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在家鄉」競賽: 讓科技成為非營利組織創新助力!

蔡淑芳期望更多非營利組織能夠「擁抱科技」,不要讓科技成為阻礙。 圖/李瑞彥攝影
蔡淑芳期望更多非營利組織能夠「擁抱科技」,不要讓科技成為阻礙。 圖/李瑞彥攝影

聯發科技「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今年邀請協助弱勢族群縮短數位落差的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蔡淑芳擔任評審,鼓勵非營利組織「不要害怕擁抱科技」,讓有心改善家鄉者,運用科技和創意發揮影響力。

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蔡淑芳。 圖/李瑞彥攝影
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蔡淑芳。 圖/李瑞彥攝影

開拓文教基金會早在1994年網際網路萌芽之際,就開始思考如何利用網路及資訊科技協助弱勢團體發聲,諸如「網氏女性電子報」及「身心障礙者服務資訊網」等公益網路平台及電子報,都是開拓文教基金會為非營利組織架設的網頁,讓更多的公益資訊得以散播。

近來開拓文教基金會的工作重點是協助非營利組織能更有策略地運用資訊科技,改善數位落差,期望開拓成為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協力者,協助他們發揮社會影響力。

公益團體應勇於「擁抱科技」讓專業人士事半功倍

「很多公益團體都說自己是電腦白痴」蔡淑芳分享過去與非營利團體接觸的經驗,他們往往害怕科技,但面對愈趨複雜的環境,更應讓科技不成為障礙,而是解決問題的工具之一,才能讓擁有專業技能的人士好好發揮所長,事半功倍。

蔡淑芳表示,例如去年獲得「智在家鄉」首獎肯定的《脫貧自立向前Go》團隊,就是看到過去社工人員以人工方式蒐集資料的痛點,提出以App協助社工訪視,並且進一步運用大數據與AI評估需要協助的弱勢家庭,提升公部門「濟貧」的效率,讓社工人員更能專心解決弱勢族群遇到的問題。

拉近數位落差 打破同溫層 關鍵在「人」

「過去數位落差是因為沒有設備,如今的數位落差則是不懂得如何運用工具,搜集更多資訊,以致於無法打破同溫層,一直停留在原地。」蔡淑芳強調。

他舉例,過去開拓常到偏鄉裝設電腦、教導當地長輩使用,但如今裝設軟硬體設備未必能縮短偏鄉地區的數位落差問題,「他們不是不會用,而是不會主動搜集資料,僅停留在同溫層中的眼界。」

蔡淑芳認為,要打破同溫層,就必須要有「人」的介入。成功的例子如「均一教育平台」,透過科技,取代老師傳授知識的角色,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學生,傳授學生學習的方法與態度,如此才能讓每個孩子成為終身學習者,包括弱勢與學習中後段者,拉近數位落差。

在蔡淑芳看來,科技只是工具,要解決問題,關鍵還是在人的參與及陪伴。而聯發科技「智在家鄉」競賽就提供了一個舞台,讓全台各地有心替家鄉解決問題者,不僅有機會得到實質獎金的支持,更集結眾人的智慧,讓不同組織團體的人相互交流,透過不斷練習與失敗,不斷修正中找到最對症下藥的解方。

不僅如此,「智在家鄉」更是徵求志同道合的「實踐者」,陪伴他們,讓家鄉邁向改變之道,這也是讓他很感動的地方。他說,去年競賽結束後,聯發科技邀請得獎團隊「回娘家」,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提供得獎團隊更加落地的助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一場跨界的永續幸福接力!百貨建材循環再生 打造萬里共感新空間

一場跨界的永續幸福接力!百貨建材循環再生 打造萬里共感新空間

台南牛肉湯即將消失...台灣溫體「乳牛荒」 引進澳洲活牛有辦法救市場?

台南牛肉湯即將消失...台灣溫體「乳牛荒」 引進澳洲活牛有辦法救市場?

用垃圾換獎品!玉山「大淨山」活動開跑 山友帶1公斤垃圾下山即可兌獎

用垃圾換獎品!玉山「大淨山」活動開跑 山友帶1公斤垃圾下山即可兌獎

98歲的「掃帚老張」是誰?驚人手勁綁出耐用掃帚、肩扛台東百年技藝

98歲的「掃帚老張」是誰?驚人手勁綁出耐用掃帚、肩扛台東百年技藝

最新文章

農村「移居實驗」是什麼?Y世代不會種田 為何還東漂、前進玉里短居?

農村「移居實驗」是什麼?Y世代不會種田 為何還東漂、前進玉里短居?

孤獨死解方?小鎮醫師推「社會處方箋」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孤獨死解方?小鎮醫師推「社會處方箋」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漁村觀光讓身體也記得?遊客如何跳脫行銷框架 創造獨一無二的記憶?

漁村觀光讓身體也記得?遊客如何跳脫行銷框架 創造獨一無二的記憶?

吃一口有故事的海鮮!解密台灣漁村觀光「地方感」打造術

吃一口有故事的海鮮!解密台灣漁村觀光「地方感」打造術

全員逃走中真實上演!京都觀光過熱 年輕人紛紛「脫京」已蟬聯14年遷出冠軍

全員逃走中真實上演!京都觀光過熱 年輕人紛紛「脫京」已蟬聯14年遷出冠軍

住不起的宮古島...被觀光熱潮反噬 房租飆漲直逼東京、缺工青年卻「回不去」

住不起的宮古島...被觀光熱潮反噬 房租飆漲直逼東京、缺工青年卻「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