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災難無常成日常…彭啟明:人類要學習與災害共存

氣象達人彭啟明於2004年成立全台第一間民間氣象公司。 圖/陳軍杉攝影
氣象達人彭啟明於2004年成立全台第一間民間氣象公司。 圖/陳軍杉攝影
無貧窮

一場又一場的野火、屢破紀錄的暖冬、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持續延燒…,當無常的災難走向日常,我們只能束手無策嗎?或是,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我們能調整看待災難的角度,找回主動發球權,提前預測、管理風險,降低損害。

3月《倡議+》推出特別企劃專題「台灣,不跟災難請假!」專訪「天氣風險管理公司」創辦人彭啟明、KPMG安侯永續顧問發展公司總經理黃正忠、一人災難預測團隊:陳坤助,暢談氣候風險議題,災難科技的應用和前瞻。

面對災難到來,不靠消極宿命、不必被動等待,我們需要找尋永續解方,降低明日風險。

專題首篇,《倡議+》特別邀請深耕氣候議題多年、創辦「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的氣象達人彭啟明,重新定錨氣候、災難議題,為「風險台灣」找出避險之道。


Q.您長年關注氣候議題,根據您的觀察,目前全球整體氣候變遷的趨勢變化如何?

全球溫度的上升跟整個中國崛起、全球市場化有很密切的關係。從1989年開始,全球化進入2.0時代,一路衝到現在來到了一個轉折臨界點,接下來預測會進入逆全球化時代。逆全球化就是與全球化相反,各國之間不再彼此依賴、各自獨立。

之前研華董事何春盛曾預測,從全球化到逆全球化的轉機會是中美貿易戰,但沒想到是這次新冠肺炎加速了中國的隔絕化與停滯。這次的病毒危機讓大家都不出國了、中國經濟也停滯,全世界經濟隨之冰封。不過從另個觀點看,逆全球化讓排碳量也減少了。

Q.「氣候緊急狀態」是2019年關鍵字,許多國家也都紛紛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什麼原因讓氣候議題成為這幾年國際關注焦點?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報告,2018年全球風險議題前3名是極端氣候、天然災害、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失敗。到了2020年,前5名風險議題變成極端天氣事件、氣候行動失敗、天然災害、生物多樣性流失與人為環境災害,都與氣候危機有關。

慕尼黑再保(Munich RE)是目前國際上明確定義災害的方法。根據慕尼黑再保的分類,全球災害可分為四種,每天天氣變化、水災、地震與氣候。在2019年全世界大概有800場大的災害,在前40年,1980年時只有300件不到,增加了兩倍多。

再從氣候風險指標上看,過往前十大指標都是落後國家,但2020年則是日本、菲律賓與德國名列前三。這個排序是依照前一年死亡人數所推估,2019年日本和德國都死了1千多人。

以前我們認為富裕的國家在防災上做得比較厲害,但是現在看起來,當面臨未見過的危機時,即便像是日本這樣的先進國家依然會面臨很大的重創。

任何國家只要超過極端值一點點,例如原來沒有那麼大雨量,超過就變成沒有辦法應付的災害,這是很實質上要面對的事情。台灣目前在這個比例中都還不是很高,不過整體全球氣候、溫度都走到一個悲觀的情境。

氣候緊急狀態的英文是Climate Emergency,在英文中,會用到emergency這個詞除了急診室就是救護車,也就是瀕危狀態,變成需要迫切的意志來進行。因此歐盟從去年選舉綠黨提出開始,到後來的英國與很多國家,都開始發動這件事,各自發布自己國家進入這個狀態。

根據慕尼黑再保統計,2019年全球有約800場大型災難,比40年前多了兩倍。 圖/陳軍杉攝影
根據慕尼黑再保統計,2019年全球有約800場大型災難,比40年前多了兩倍。 圖/陳軍杉攝影

Q.目前國際上因應氣候緊急狀態的做法有哪些?

歐盟在2019年底推出「綠色新政」,要透過改革稅制達成「減碳」目標。他們的作法是讓經濟發展跟自然合而為一,擺脫過去以化石燃料和汙染為基礎的傳統成長模式,而把氣候政綱當作歐洲成長新戰略,要讓歐洲成為氣候友善型產業和乾淨技術的先行者。目標是2030年達到碳減半、2050年碳中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歐盟每年預計增加2,600億歐元的投資預算,這個數額大約占2018年歐洲整體GDP的1.5%。

日本也針對自然災害頻發,在「國土強韌化計畫」中多追加了9,000億日圓,包括在原有設施基礎上強化機能等,盡最大可能保護國民、國家重要機能不會因為重大災害無法運作,讓財產與公共設施損害最小化,可以在短時間內復興起來。

Q.回到台灣,政府應該如何建立起氣候緊急狀態的相關防護網?

我們應該要盡速確立國家因應氣候緊急狀態的減碳目標,設定碳中和期程,落實各部門大力減碳,才能帶動台灣走向低碳社會、發展低碳產業鏈。此外,國土計畫須自國土保育、農業發展、城鄉發展及海洋資源四大分區土地管理與利用,將調適與減緩等因素納入,由主管部會提出部門空間發展計畫,決定各部會提出計畫能因應氣候風險符合國土計畫。

彭啟明表示,在民間與政府的訊息落差上媒體可做彌補的角色,除了新聞稿外也成立資訊平台,協助民眾更完整理解各方訊息。 圖/陳軍杉攝影
彭啟明表示,在民間與政府的訊息落差上媒體可做彌補的角色,除了新聞稿外也成立資訊平台,協助民眾更完整理解各方訊息。 圖/陳軍杉攝影

Q.從風險管理觀點,越來越劇烈的氣候變遷在哪些層面最可能造成影響?

伊利諾大學的退休榮譽教授唐納德(Don Wuebbles)整理出影響氣候變遷的幾個面向可以供參考,分別是溫度大幅變化、空氣品質變差、森林大火增加、過敏與氣喘人口增多、極端天氣事件與病媒蚊傳染病、水資源破壞、糧食安全與影響心智精神健康等。

拿這次新冠肺炎來看,如果確定病毒株原來自蝙蝠,那可能就會與溫度變化有關。蝙蝠受溫度影響改變了棲地,最後導致病毒傳播大爆發;而接下來天氣越來越熱,戴不戴得住口罩、教室開冷氣這也都是在抗疫上即將面臨的挑戰。

Q.這樣看來既快且猛的災難只會越來越頻繁,「防災」似乎成為未來各國重要著力點。針對防災及災難應變,台灣目前有相關的政策或政府部署可以因應嗎?

台灣國土面積小,2300萬人都在同一座島上,一處發生災害,別的地方也會受影響。因此在風險處理上,政府必須要更有彈性,設置專責單位來處理。台灣目前的情況就是每位部長都很辛苦,例如每次遇到颱風天,各縣市首長最苦惱的問題就是要不要放假,但這其實可以交由專業人士來判斷。我認為如果防災回歸專業,設置一個專責機構,就可以避免台灣過去把問題都歸咎到政治責任上的情況。

在防災法制上,政府也應有完整性的徹底檢討,除災害防救法各條文執行的落實程度外,針對災害救助、大規模震災、水災、坡地災害的預防,通盤建置一套完整的防災法律系統。

目前中央政府僅針對各類災害擬定防災業務計畫,但氣候危機的問題分散在各種不同的部門,從風險管理與認知、基礎建設強化、社區韌性,需要整合性的機制來因應。建議實體化中央災害防救委員會,比照日本防災擔當或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處理國家因應氣候緊急狀態的長遠規畫。面對氣候變遷,我們的資源是有限的,統一調度會更有效率。

隨著社會改變,民間現在對於防災、疫情的了解已經不會輸給政府了,但在公私協力的氣氛上還沒有醞釀好,台灣的災害管理目前還是由政府在主導。 圖/陳軍杉攝影
隨著社會改變,民間現在對於防災、疫情的了解已經不會輸給政府了,但在公私協力的氣氛上還沒有醞釀好,台灣的災害管理目前還是由政府在主導。 圖/陳軍杉攝影

Q.除了官方政策外,民間目前在防災管理上有興起那些自主的行動?

隨著社會改變,民間現在對於防災、疫情的了解已經不會輸給政府了,但在公私協力的氣氛上還沒有醞釀好,台灣的災害管理目前還是由政府在主導。主要的原因在於,對於災難議題這種公共性議題,社會大眾包括政府都會認為是政府應該要負責的事情,因此資源多半緊握在政府手中不開放出來給民間用。

日本民間就有很多防災相關發明,例如地震幫你關瓦斯、吊車裝地震預警系統,一地震馬上自動下降避免砸落等,但是台灣都沒有。台灣之前民間曾有位KNY團隊陳坤助做出地震速報APP,他做得很好,可是後來就被政府移走,變成是政府來服務產業,而不讓產業服務產業,台灣沒有這個觀念。

政府在這之中的角色太強大,無形中就會壓縮民間長出該有的力量,讓整體防災創新起不來。從這次肺炎的口罩地圖我們可以發現,民間其實可以端出很強的成功案例,但我們不能長期仰賴民眾這種愛台灣、救國的熱血心態,政府應該要和民間協調分工,才能發揮更大的能量。

Q.過去大家常認為災難離生活很遙遠,但在災難日常化的當代,該如何培養起民間的防災意識?

如果從企業端來看,培養具備營運持續計畫(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的思維很重要。如果是大型企業通常在這部分都有相關制定方法,許多金融業與高科技業平時都有制定BCP的習慣,透過事前假想、模擬最壞情況並制定因應措施,來避免業務中斷的風險。

像這次新冠肺炎事件,花旗就全球擬定策略,同樣業務的人分開兩個辦公室上班,一組被感染還有另一組可以繼續運作。換句話說,要在還沒有發生時就先想清楚,如果災難發生,我必須具備哪些知識來面對這件事,從這個方向去準備。企業本身自己要強化這方面的知識方法,也要儲備定期學習新風險意識的能量,如此才能確保永續經營。

對於一般民眾,民眾對災難的了解多半仰賴各種訊息。這些訊息目前都由政府提供,所以媒體如果可以在這之間扮演彌補政府與民間之間的落差角色,除了新聞稿外也成立資訊平台,可以協助民眾更完整理解。

在全球天災、疾病發生頻率越來越頻繁的此刻,我們要調整看待災難的角度,災難不會永不再來,只會越來越多。我們要學著與災害共存,提升面對天災的回復力,而不是一次性就被它摧毀掉,增加面對災害的韌性。就像是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很多專家提出未來恐怕成為常態,我們應該積極面對各種的挑戰。

氣象達人彭啟明於2004年成立全台第一間民間氣象公司。 圖/陳軍杉攝影
氣象達人彭啟明於2004年成立全台第一間民間氣象公司。 圖/陳軍杉攝影

Q.新科技在風險管理應用上,催生了哪些不一樣的做法?

最顯著的是手機帶來的變化。上次SARS爆發時還沒有手機,從好的層面來看,消息傳散得更快,也更容易如口罩地圖般及時產出解方,當然反面就是假訊息的擴散也更快。但是目前這些角色都屬於偶發性質,隨著事件獨立產生,沒有辦法形成一個聚落長期做這些事情。

手機資訊背後是龐大的資訊,但目前還牽涉到個資隱私,無法充分應用。我會建議未來政策可以研議,允許在特定緊急狀況時,電信公司和政府可以合作部分取用部分資料,大力提升防災的效能。

日本Line有防災避難指引功能,如果某處淹水,Line可以立刻根據定位提供民眾所需資訊如緊急疏散點、哪裡可以找到資源等,這就是一個手機資訊在防災應用上很好的案例。

台灣目前政府在各地都裝有空品、水、地震等感測器,未來五年智慧程式如IOT等新應用我認為會大爆發。AI目前已經大幅度進入各行各業的應用當中了,像我們現在就每天都用AI報天氣,雖然對寒流還抓不到,但整體來說比中央氣象局的預報還要準,AI的應用延伸未來三年也會有劇烈的變化。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大甲—從媽祖信仰到藺草編織 女神與婦女一同書寫的女子路

大甲—從媽祖信仰到藺草編織 女神與婦女一同書寫的女子路

台灣國有林全區獲FSC驗證!驗證比例創亞洲最高

台灣國有林全區獲FSC驗證!驗證比例創亞洲最高

失聯移工合法化引爆爭議!勞動部座談一面倒反對轉正

失聯移工合法化引爆爭議!勞動部座談一面倒反對轉正

三峽區犬貓結紮、植晶片比例超高!遠高於全國平均

三峽區犬貓結紮、植晶片比例超高!遠高於全國平均

最新文章

鍵盤俠小心了!馬來西亞已將人肉搜索視為犯罪 網路霸凌最高可判10年

鍵盤俠小心了!馬來西亞已將人肉搜索視為犯罪 網路霸凌最高可判10年

紙吸管掰掰!日本星巴克、7-11都改用生物塑膠吸管 兼顧環保與使用感

紙吸管掰掰!日本星巴克、7-11都改用生物塑膠吸管 兼顧環保與使用感

可口可樂減塑打折!下修環保目標 引發環團不滿

可口可樂減塑打折!下修環保目標 引發環團不滿

日本最佳賞楓時間大延後!126年來最熱秋天 紅葉季延至12月才登場

日本最佳賞楓時間大延後!126年來最熱秋天 紅葉季延至12月才登場

黑五狂買後又狂退貨?衝動購物下的隱藏成本 該由商家還是消費者負擔?

黑五狂買後又狂退貨?衝動購物下的隱藏成本 該由商家還是消費者負擔?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破局!主席宣布公約難產、確定延會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破局!主席宣布公約難產、確定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