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抵嘉「賴著不走」-文創精神挖掘正港嘉義

孫育晴(左一)熱中尋找嘉義傳統文化,曾拜訪天赦竹編工藝。 圖/孫育晴提供
孫育晴(左一)熱中尋找嘉義傳統文化,曾拜訪天赦竹編工藝。 圖/孫育晴提供
無貧窮

從北部派任嘉義文創園區執行長的孫育晴,把在地文化、文青名店帶進園區,舊酒廠也成功轉型;今年初工作雖告一段落,但她決定住下來,輔導產業媒合跨界資源,並持續挖掘在地隱藏版景點、美食等寫上臉書粉專,要以異鄉人看到的不尋常,重新發現嘉義的日常。

孫育晴大學及研究所都在台北念師大美術系,主修國畫、水墨,取得教師證卻沒執教,到英國取得設計學系碩士。她從北市文化基金會媒體公關、某建設集團藝術品收藏企畫,到中國大陸規畫藝術村,這次業者標到嘉義文創園區的營運案擔任執行長,開啟人生新篇章。

「以為來1、2年任務就結束,沒想到一待就是5年,結束了還賴著不走。」39歲的孫育晴笑說,2016年搬到嘉義就任新職時一切都很陌生,她以「文創人才建構」為主軸,號召各路文創人才進駐,第一批來的包氏姊妹做乾燥花,已小有名氣,獨立書店勇氣書房、咖啡名店國王蝴蝶祕密基地進駐,連退休長輩也來創業圓夢。

「心在哪裡,家鄉就在哪裡。」孫育晴離職後不乏北部工作邀約,她經常深入探索在地人生活,發現豐富的文化底蘊,她寫臉書介紹,從原本只是給朋友的玩樂指南,變成主題性介紹嘉義。

孫育晴與林聰明砂鍋魚頭執行長林佳慧、榮町公司總監蔡泳瀠,結合通路、食品等各自強項,合組「女流會社」,將嘉義美食好物做成組合包。 圖/林伯驊攝影
孫育晴與林聰明砂鍋魚頭執行長林佳慧、榮町公司總監蔡泳瀠,結合通路、食品等各自強項,合組「女流會社」,將嘉義美食好物做成組合包。 圖/林伯驊攝影

孫育晴決定待下來,生活跟著「斜槓」,一邊接案當深度旅遊導覽、推廣文化旅遊,同時跨界媒合,協助外地廠商來嘉義拓展業務的在地執行,還兼任嘉義市府文創輔導專案辦公室業務,持續培育輔導商家。

疫情警戒期間,餐飲店家受很大衝擊,孫育晴與林聰明砂鍋魚頭執行長林佳慧、榮町公司總監蔡泳瀠,結合通路、食品等各自強項,合組「女流會社」,將嘉義美食好物做成組合包,不只幫店家銷售,也讓嘉義知名度再提升。


青春留鄉語錄:孫育晴 心在哪裡,家鄉就在哪裡。

延伸閱讀

>>南漂恆春開書店-「書耕」一家價值不在來客數的店

>>去書店住1晚-青年東漂開書店,邀約「以書換宿」

>>大學生扎根異鄉-九年時光,在村落玩出遊戲島!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南投多處天空步道退燒變千萬垃圾?縣府:部分拆除、部分修復

南投多處天空步道退燒變千萬垃圾?縣府:部分拆除、部分修復

1.4分溫室的奇蹟!嘉義返鄉青農穩定量產「西瓜界LV」馬卡龍小西瓜

1.4分溫室的奇蹟!嘉義返鄉青農穩定量產「西瓜界LV」馬卡龍小西瓜

澳洲保守派轉向...自由黨宣布棄守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優先考量能源價格

澳洲保守派轉向...自由黨宣布棄守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優先考量能源價格

比大湖草莓還早!彰化「早生草莓」用益菌、有機肥抗極端氣候 12月初提前量產

比大湖草莓還早!彰化「早生草莓」用益菌、有機肥抗極端氣候 12月初提前量產

最新文章

呼應COP30 從氣候到健康 味全用「食」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呼應COP30 從氣候到健康 味全用「食」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專欄投稿】把農場變教室、舉辦文化節 讓農業走出一條「共生」的路

【專欄投稿】把農場變教室、舉辦文化節 讓農業走出一條「共生」的路

在地媽媽成重建主力!莫拉克旗美九區婦女集結 創造災後新契機

在地媽媽成重建主力!莫拉克旗美九區婦女集結 創造災後新契機

【專欄投稿】農業M型化...大農靠資本、小農靠家庭 誰來解救卡在中間的「中農」?

【專欄投稿】農業M型化...大農靠資本、小農靠家庭 誰來解救卡在中間的「中農」?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