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殺人也能救人 日本設SNS霸凌通報管道
許多遭受霸凌的學生因害怕或心理障礙,不敢直接開口求助。校園霸凌問題嚴重的日本,去年開始編列預算,補助地方自治體設置SNS(社交平台)諮詢窗口,作為校園霸凌問題通報的另一個新管道。其中千葉縣柏市使用APP通報,成效是電話的12.5倍,讓被視為新興霸凌方式的網路,也能成為救援學生的工具。
每年22萬件霸凌 不到2成求助
日本文部科學省統計,2015年度校園霸凌案件數超過22萬4千件,比前一年度大幅增加3.6萬件,但實際撥打文科省免費諮詢電話尋求協助的卻僅有4萬件。
根據總務省進行世代別調查,10多歲青少年使用手機講電話時間,每日僅2.7分鐘,但使用LINE等SNS時間卻長達58.9分鐘;此外,霸凌模式也隨通訊軟體興起轉變為網路霸凌,甚至是訊息騷擾等,外界越來越難查覺,設計一套讓學生更容易說出口的通報系統顯得更加重要。
使用SNS通報系統,一是可透過匿名性降低學生通報或諮詢的心理負擔;二是考量新世代不同生活習慣的差異性,幫新世代找到一條更合適的傾訴路徑,讓教育體系找到弱勢學生。
千葉縣柏市 SNS求助是電話12.5倍
各縣市的具體做法有所差異。熊本縣府預計今年在高中全面導入「kids-sign」App,由學校與軟體業者一起搭建通報模式,學生輸入學校姓名、所看到霸凌情況、被害者與加害者姓名,還可加載照片、影片,由軟體公司收到告發後,再與學校聯絡,通報人資訊一概保密,連學校也無法得知。
千葉縣柏市去年6月開始試導入「STOPit」App霸凌通報管道,2個月便收到逾50件,相較市政府電話資訊窗口去年全年24件,成效是電話的12.5倍。後續成效,值得台灣進一步追蹤。
台灣的反霸凌管道跟上時代了嗎?
回頭看台灣,教育部反霸凌專區建議學生尋求協助方法,包括向導師、家長反映、學校投訴信箱、防制校園霸凌專線、學校生活問卷,還看不到新媒體的角色。
從教育部針對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也偏向對網路成癮的關注,顯示面對新媒體的影響上,教育體系與學生間還存在著或者是世代差異、或者是更對立的態度;而日本的教育體系則已經往前多走了好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