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圈活動】島內散步「慢步淡水・尋找齊柏林」

2021年最新展覽《映河》。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李易暹攝影)
2021年最新展覽《映河》。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李易暹攝影)

倡議永續旅行邁入第十年的文化導覽團隊島內散步,與深耕環境永續議題的好夥伴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攜手推出【慢步淡水・尋找齊柏林】走讀活動,希望藉由兩小時的水文走讀之旅,帶大家走入這座以河為家的城市,感受在地環境生態與人文的改變,傳遞永續價值。

島內散步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攜手合作,透過水文走讀活動搭配《映河》策展,打開參與者對河的想像與感官。 圖/島內散步提供
島內散步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攜手合作,透過水文走讀活動搭配《映河》策展,打開參與者對河的想像與感官。 圖/島內散步提供

10/30(六)舉辦首場導覽,反應相當熱烈,許多參與者紛紛表示:「主題很吸引人」、「可以認識老地方的新觀點」、「以後到淡水,除了既定印象的老街和小吃,還可以發掘新主題。」11/27、12/18 也將持續舉辦場次,盼能擴大永續影響力、引起更多人關注我們的生活環境。

走讀淡水,從河流認識腳下的土地

河流是城市的搖籃,淡水河孕育了臺北,而河港通商則孕育了淡水的發展。在專業導覽員的引領下,這次旅人來到淡水不逛老街、看夕陽,而是鑽進巷弄、走進淡水人的生活和故事裡,最後參訪淡水齊柏林空間的2021年新展《映河》,透過河流的視角認識我們腳下的土地。

水文之旅前半段,從淡水河開始認識淡水,島內散步用90分鐘的時間帶大家走過淡水200多年的滄海桑田,探討水文與在地的關聯。旅人將化身沿淡水河遷徙而來的清代移民,從他們的信仰中心福佑宮出發,拐進「淡水真正的老街」重建街。在淡水開港通商前,這條街就是淡水人迎生送死的人生跑馬燈;接著走訪木下靜涯、馬偕等對淡水影響甚深的外國人足跡,感受因開港而來的外國文化交融。

透過沿途導覽,帶民眾了解河與城市的關聯。 圖/島內散步提供
透過沿途導覽,帶民眾了解河與城市的關聯。 圖/島內散步提供

島內散步淡水導覽員楊千毓表示:「平時很喜歡穿梭城市間的小巷弄,挖掘在地故事並與人分享,期許能有更多人和我一樣喜歡這片土地。」 圖/島內散步提供
島內散步淡水導覽員楊千毓表示:「平時很喜歡穿梭城市間的小巷弄,挖掘在地故事並與人分享,期許能有更多人和我一樣喜歡這片土地。」 圖/島內散步提供

水文之旅後半段,將從河川來認識臺灣,行進至同樣位於淡水的齊柏林空間,欣賞2021年的新展《映河》。本空間匯集齊柏林導演25年的空拍心血,自2019年起,將齊導空拍台灣的五大關懷「山、河、海、城市、人」轉化為策展,透過不同主題提出看見台灣的新角度,傳播友善土地的理念,構築一個聚焦於「台灣土地故事」的影像基地與築夢平台,這也是島內散步希望帶大家走入在地的初衷,讓旅人透過「永續旅行」,第一手看見台灣土地故事的全貌。

細數世界上各大城市,幾乎都是因河而生;人類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找到平衡永續的方式,一直是每個世代需要謹慎思考的議題。本次展覽除了欣賞空拍美景、了解河流在發電史上的關鍵地位,也透過互動式體驗,找回人與水的親近感,但也看見天災人禍對河流所造成的傷痕,希望能喚起大家守護河流、永續共存的責任。

繼2016年《我們的家,從河處來》企劃,島內散步也將持續帶大家直接走入現場,關心我們腳下的土地。更多訊息,歡迎關注和島內散步(https://bit.ly/3nZmO4a)和看見.齊柏林基金會(https://www.chipolin.org/)官網消息!

【慢步淡水・尋找齊柏林】走讀活動

路線|福佑宮前廣場→清水祖師廟→重建街→紅樓→經過木下靜涯故居→馬偕頭像→偕醫館→得忌利士洋行→齊柏林空間(結束)

場次|10/30(本場次已結束)、11/27、12/18

時間|15:00-17:10

報名https://bit.ly/3buzrOE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映河》特展】

地點|齊柏林空間(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16-1號)

展覽時間|10/9起至2022年秋天,週一至週日10:00-18:00(週二公休)

展覽連結https://bit.ly/3n25SdQ

【加入水文走讀之旅】

尋找台北最後天然河道https://bit.ly/3EJgDrk

圖/島內散步提供
圖/島內散步提供

新店屈尺.台北水力發點的起點https://bit.ly/3wbcqcZ

圖/島內散步提供
圖/島內散步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超單身時代」催生AI情人?中國每5人就有1單身 虛擬戀愛App用戶數翻倍

「超單身時代」催生AI情人?中國每5人就有1單身 虛擬戀愛App用戶數翻倍

最新文章

【從承諾到共好】跨界合作攜手阻詐 富邦人壽結合科技打造金融安全防護網

【從承諾到共好】跨界合作攜手阻詐 富邦人壽結合科技打造金融安全防護網

台灣之光!極瀕危植物「南庄橙」不只復育成功 果醬還榮獲世界大賽3金

台灣之光!極瀕危植物「南庄橙」不只復育成功 果醬還榮獲世界大賽3金

台北市保留農業有必要嗎?找回屬於城市風土的酸甜滋味與土地記憶

台北市保留農業有必要嗎?找回屬於城市風土的酸甜滋味與土地記憶

痛失2頭明星海牛!彰化芳苑海牛接連病逝 衝擊無形文化資產保存

痛失2頭明星海牛!彰化芳苑海牛接連病逝 衝擊無形文化資產保存

從荒廢走到米其林餐桌!職人復曬嘉義百年鹽田 再創「台灣海鹽」文化滋味

從荒廢走到米其林餐桌!職人復曬嘉義百年鹽田 再創「台灣海鹽」文化滋味

苦盡柑來遇見你!曾經輝煌的「北投草山柑」起起落落復育之路

苦盡柑來遇見你!曾經輝煌的「北投草山柑」起起落落復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