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好原力,七十永續:中原大學USR用行動打造「永續無限城」

中原大學秉持「全人教育」理念,將大學社會責任融入校園,鼓勵學生用行動立足桃園、放眼國際。在創校七十週年之際,中原不僅深耕在地,更將影響力擴展至海外,期許師生透過知識、研究與社會實踐,在無邊界的場域發揮所長、付諸行動,讓「永續」成為師生在校園共同描繪的無限城!

流動的場域:埤圳計畫的永續實踐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逾四十年來,致力於引導學生走出教室,將關心社會的DNA深植在師生的學習與生活。儘管各系所關注的場域與議題各異,但始終秉持相同的精神:透過設計專業結合永續關懷,回應社會需求。

室內設計學系特聘教授陳其澎研究桃園埤塘超過二十年,教育部2018年正式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他帶著學生從「啟動霄裡文化綠廊」出發,將累積的知識與經驗帶進八德霄裡社區,以樂齡福祉、食養社造、設計創業展開社會設計行動,逐步實現「一埤塘、一學校、一社區」的願景。

陳其澎將這份與土地的連結用一個字總結:「流動」。他認為,正如同水圳與埤塘的流動,USR計畫也應是一種「流動」的過程,將人、事、地、物串聯起來。從最初關注埤塘與水圳的重要性,到後來深入探討人與土地、都市發展的無限可能性,發展成現在的「流動與鏈結的再發展:桃園埤圳水文化環境的共生發展與國際合作」計畫。

陳其澎教授攜手學生推動「啟動霄裡文化綠廊」,逐步落實「一埤塘、一學校、一社區」願景。 圖/中原大學 提供
陳其澎教授攜手學生推動「啟動霄裡文化綠廊」,逐步落實「一埤塘、一學校、一社區」願景。 圖/中原大學 提供

陳其澎強調:「設計不是只為10%的人服務,更要讓90%的人生活更好。」中原師生的這份努力,也獲得遠見雜誌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在地共融組」首獎肯定,為台灣水文化保存與永續教育提供了具體可行的創新典範!

設計即關懷:以產品解決社會問題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施昌甫,將USR理念融入設計教學,他將設計視為一門「整合性的學科」,引導學生從關懷在地特色出發,透過設計來解決社會問題。

由於學生初期在校內發想的設計,多為難以推廣的概念性產品,因此,他開始讓學生以創業團隊的思維進行設計規劃,建立從設計、回饋到修改的「一條龍」流程,讓作品可以與社會及環境連結。學生不再只專注於個人喜好或常見產品的設計,他們開始培養對環境與人文的同理心,更驚喜的是,這些具備關懷精神的作品也在競賽中屢獲佳績。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施昌甫,將USR理念融入設計教學。 圖/中原大學 提供
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施昌甫,將USR理念融入設計教學。 圖/中原大學 提供

產品設計組學生吳若豪、孫康軒與黃立安共同創作的互動教育作品《Story EMonster》,是一組為特教場域中過動或自閉症兒童設計的教具,能幫助孩子表達情緒。這件作品不僅獲得2025年iF國際設計獎「Best of the Year 年度最佳」最高榮譽,學生也因此投入U-start創業計畫,逐步朝向產品量產邁進。

「學生從USR學到的不僅是設計,更包含對環境與人文的關懷,這成為他們與眾不同的強大競爭力。」施昌甫欣慰地說。當設計與社會關懷結合,不僅能創造具影響力的產品,更有機會轉化為永續經營的社會企業,實現社會共好與商業創新的雙贏。

跨界溝通:服務學習文編團的媒體敘事力

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記者團在2014年成立,初衷是透過學生視角的採訪與報導,讓校園內服務學習行動被記錄與擴散。為了因應時代變遷,記者團近年轉型為「文編團」,培養學生成為新世代的跨媒體溝通者。

文編團以桃園移工議題為切入點,深入了解新住民文化。化學系三年級的林庭偉提到,儘管新住民已是台灣第二大族群,但社會的關注度仍然偏低。因此文編團從異國料理、新住民生活開始探訪,隨著深入訪談過程,他被受訪者動人的經歷打動,也更有興趣持續關注。

林庭偉說,採訪過程最重要的是克服語言隔閡,面對來台僅兩三年的移工,需要絞盡腦汁將深奧的詞語「換句話說」,像是將「打工」換成「賺錢」,藉此建立有效的溝通。這段經驗也讓他學會從更多元的角度看待事物,例如移工身上的香水味是基於禮貌的象徵,而非刻板印象中的「難聞」。

服務學習中心主任杜哲怡指出,文編團的核心目標是訓練學生的同理心與合作能力,這些經驗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將所學專業回饋社會,不僅提升學生的硬實力與軟實力,更讓他們成為能夠持續關懷各項議題、對永續發展做出貢獻的關鍵人才。

服務學習中心主任杜哲怡指出,文編團的核心目標是訓練學生的同理心與合作能力。 圖/中原大學 提供
服務學習中心主任杜哲怡指出,文編團的核心目標是訓練學生的同理心與合作能力。 圖/中原大學 提供

國際共學:新南向計畫的跨國實踐

多年來,中原海外服務學習以跨國行動呼應永續發展目標(SDGs),例如前往柬埔寨的「寨」一起志工隊,延續臺灣與當地超過15年的合作情誼,培訓在地高中生為英文種籽師資,讓教育的影響力得以永續。「泰緬腆」團隊則透過夏令營活動、藝術創作等,與當地孩童建立起最真摯的情誼。

中原師生也積極將台灣經驗帶向國際,例如設計學院透過與馬來西亞思特雅大學(UCSI)的長期合作,兩校師生以流域共學、文化保育等主題,共同探討氣候變遷與永續城鄉的解方。此外,環工系師生在印尼向當地居民宣導氣候變遷與腹瀉疾病的預防知識,更帶著當地大學生應用人工智慧,提升對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

中原大學透過在地深耕與跨國實踐,讓學生在服務中學習跨域溝通,培養對社會與世界的同理心,如同教育理念所陳述:「以智慧慎用科技與人文的專業知識,造福人群。」這份願景將持續引領中原,共同見證「中原70,邁向永續」的下一個里程碑。

更多USR成果:https://shorturl.at/QsObT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共好原力,七十永續:中原大學USR用行動打造「永續無限城」

共好原力,七十永續:中原大學USR用行動打造「永續無限城」

敬畏自然變破壞自然?始祖鳥攜手煙火大師「炸喜馬拉雅山」 民眾痛批偽善

敬畏自然變破壞自然?始祖鳥攜手煙火大師「炸喜馬拉雅山」 民眾痛批偽善

驚!台江國家公園防路殺、護蟹有成 卻見蟹屍遭BB彈射擊

驚!台江國家公園防路殺、護蟹有成 卻見蟹屍遭BB彈射擊

讓50多種珍稀植物「離家出走」!不只保種 更要開枝散葉妝點社區

讓50多種珍稀植物「離家出走」!不只保種 更要開枝散葉妝點社區

最新文章

共好原力,七十永續:中原大學USR用行動打造「永續無限城」

共好原力,七十永續:中原大學USR用行動打造「永續無限城」

家具再生人也再生!彰化埤頭鄉結合社會勞動人修復家具 達成環境社會雙循環

家具再生人也再生!彰化埤頭鄉結合社會勞動人修復家具 達成環境社會雙循環

一場跨界的永續幸福接力!百貨建材循環再生 打造萬里共感新空間

一場跨界的永續幸福接力!百貨建材循環再生 打造萬里共感新空間

給「小大人」選擇的權利 雀巢陪伴親職化兒童邁向成長起點

給「小大人」選擇的權利 雀巢陪伴親職化兒童邁向成長起點

鞋全家福的永續步伐:從足下,走進社會的需要

鞋全家福的永續步伐:從足下,走進社會的需要

聚焦健康、科技與地球共生 2025勞力士論壇集結國際講者 跨域對話永續未來

聚焦健康、科技與地球共生 2025勞力士論壇集結國際講者 跨域對話永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