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六輕隔水相望 他用影像紀錄村子的哀愁
面對台灣總人口減少、高齡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以及鄉村發展失衡等問題,行政院為找出解方,推動「地方創生」政策,並將2019年定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但什麼是地方創生?在全台各地,其實早有許多人為了地方發展做出許多努力。
在彰化台西村,有位村民用攝影機紀錄當地居民的生活已有30年,他的照片,或許將成為帶動社區活化契機。
彰化縣台西村民許震唐用相機記錄台西村民生活,記錄了近30年,曾經集結作品出版《南風》攝影集,引起許多回響,如今他申請老屋活化,與村民攜手成立全彰化最西南角的影像館「台西村影像館」,希望藉由攝影作品,讓更多人認識台西村。
「台西村影像館」在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俗稱「風頭水尾」的濁水溪最下游,與六輕僅隔著濁水溪相對。台西村民在天氣好時,肉眼就可看到一支支六輕工業區的煙囪,只要一吹南風,就會聞到陣陣惡臭。台西村老化嚴重,年輕人紛紛出走,村內只剩下老人與小孩。
許震唐用相機記錄下這一切,他家家戶戶拜訪,拍下村民最真實的生活樣貌,如今在影像館首展,這座「影像館」由一座老三合院老厝改建,內部展區僅有3、40坪,老屋不通風,夏日非常悶熱,但這是由屋主無償提供的空間,許震唐相當珍惜。首展開幕,有民眾特地看參觀,因這些老照片想起家鄉的母親,還流下淚來。
許震唐心疼家鄉人口流失嚴重,但因為在地工作機會少,要年輕人回流幾乎不可能,他一年前辭去工作回到家鄉,希望發展綠能,利用太陽能發電,讓村內人省下電費,同時也帶動地方發展。他絞盡腦汁,想辦法寫計畫爭取經費補助,再自籌一部份,將這間老厝重新整理,變身「台西村影像館」,也計畫把目前仍荒廢的庭院改造,希望未來這個影像館不只是展覽的地方,也能成為村民喜歡來此走動、聚會的場所。
這次展覽的照片中,有兩幅「拜溪王」作品,村民蔡惠珍說,這是當地特有的傳統習俗,因為台西村位於濁水溪最下游出海口處,每年農曆7月16日,都要準備祭品到溪邊祭拜溪王,「這樣村莊就不會淹水」,而這張照片就是30年前村民挑著竹簍、裝著祭品,要到溪邊祭拜的情景。但她也感慨表示:「這照片裡好幾個人都不在了」。
彰化縣文化局局長陳文彬表示,文化局輔導地方活化老屋,成立文化館,同時也協助記錄、整理台西村當地如「拜溪王」等傳統習俗影像、照片,他期待這個影像館由村民來維護、導覽,甚至變成常民生活文化館,帶動社區活化。
攝影師號召全村展現影像魅力
「空氣汙染、人口老化、年輕人紛紛離鄉」紀實攝影師許震唐花了30年的時間,用影像紀錄著台西村這個偏鄉縮影在時代中的轉變,進而與記者鐘聖雄出版了《南風》攝影集,如今,更透過老屋修繕計劃,將廢棄20年的三合院打造成台西村影像館,館裡展出了南風系列裡的一張張精彩作品。
許震唐表示,看過《南風》攝影集的讀者們可以感受到台西村過去受到的影響。影像的多元可以讓人們去反省、思索。而展出這些影像作品的台西村影像館期待能發展成具有在地特色的博物館。
彰化縣政府文化局副局長郭秋君表示,透過老屋活化再利用計劃,鼓勵民眾登記老屋修繕,縣府會補助修繕費用的50%,金額上限為50萬。而台西村影像館這個計劃就是爭取到最高金額50萬,後續也會持續協助這個計畫推動。
許震唐指出,日本有位攝影師植田正治,創作圍繞著故鄉鳥取縣的沙丘,其寫真美術館規模不大,卻是日本著名的四大攝影美術館之一。而台西村也緊臨著全台灣最大的沙漠,就是因為支援工業用水而乾枯導致沙塵瀰漫的濁水溪河床。沙漠的景象也放大在台西影像館右側成為入口意象。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指出,台西村面臨的工業汙染、人口外移的問題還在發生,暫時沒有辦法解決問題。但是透過館內重要的影像紀錄可以幫助年輕人了解台西村在近幾年來的改變。
許震唐說,接下來會把相機交給村子裡的這些阿公、阿嬤,希望透過他們的觀察,能看到台西村更多的樣貌,然後把他們的作品,展覽在台西影像館,讓影像館本身肩負文化再生、社區發展以及他個人對於影像的投入,希望透過照片,能讓台西村在人們心裡畫面更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