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後的蘭嶼…屏東大學學生記錄離島災後困境 為蘭嶼發聲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屏東大學3名學生呂承隆、林仟築、林彥汝(右起),以小犬颱風襲擊蘭嶼後災後狀況及重建為題拍攝影片《蘭天之島的眼淚》,參加第50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獲得入圍。 圖/《蘭天之島的眼淚》團隊提供
屏東大學3名學生呂承隆、林仟築、林彥汝(右起),以小犬颱風襲擊蘭嶼後災後狀況及重建為題拍攝影片《蘭天之島的眼淚》,參加第50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獲得入圍。 圖/《蘭天之島的眼淚》團隊提供

屏東大學3名學生呂承隆、林仟築、林彥汝,以2023年10月4日小犬颱風襲擊蘭嶼後災後狀況及重建為題,拍攝影片《蘭天之島的眼淚》,參加第50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入圍台電大專院校學生環境與生態永續報導獎-影音類,消息傳回3人都很開心。

3人是在風災過後2個月前往蘭嶼,訪問了鄉公所、學者及當地居民,了解並紀錄當地居民面臨的災後困境。除了紀錄風災造成的物質損失,及對生活、基礎設施帶來的重大衝擊,也針對垃圾處理等長期問題上,政府部門執行的複雜性和困難性進行探討。

團隊也諮詢環境治理領域專家董恩慈,提出生態恢復策略和建議,幫助蘭嶼能更有效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災害。過程中最大難題是蘭嶼人對鏡頭非常抗拒,擔憂發言會冒犯或造成部落的困擾,因此需長期與受訪者建立信任關係。

過程中團隊也遇到航班取消、NGO無法受訪、當地不接受空拍機等突發況狀,所幸在團隊靈機應變下,困難一一解決。最終經3、4次修改版面,終於完成作品,參加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後也獲得入圍,讓3人非常開心。

社發系一甲呂承隆說,蘭嶼給大家印象是飛魚季、丁字褲、拼板舟,小犬颱風讓人看到了蘭嶼的脆弱,也透過屏東大學的自我實踐計畫,了解這美麗島嶼的另一面,提醒大家島民並不只生活於旅遊旺季,在島上面臨各種氣候變化,遇到困境,台灣社會也該關心。

社發系一甲林仟築說,由於經費有限無法多次登島,多數只能電訪或線上面談,這次雖訪問了民眾、鄉公所等,可惜未能訪問當地NGO組織,是本次計畫的缺憾,希望未來有相關影音還能與之合作。

文創系三甲林彥汝說,訪問蘭嶼學者董恩慈,他說蘭嶼因地緣關係應要組成一個島嶼防護網,積極建設網路相關設備,讓災害來臨時能起到作用。政府政策不接地氣,鮮少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這是政府需要改善進步的地方。

學生希望,透過這部影片展現蘭嶼重建的進度和規畫,同時看到蘭嶼居民的堅韌精神;不僅是災後重建的紀錄,更是一個關於民族韌性和團結的歷程。

屏東大學3名學生呂承隆、林仟築、林彥汝(右起),以小犬颱風襲擊蘭嶼後災後狀況及重建為題拍攝影片《蘭天之島的眼淚》,參加第50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獲得入圍。 圖/《蘭天之島的眼淚》團隊提供
屏東大學3名學生呂承隆、林仟築、林彥汝(右起),以小犬颱風襲擊蘭嶼後災後狀況及重建為題拍攝影片《蘭天之島的眼淚》,參加第50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獲得入圍。 圖/《蘭天之島的眼淚》團隊提供

屏東大學3名學生以小犬颱風襲擊蘭嶼後災後狀況及重建為題拍攝影片《蘭天之島的眼淚》,影片中討論到蘭嶼垃圾處理等長期問題。 圖/《蘭天之島的眼淚》團隊提供
屏東大學3名學生以小犬颱風襲擊蘭嶼後災後狀況及重建為題拍攝影片《蘭天之島的眼淚》,影片中討論到蘭嶼垃圾處理等長期問題。 圖/《蘭天之島的眼淚》團隊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闢謠!烏山頭水庫浮力光電「使用清水清洗」 清潔劑濃度遠低法定標準

闢謠!烏山頭水庫浮力光電「使用清水清洗」 清潔劑濃度遠低法定標準

最新文章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從舌尖到衣角品味美好 優織隆攜手成真咖啡啜飲循環新日常

從舌尖到衣角品味美好 優織隆攜手成真咖啡啜飲循環新日常

北漂族溢出的鄉愁!3位彰化青年假日返鄉、親手修復60年代老宅 賣書也賣情懷

北漂族溢出的鄉愁!3位彰化青年假日返鄉、親手修復60年代老宅 賣書也賣情懷

【專欄投稿】不是不會說而是沒人聽!農民的「語言權」由誰定義?

【專欄投稿】不是不會說而是沒人聽!農民的「語言權」由誰定義?

7隻稀有「東方白鸛」飛來!彰化大城鄉重啟生機 擬打造東方送子鳥農產品牌

7隻稀有「東方白鸛」飛來!彰化大城鄉重啟生機 擬打造東方送子鳥農產品牌

【專欄投稿】讓不熟悉農業的人也買單!從「梓感農村文化節」看見農業轉型的新商模

【專欄投稿】讓不熟悉農業的人也買單!從「梓感農村文化節」看見農業轉型的新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