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台灣青少年的社會疏離感 台新青少年基金會提倡「同理心」觸發志願服務善迴圈

台新青少年基金會引導青少年透過肢體互動與服務對象建立友善關係。 圖/台新青少年基金會提供
台新青少年基金會引導青少年透過肢體互動與服務對象建立友善關係。 圖/台新青少年基金會提供

長期帶領青少年志願服務的教師發現,台灣大多數青少年學生對於志願服務的參與意願下滑,歸因於生活經驗未能連結及參與真實社會,未來如何反應快速變化的環境,成為他們重要命題。台新青少年基金會提出志願服務創新教育,強調用「同理心」激發青少年志願服務的良性循環,並推出最新服務學習線上教學資源,為疫情中辛苦的第一線教師注入服務新血,攜手引導青少年提升志願服務風氣。

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培育青少年學習思考問題解決能力,以行動培養未來實踐力。 圖/台新青少年基金會提供
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培育青少年學習思考問題解決能力,以行動培養未來實踐力。 圖/台新青少年基金會提供

台新青少年基金會近期與全台數十位國高中老師進行深度訪談,發現時下學生受到升學和社會競爭壓力,從事志願服務、社會參與的動機不如以往,較為重視個人利益和自我發展,與社會的疏離感增加;如何引發青少年參與志願服務的熱忱和行動力,成為許多教師在引導服務學習上的一大挑戰。

為此,台新青少年基金會攜手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Design For Change, 簡稱DFC)合作舉辦教師線上工作坊,與10縣市帶領志願服務的教師們運用設計思考方式進行討論,提出教學心法。致力於將設計思考融入教育的DFC發起人許芯瑋表示,志願服務首要具備「同理心」,由簡入深的方式鼓勵學生討論社會公共議題、參與公益活動,提升他們的行動力,增加分享交流的機會,連帶影響同儕和家庭成員的投入。可強化青少年的溝通力與自信,也深化夥伴關係和對社會的認同感,形成志願服務的正向發展。

台新青少年基金會鼓勵青少年關心臉部平權,培養尊重與包容。 圖/台新青少年基金會提供
台新青少年基金會鼓勵青少年關心臉部平權,培養尊重與包容。 圖/台新青少年基金會提供

台新青少年基金會表示,青少年參與志願服務行動,可具體幫助其開闊視野,培養跨領域專長和問題解決的能力,隨著志願服務行動的與時俱進,青少年的服務軌跡也逐漸從個人的勞動服務發展為多元、數位化的串聯服務行動,為社會創造良性改變。除了分享創新教學心法,基金會從訪談中了解老師們籌備與蒐集志願服務課程教材的需求和辛勞,以及青少年獲取志願服務資訊的瓶頸,特別以同儕視角為青少年打開對於志願服務的想像與行動,將精采的青少年志願服務故事製作成服務學習線上教學教材包,歡迎全國各中等學校師長聯繫索取。


即日起,第22屆「台新青少年志工菁英獎」正熱烈徵件報名中,為專屬青少年志工的特殊榮譽,表揚在志願服務表現優異的國、高中生,喚起青少年對志願服務的重視,鼓勵台灣青少年從志願服務探索自我價值,積極發揮小我力量,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報名至10月31日止,歡迎居住在臺灣地區,目前就讀國、高中職,及五專一至三年級,充滿「志」氣青少年志工踴躍報名分享服務行動,用服務改變世界,展現青春新態度。更多資訊及報名專區請參考台新青少年基金會網站:www.taishinyouth.org.tw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經濟部推首張國家級淨零人才證書 超過200間台企承諾優先聘用

經濟部推首張國家級淨零人才證書 超過200間台企承諾優先聘用

二級保育朱鸝雛鳥意外跌落亡 公所緊急在樹下鋪稻草緩衝墊

二級保育朱鸝雛鳥意外跌落亡 公所緊急在樹下鋪稻草緩衝墊

環境部更新「溫室氣體查驗指引」 完善減碳法規、明年實施

環境部更新「溫室氣體查驗指引」 完善減碳法規、明年實施

日本為碳中和目標擬脫碳計畫 RE100呼籲當局擴張2倍再生能源容量

日本為碳中和目標擬脫碳計畫 RE100呼籲當局擴張2倍再生能源容量

最新文章

【倡議家電台】聯合利華蕭錫安|讓員工以公司為傲 永續的好處原來這麼多

【倡議家電台】聯合利華蕭錫安|讓員工以公司為傲 永續的好處原來這麼多

考量國際競爭力-環境部長彭啟明:碳費「愈快上路愈好」

考量國際競爭力-環境部長彭啟明:碳費「愈快上路愈好」

讓鐵路旅行更便宜!23歲奧地利氣候青年 力拚前進歐洲議會

讓鐵路旅行更便宜!23歲奧地利氣候青年 力拚前進歐洲議會

地球母親辛苦了!大霈母親節前辦淨灘 2小時清1567公斤海廢

地球母親辛苦了!大霈母親節前辦淨灘 2小時清1567公斤海廢

【倡議家電台】聯合利華蕭錫安|理想工作找不到?靠自己畫職涯路徑圖!

【倡議家電台】聯合利華蕭錫安|理想工作找不到?靠自己畫職涯路徑圖!

想留住Z世代人才?聯合利華前CEO波曼:永續是關鍵

想留住Z世代人才?聯合利華前CEO波曼:永續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