分、間隔5公分,厚度0.4至0.6公分,需銜接人行道,對準人行道的定位磚(導盲磚)位置。

高市交通局雖每年與視障團體開會溝通導盲設施需求,並在醫院、學校、大眾運輸場站應優先劃設,但目前全市僅20處設置「導盲型行穿線」,相較北市38處、新北45處、台中35處仍有差距;高雄市視障關懷發展協會表示,全市導盲型行穿線設置量太少,平常在路口根本找不到,也無從得知是否真的對視障者有助益。

愛盲基金會表示,高雄許多大型多線道路口對視障著不友善,導盲型行穿線數量少,更缺乏有聲行人號誌按鈕,建議劃設標線時要有視障「通用設計」,不用另行塗銷原本標線再加設,全市舊有人行道的路口定位點設置不清,常導致視障者不清楚即將穿過馬路,要求定位點應加如實設置,才能確保視障者安全穿過馬路。

目前六都新設人行道已不再設置引導型「導盲磚」,工務局改為在路段中的做整齊邊界線和路口定位,交通局則依照路口定位設置導盲型行穿線;交通局表示,高市近年搭配人行環境改善工程,在設置新定位磚時一併設置,如十全/自由、博愛/忠言、左營大路客運站前、華夏路、正義路、南京路等,約計20處已完成,今年預計再增設10處以上。

導盲行穿線為3條平行白色實線,寬度5公分、間隔5公分,厚度0.4至0.6公分,需銜接人行道,對準人行道的定位磚(導盲磚)位置,高雄市目前有20處路口設置。 圖/宋原彰攝影
導盲行穿線為3條平行白色實線,寬度5公分、間隔5公分,厚度0.4至0.6公分,需銜接人行道,對準人行道的定位磚(導盲磚)位置,高雄市目前有20處路口設置。 圖/宋原彰攝影

導盲行穿線為3條平行白色實線,寬度5公分、間隔5公分,厚度0.4至0.6公分,需銜接人行道,對準人行道的定位磚(導盲磚)位置,高雄市目前有20處路口設置。 圖/宋原彰攝影
導盲行穿線為3條平行白色實線,寬度5公分、間隔5公分,厚度0.4至0.6公分,需銜接人行道,對準人行道的定位磚(導盲磚)位置,高雄市目前有20處路口設置。 圖/宋原彰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意料之中?綠色和平2023早就預言 南鯤鯓代天府有淹沒風險

意料之中?綠色和平2023早就預言 南鯤鯓代天府有淹沒風險

綠電遇到天災...高雄山坡地光電場、屏東離岸光電浮台 未能防颱雙雙釀災

綠電遇到天災...高雄山坡地光電場、屏東離岸光電浮台 未能防颱雙雙釀災

東元《2025驚嘆樂舞》高雄盛大演出 4千觀眾見證原民文化之美

東元《2025驚嘆樂舞》高雄盛大演出 4千觀眾見證原民文化之美

裕隆集團以車輛為載體,連結夥伴實踐教育與永續的共融設計

裕隆集團以車輛為載體,連結夥伴實踐教育與永續的共融設計

最新文章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最弱勢」變「生力軍」?心智障礙者也能是大缺工時代的潛力股

「最弱勢」變「生力軍」?心智障礙者也能是大缺工時代的潛力股

兒童早療變晚療...17處偏遠地區無篩檢院所 全國兒童篩檢僅46.2%

兒童早療變晚療...17處偏遠地區無篩檢院所 全國兒童篩檢僅46.2%

體驗拾荒者勞動日常!「拾習生計畫」實作撿回收 翻轉刻板印象、汙名化

體驗拾荒者勞動日常!「拾習生計畫」實作撿回收 翻轉刻板印象、汙名化

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

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