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身策展人 張景嵐破框創作喚醒無感大眾
今年秋天,張景嵐暫時放下藝人身份,為即將在華山文創展開的「阿雜社會事」展覽擔任聯合策展人,為展覽4大主軸之一的「弱勢就業」策展。
身分一下變成了策展人,好像有點突兀,但其實一點也不。在成為藝人前,張景嵐在就讀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時,就有過為課堂作業、畢業製作策展經驗。這回再重拾策展人身份,張景嵐說:「並不陌生」,只是這回主題卻很不同。
張景嵐坦言,決定接下策展工作前,從未接觸過聯合國永續目標(SDGs)等名詞。聽聞阿雜社會事的主軸後,乍聽很嚴肅,但張景嵐說,不管哪樣主題,策展的功能都不是一味說自己想說的,「而是要讓不熟悉的大眾,願意停下腳步,多看一眼。」
不只構思,展覽開始之前,張景嵐也和視障朋友走到山林,展開共同創作。森林、繪畫與視障者三元素同時出現,看似天差地遠的無框架創作,其實是張景嵐策展時一直相信的。當時想帶著視障者走入森林,也是恰巧看見巴西亞馬遜雨林大火蔓延不止,嚴重傷害生態環境,令她開始反思自然環境的嚴峻。
森林對於地球生態如此重要,另一方面,對許多視障者受限身體,其他人容易碰觸到的樹幹、苔蘚、水流,對他們來說卻極為遙遠。於是,她帶著視障者上山,以超乎常人的敏銳體驗山林,展現豐沛的創作能量。
因此,再次扮演策展人角色,張景嵐決定要結合自然生態、弱勢就業兩樣天差地別的主題。創作主題要打破框架,看待弱勢者、視障者,同樣如此。因此,當初透過點點善城市曙光計劃接觸視障朋友的故事後,張景嵐對視障者更理解,因此不像大眾稱呼,叫他們「視障者」,而是替他們冠上「視限者」的名稱。
因為,不少人總以為,視障者、弱勢者只能靠人扶持、靠人幫助,但張景嵐發現,他們身上有著滿滿能量,只要透過陪伴就能從中挖掘潛能,找到成就,成為藝術家。選擇不同稱謂,也是希望外界打破既定印象。
「幫助弱勢,並非只能捐獻。」張景嵐上山共創、下山策展,一起攜手「視限者」說出新故事。張景嵐透露,她將用視障朋友的創作,為即將到來的阿雜社會事弱勢就業空間布展,並透過窗框的設計,意喻「心窗」,希望透過打破框架的展區,吸引大眾關心。「關心社會不是透過告訴而來,而是透過體會而出現。」她說。
「展覽只是一個起火點,接下來,讓大眾各自帶著自己的疑惑、關心離開,才能啟動接下來的改變。」張景嵐說。
。11/28(四) 阿雜力量大│立即報名>>
。11/29(五) 用創意做SDGs│立即報名>>
。11/29(五) Taiwan Can Help│立即報名>>
。11/30(六) 發掘天賦 讓不可能變可能│立即報名>>
。11/30(六) 橘世代 最棒工作在退休後│立即報名>>
。12/1(日) 不塑行動 綠生活實踐家│立即報名>>
。12/1(日) 文化平權 讓我們美在一起│立即報名>>
入場提醒:報名此活動,僅限參加「阿雜社會事×倡議家講堂」,可從「阿雜社會事 C展區」右側免費入場;若要參加雜學校其他展區活動,需依大會規定購買展覽門票始得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