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域風電案場環評「全面暫緩審查」?彭啓明罕見表態:不鼓勵開發
陸域風電爭議多,環境部宣示嚴格審查後,接連有兩陸域風場遭認定不應開發,宜蘭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原定2日審查,卻又因故暫停。業界傳出,環境部針對陸域風電環評,已全面暫緩。
環境部長彭啓明先前曾多次強調,陸域風機所帶來的噪音、眩影等負面影響,風機所在的500公尺內確實不適合人和動物生存,且台灣地狹人稠,能建設陸域風機的土地少之又少,要開發會有很大的困難,近期好幾場陸域風機的環評審查中,環評委員均給出不應開發的建議,可見陸域風機的開發案基本上也很難通過,更罕見表態「自己並不鼓勵陸域風機的開發」,但也不會說不能開發,會尊重開發單位,但要非常謹慎。
外界解讀,環境部對於陸域風電環評審查將趨嚴。
彰化濱海地區全年海風強勁,據統計,全台設置400支陸域風機中約有122支位在彰化。
然而,過去陸域風機爭議不斷,不管是對生態、或是對鄰近住戶影響,都引發疑慮,加上近年來風機設置愈來愈靠近聚落,更引發當地居民強烈抗爭。
從2024年力麗集團宣布「彰化芳苑地區陸域風力發電開發計畫」在考量人民健康、農地發展與畜牧業未來,取消位於內陸區域風機後,也反轉了陸域風機在環評地位。
今年3月「彰化芳苑鋐威風力發電計畫」遭到認定不應開發,也是環評少見被打槍的開發個案,上月「彰化大城風場陸域風力發電開發計畫」也遭專案小組委員建議「不應開發」。
曾任環評委員的學者指出,不管是今年4月引發爭議的位在台東縣「東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或是近期的屏東縣「枋山風電計畫」、宜蘭縣「宜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都顯示出一個問題,經濟部鼓勵開發商尋覓適合開發陸域風電的案場時,但沒有明確標準,導致開發商在當地與居民硬碰硬、甚至在環評過程中遭到責難,顯示部會之間橫向聯繫出了問題,這也讓環境部環評審查機制現在有一個默契,就是遇到陸域風電的案場就會先暫緩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