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備飲料杯先漲再折? 減塑新制上路,看懂人手一杯清涼的代價

我國每年用掉40億個一次性飲料杯,7月上路的飲料杯限用新法有機會每年減量5.8億個。資料照。 圖/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攝影廖禹婷
我國每年用掉40億個一次性飲料杯,7月上路的飲料杯限用新法有機會每年減量5.8億個。資料照。 圖/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攝影廖禹婷
無貧窮

炎炎夏日,總讓人忍不住想邁向飲料店,你 會帶杯子去買飲料嗎?環保署經過一年多與業者的研議,推出「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以下簡稱新制),於2022年7月1日正式上路。新制有兩大主軸:提高消費者自備容器的獎勵、設立循環杯服務供消費者免費借用,以提高一次性飲料杯的減量效果。

這次的一次性飲料杯限用新制,可說是具有一定指標意義的政策,但是舉凡新政策上路,在大家還不太熟悉時,總是會有一些擔憂的聲音。我們也來盡量整理回應一下:

新制將導致全面漲價、先漲再折?

日前不少新聞皆以「自備飲料杯省5元會全面漲價」、「手搖飲7月全面漲價」為標題,引起民眾一片譁然。但讓我們一起想想,假設後續真的出現漲勢,這項飲料杯新制會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嗎?

其實部分飲料店早在去年到今年年初有過一波漲勢,漲價的原因不外乎是人事成本增加、原物料上漲種種加疊下的結果,飲料杯新制則成為一個可以轉移的出口。若直接看自備容器享5元價差,似乎是很沉重的負擔,但在新制上路前,自備杯的消費者本來就享有2至3元的優惠折扣,這5元並不是從0到5突然要業者提供,且新制還增加「得向未自備非一次用飲料杯的消費者收費提供一次用飲料杯」,給予業者充分的彈性去規劃如何提供這5元價差。

假如相關業者因此調漲,其實我們可以思考,之前自備杯優惠3元,到現在優惠5元,如果漲幅超過2元是否合理?或者只是趁機漲價?此外,法規授權業者可向「未自備非一次用飲料杯的消費者」收取額外費用,但業者選擇全面漲價後再提供折扣,這樣又是否合理呢?

至於,有些朋友會提出,疫情下業者困難、通貨膨脹各項物品都漲價,為什麼還要推出這樣的政策?或是應該是要強化回收,而不是限制使用等等。我們再來繼續討論下去。

數字會說話:今年飲料店創新高、一次性飲料杯年用約40億個十年翻倍

雖說近兩年全球陷入Covid-19疫情風暴,但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4月的飲料店數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約6%,銷售額也同樣增加,今年1至4月的飲料店銷售額達207億元,年增5%。

而環保署相隔十年在2020年重新調查外帶飲料杯使用量也發現,全台一年的一次用飲料杯使用量,從2010年的約15億個來到約40億個。大量消耗資源的結果,地球或許也深陷「疫情」有苦難言。

資源回收:不是放到資源回收桶、丟上資源回收車就完成了

這麼龐大的資源消耗量,並非只是強化後端回收即可。

2020年環保署調查,全台一年約使用40億個一次用飲料杯,再搭配財政部統計飲料店仍在成長,實際的一次用飲料杯使用量應也會成長,當民眾大量使用、大量消耗的狀況,後端並無法有效的消化。

此外,回收並非是只要將資源回收物交出去,它就真的能進入資源再生的管道,重獲新生。回收再生的過程牽涉許多因素,譬如:收集過程是否容易、運送成本的高低、材質再生後的應用是否夠廣泛、收集回來的資源回收物是否夠純粹乾淨等。此外,還有大環境的影響因素,譬如:雇工的人事成本、國際原油價格、他國的相關政策與廢棄物的流向等,實在有太多影響因子。

若要提高回收後真正再生的比例,期間要付出的成本與努力相當龐大,且付出這麼多努力的目的,居然是為了讓「使用非必要的拋棄式物品」這種耗費資源的行為得以繼續,先不論其間付出的成本是否得以在這些一次用物品上真實呈現,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這也是相當捨本逐末的做法。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9年進行掩埋場調查至今,便看到不少掩埋場內堆著各項資源回收物,都在等待一個機會可以好好投胎,但可能等著等著,等到人老珠黃、品質不佳,最終,很有可能便成為廢棄物,或掩埋、或焚化,浪費的土地資源、產出的廢氣等等,最終是我們與之後同樣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承擔。

法規一小步 耗費多少歲月

在眾多輿論中,其實最讓我們不解的是:「政府出張嘴、只丟個規定出來就沒事」、「政策倉促上路」等等言論。

事實上,2018年環保署便已經提出四種一次性塑膠至2030年的限禁用期程,2019年著手盤點、2020年重新調查一次性塑膠使用量,並與各業者、利害關係人進行大大小小的諮詢會議。在此期間也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循環杯試辦計畫,建立經驗以確認足以法制化。

一連串層層推進,至2021年底提出「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預告版本,預告期間也分別於北中南三地召開公聽會,並耗時近四個月收集各方意見、調整施行方向,才於今年4月底公告7月上路

一個政策的推動,竟是如此漫長。環資長期參與限塑政策的推動,看到環保署與業者溝通對話,若業者宣稱「政策倉促」,實讓人摸不著頭緒。

環保署2018年公布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等一次性塑膠的減用時程表。 圖/環境資訊中心(資料來源:環保署)
環保署2018年公布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等一次性塑膠的減用時程表。 圖/環境資訊中心(資料來源:環保署)

環境的真正決勝點 就是你!

如果你是自備杯新手,我們有幾個小撇步提供給你:

杯子容量建議至少750ml,大杯喝起來才過癮

杯口至少拳頭大小,方便店員裝填以及事後清洗

材質可以參考自己常喝的飲品,不鏽鋼、玻璃,只要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材質

清洗乾淨再拿去買飲料,不要讓店員覺得你胎歌啊啊啊

給自己設下小目標,例如「有帶杯子才能買手搖飲」,當作給自己的環保獎勵!

新制已經正式上路,但推出法規並不代表環境就此改善。真正的效果還是需要靠你我去落實、去影響身邊的人一起改變、去向身邊不理解政策意涵的人說明。環保既然是一件好事,那就讓我們一起把事情做好吧!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備飲料杯先漲再折? 減塑新制上路,看懂人手一杯清涼的代價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世界級獨特巨浪恐消失? 大溪地珊瑚礁與巴黎奧運的兩難

世界級獨特巨浪恐消失? 大溪地珊瑚礁與巴黎奧運的兩難

守護海草床 走入鹽田當個公民科學家

守護海草床 走入鹽田當個公民科學家

歐盟第一槍 希臘2030年海洋保護區全面禁底拖網

歐盟第一槍 希臘2030年海洋保護區全面禁底拖網

曾不滿百隻-西班牙大山貓「猞猁」花20年恢復生機

曾不滿百隻-西班牙大山貓「猞猁」花20年恢復生機

最新文章

明揚條款「工廠管理輔導法」三讀通過 環團籲權責分清楚

明揚條款「工廠管理輔導法」三讀通過 環團籲權責分清楚

第3次碳費審議/碳排指定目標有分岐 重點參考日韓新碳定價

第3次碳費審議/碳排指定目標有分岐 重點參考日韓新碳定價

歐盟第一槍 希臘2030年海洋保護區全面禁底拖網

歐盟第一槍 希臘2030年海洋保護區全面禁底拖網

減碳又減稅!企業綠色投資可享租稅優惠 抵減2方法一次看

減碳又減稅!企業綠色投資可享租稅優惠 抵減2方法一次看

世界罕見!台南龍崎牛埔地質公園 有望納入國土保育

世界罕見!台南龍崎牛埔地質公園 有望納入國土保育

環境部「碳費三子法」預告出爐!依碳洩漏風險 分3期調整收費

環境部「碳費三子法」預告出爐!依碳洩漏風險 分3期調整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