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禁用塑膠杯政策上路!光靠使用紙杯,真的能解決環境問題嗎?

光靠使用紙杯,真能解決環境問題嗎? 圖/pexels
光靠使用紙杯,真能解決環境問題嗎? 圖/pexels

因應國際趨勢並落實減塑政策,環保署訂定《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辦法》,規定在2024年底前,各縣市皆須規畫飲料店限用一次性塑膠杯的制度,而台北市政府環保局率先宣布12月1日起轄內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包含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之PLA杯),可謂全國推動減塑政策上的一大里程碑。在施行減塑政策的同時,許多餐飲業者紛紛表示已經備好紙容器來因應這個改變,然而紙製容器真的比較好嗎?

其實禁止使用特定材質製品的法規在環保歷程上並不罕見,但這類型的禁用規範往往會衍生其他環境問題。例如,美國舊金山在2007年公告禁用塑膠袋,然而在政策施行後,舊金山的紙袋消耗量卻比過去增加了四倍,平均一年使用了八千四百萬個紙袋。

回過頭來看看台灣,台南在2012年公告禁用保麗龍杯,是全國第一個禁用保麗龍杯的都市,但長期關注海洋廢棄物的環保團體針對台南沿岸的海廢進行調查,發現保麗龍製品的確少了很多,不過紙製、塑膠製等其他材質的飲料杯卻都增加了。

我們都知道紙的製造過程需要砍樹、大量用水,並使用強力漂白劑等化學藥品來製造紙漿,而紙杯在製造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也不一定比塑膠杯少,尤其為了防水,紙杯的內側勢必會有一層塑膠淋膜,同樣有塑膠微粒溶入食物中的風險。事實上,紙並沒有比塑膠天然多少,紙製品的環保光環其實是一個迷思,在許多情況上不一定如此。

因為工作關係,我常常需要參加各類型會議。每次看到紙餐盒,總是會習慣地把盒上印的宣傳文字讀過一遍,有時候會發現紙餐盒上印著很令人疑惑的標語,像是「紙餐盒是最環保的包裝」、「請多使用紙餐具,以避免二次公害」等,看了這些標語總覺得好氣又好笑,彷彿用紙容器就能解決所有環境問題一樣,況且若民眾誤以為紙容器沒有環境危害,可能會造成反彈效應(rebound effect),讓實際上的總使用量不減反增。

目前寫在紙餐盒上的環保標語,正確來說應該要改成警語,寫成:「紙餐具的製造會產生二氧化碳,紙餐具內側含有無法回收的塑膠淋膜,請減少使用」這樣才能達成環保教育的效果,也能避免紙餐盒的濫用。

減塑政策勢在必行,眼下用紙製容器的確能減少塑膠製品的用量,但從長遠的觀點來說卻完全無法解決廢棄物和資源耗竭的問題。為了避免民眾對材質產生迷思及減少誤會,除了禁止單一材質外,提出對一次性用品的完整規範並透過正確的環保宣導、環境教育來改變消費行為,更是我們未來該繼續努力的方向!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狂人川普/以前的更好用?陸續推翻家用品環保標準 要讓白熾燈與大水壓回歸

狂人川普/以前的更好用?陸續推翻家用品環保標準 要讓白熾燈與大水壓回歸

海拔僅119米!台灣黑熊首度遠離山區 現身台9線

海拔僅119米!台灣黑熊首度遠離山區 現身台9線

川普關稅衝擊亞太碳市場?亞洲碳價恐進一步下跌

川普關稅衝擊亞太碳市場?亞洲碳價恐進一步下跌

今晚吃塑...美國西海岸海鮮99%驗出含塑膠微粒 大多來自運動服、地毯

今晚吃塑...美國西海岸海鮮99%驗出含塑膠微粒 大多來自運動服、地毯

最新文章

都市農耕夯!新北「樂活農園」競爭激烈 超過2500人登記、中籤率僅15%

都市農耕夯!新北「樂活農園」競爭激烈 超過2500人登記、中籤率僅15%

請自己帶垃圾下山!為實現無痕山林 玉山塔塔加3月起全面撤除戶外垃圾桶

請自己帶垃圾下山!為實現無痕山林 玉山塔塔加3月起全面撤除戶外垃圾桶

台北市2026將全面禁用一次性備品!比中央更嚴格 緩衝期到年底

台北市2026將全面禁用一次性備品!比中央更嚴格 緩衝期到年底

流感讓人心驚驚...疫苗趕快打起來!2025起全民免費接種、用完為止

流感讓人心驚驚...疫苗趕快打起來!2025起全民免費接種、用完為止

減碳新目標:2035年38±2%!配套措施卻跟不上 學者有4建議

減碳新目標:2035年38±2%!配套措施卻跟不上 學者有4建議

藍碳變血碳?環境部再審「紅樹林方法學」 碳匯效益遭質疑

藍碳變血碳?環境部再審「紅樹林方法學」 碳匯效益遭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