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遭受情緒暴力 孩子易有暴力傾向

無貧窮

「不要再打了!」媽媽蜷縮在客廳角落,用抽蓄的哭泣聲,哀求施暴的男人。

二個孩子坐在房間若無其事地寫功課。


老師懇求 真相才慢慢浮現

這是好幾年前一個在山區服務的學弟告訴我的故事

他剛畢業沒多久,憑著一股熱血到山區服務,有一天他發現班上的孩子眼下黑青了一塊,後來家訪時才知道孩子長期處於家暴環境。

昏暗的客廳、堆積許久未洗的衣服,房子雜亂不堪;茶几上凌亂的空酒瓶,還有半杯未喝完的酒,整個空氣中瀰漫著昨夜的酒精味。

老師找到媽媽,開始問孩子在家裡的狀況,一提到孩子臉上的傷痕,媽媽提高了警戒,口風很緊,不漏隻字片語,彷彿那塊傷痕是孩子自己不小心跌倒的。

「媽媽,孩子最近作業都沒完成,也常常說謊,甚至還用粗話罵同學。」老師不急不徐,把觀察到的情形逐步地跟媽媽說明,「以前孩子不會有這些問題,但是這二個月來,這些行為越來越嚴重,我私下跟孩子懇談,才知道臉上的傷痕是被叔叔打的。」

「媽媽,相信我,我是來幫助你和孩子的。」老師在一連串溝通後,說了這句話。

這時媽媽潰決地掉下眼淚,說道:「嗯,因為他叔叔工作不穩定……。」

如果不把手伸出去 孩子就出不來

「情緒暴力常常在這些有暴力傾向的孩子家裡發生。」學弟最後用這句話作了總結。

這就是我為什麼經營學校要從教室擴及到社區的原因,我也跟學弟說明我來到山區的思維:如果不把手伸出去,孩子就出不來。

根據2017年衛服部統計資料兒少虐待的型態中「不當管教」排行第一,其次是疏忽、身體虐待、性虐待、精神虐待、目睹家暴和遺棄等。越弱勢的家庭,對孩子的管教越容易失當。大人愈無法掌握自己的生活,就容易陷入情緒問題,喝酒是壓抑情緒、逃避壓力的方法之一,久而久之陷入惡性循環。而家庭產生問題,孩子就會間接或直接受害。

曾經有個孩子跑來跟我說,家長完全不重視他,當他生活及學習遇到困境時,也不知道向誰訴說,最後成績一落千丈。有一天,媽媽突然發現他成績發生問題,開始責罵,可是他怎麼解釋,媽媽就是聽不進去。後來,他每天都生活在恐懼壓力下,連上課都害怕,終於身心有了問題,最後去看了醫生。

生活陷入情緒泥沼 大人有責任

美國西印度大學曾經針對貧窮社區3歲以下的兒童做過一個實驗。有四個對照組:一是給麵包與牛奶;一是教導父母如何關懷孩子;另外二組是給麵包與愛以及什麼都不給。這樣執行3年。實驗單位追蹤到30歲,發現給愛與關懷的孩子,幾乎所有層面都有正向發展。顯然孩提時期家庭的支持影響一生。

政府應該要關注

這麼重要的階段,是不是值得政府投資關注?當然這應該是前瞻計畫,針對弱勢區域配置輔導人員進駐。學校與家庭的縝密關係建立,相信中學前謹慎處理親子關係,必可減少社會問題。每一朵燦爛的花,怎會不記得根芽時期的風光水土孕育!

相關兒少福利

作者文章

在家遭受情緒暴力 孩子易有暴力傾向

在家遭受情緒暴力 孩子易有暴力傾向

最新文章

每10個孩子就有1個是身障...他們不只行動不便 還被社會擋住了路

每10個孩子就有1個是身障...他們不只行動不便 還被社會擋住了路

一開放就秒殺!免費心理諮商補助使用率高 盼放寬資格、擴大支持移工

一開放就秒殺!免費心理諮商補助使用率高 盼放寬資格、擴大支持移工

斷指自救還沒有補償!CNN揭外籍漁工在台受虐 漁業人權問題引發國際檢視

斷指自救還沒有補償!CNN揭外籍漁工在台受虐 漁業人權問題引發國際檢視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