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寵飼主反對擴大禁養動物名單!動保團體:已涉及公共議題
農業部動物保護司日前召開修正「指定公共禁止飼養輸入動物種類」研商會議,擬新增955個物種列入禁止飼養與輸入的動物種類,包含狐獴、眼鏡凱門鱷、鱷龜等,有飼主於12日發起靜坐抗議。動保團體表示,個人及產業飼養的寵物若涉及動物福利、傳染病風險、公共安全等,那已經不只是個人自由與喜好,而是公眾社會議題,也呼籲部分人士勿隨意造謠扭曲與指控。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關於這次指定公告禁止飼養輸入動物種類爭論,1月3日農業部召開的會議後,網路上開始出現不實謠傳和臆測,包含關於安樂死的議題,自己當時提出,有些已經被飼主養到亂七八糟或健康狀況很不佳的,若被遺棄到收容所就必須要有良好的安樂死規範,這些都要討論。
陳玉敏指出,這次網路上的所有討論與爭論,因為涉及每個人想養各種寵物的自由,以及背後龐大的產業商機與利益,在自由民主社會裡,每個利害關係人都有權力為自己發聲,也都該被尊重,但當個人及產業飼養任何寵物,會涉及動物生命品質的動物福利、傳染病風險、公共安全等問題時,那就不只是個人自由和喜好的問題而已,而是公眾社會議題。
陳玉敏表示,市面上非犬貓的寵物,例如蜜袋鼯、貂、刺蝟、龍貓、花栗鼠、狐獴,或是蟒蛇、綠鬣蜥、變色龍、巴西龜、蘇卡達象龜、鱷龜、角蛙等兩棲爬蟲類等,這些動物來源是合法進口還是透過走私?繁殖買賣及飼養管理的動物福利問題該由誰來管?
從2014年我們倡議至今,關切的立法委員亦多次召開協調會要求農業部提出管理措施,直到2023年動保司成立後,針對非犬貓寵物進口、飼養等管理,才終於開始積極面對。而動保司的處理毫無規劃並粗暴嗎?我個人不會同意這樣的說法。
2023年動保司委託工研院以專案委託處理此議題後,動保司與工研院徵詢過的專家學者超過40位,各動物作為寵物的風險評估表也找了各方代表參與評分,並就評分又召開許多次討論會議,不論兩爬、鳥類或哺乳類的異寵管理模式,比照國際間許多國家以「黑白灰」名單管理,是一直以來大家的共識,動保司的處理並非毫無規畫且粗暴,也絕非網路說的憑空抓出900多個物種去禁養。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表示,不認同將野生或特殊動物作為寵物,背後隱藏著嚴重的動物福利問題,包含輸入、運輸、繁殖、買賣、飼養等,這些動物的基本需求在一般家庭環境中往往難以被滿足,進一步導致牠們的身心問題、行為異常,甚至引發人與動物間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