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瓜採收新幫手!東華大學開發AI自走車 5公里內輕鬆搬運、河床地也能跑

體面工作和經濟成長

花蓮西瓜進入採收期,卻遇上缺工困境,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連結師生資源,利用AI技術開發機器農用自走(採收)車,解決搬運缺工問題。 圖/王思慧攝影
花蓮西瓜進入採收期,卻遇上缺工困境,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連結師生資源,利用AI技術開發機器農用自走(採收)車,解決搬運缺工問題。 圖/王思慧攝影

花蓮西瓜進入採收期,卻遇上缺工困境,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連結師生資源,利用AI技術開發機器農用自走(採收)車,能偵測路徑、測繪、自動搬運西瓜等,幫助農友採收,解決搬運缺工問題。

閱讀更多:務農不用再彎腰了!農改場研發「坐著種田」機械化裝置 高效率、省時又省力

東華研發的採收車透過AI、衛星定位,只要設定好路線,西瓜農把採收的西瓜放在採收車上,就能運到指定地點,範圍可達方圓5公里。

東華大學研究生邱顯棟說,第一年研究挑戰大,西瓜田是河床地,第一代的農用採收車卡住好幾次,這次整體改善;經過多次實驗,開發採收車要用履帶比較好前進,車子重心也改成比較低穩定車身,不容易在田間翻覆,也把電池電量改得更大,運作的時間比上次多了一倍。

邱顯棟表示,採收車上有感應器、衛星地圖導引,讓車在農田間正常行走,不會偏離設定路徑太多,才能自動返回開到指定的地點,全部用太陽能板充電。

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主任白益豪說,在農田工寮裡有電路儲能裝置提供農用採收車電力,目前採收車還不普及,且載運容量較少,希望未來可以做到沙灘車一樣大,可載運更多西瓜。

西瓜農楊火土說,以前用扁擔慢慢裝西瓜採收,再來改成推車推,後來用柴油搬運車,但比較吵又有柴油臭味;現在東華研究團隊研發光電採收車,覺得很方便,節省人力,不用辛苦搬西瓜,對老人家來說比較輕鬆。

東華大學資工系特聘教授顏士淨表示,農用自走車可以幫助農民搬運,搬運過程可以收集農田資訊,機器在每天巡田,可以看各種農作物生長情況,像溫度、濕度等都可以得知,直接在手機上呈現,減少農民工作量。

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連結師生資源,利用AI技術開發機器農用自走(採收)車,特別採用履帶比較好前進,車子重心也改成比較低穩定車身。 圖/王思慧攝影
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連結師生資源,利用AI技術開發機器農用自走(採收)車,特別採用履帶比較好前進,車子重心也改成比較低穩定車身。 圖/王思慧攝影

花蓮農用採收車可設定路徑,筆電上可看農田相關資訊。 圖/王思慧攝影
花蓮農用採收車可設定路徑,筆電上可看農田相關資訊。 圖/王思慧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2025《資誠永續影響力獎》啟動徵件  以永續驅動品牌價值

2025《資誠永續影響力獎》啟動徵件 以永續驅動品牌價值

洗街、清溝都靠它!台南環保局妙用「回收水」 達成市容、空品雙贏

洗街、清溝都靠它!台南環保局妙用「回收水」 達成市容、空品雙贏

數量銳減!金門西半島歐亞水獺族群衰退...棲地劣化是致命傷

數量銳減!金門西半島歐亞水獺族群衰退...棲地劣化是致命傷

全球首例!愛沙尼亞反其道而行:校園開放手機、發AI帳號給學生

全球首例!愛沙尼亞反其道而行:校園開放手機、發AI帳號給學生

最新文章

大西瓜採收新幫手!東華大學開發AI自走車 5公里內輕鬆搬運、河床地也能跑

大西瓜採收新幫手!東華大學開發AI自走車 5公里內輕鬆搬運、河床地也能跑

化危機為轉機!英國冷凍食品巨頭COOK靠「以人為本」突圍 創50億年營收

化危機為轉機!英國冷凍食品巨頭COOK靠「以人為本」突圍 創50億年營收

BeComing,走在理想生活的半路上—《倡議家》7週年數位展

BeComing,走在理想生活的半路上—《倡議家》7週年數位展

台灣地熱想加速?不妨借鏡紐西蘭與毛利人的「讓利、共管協議」

台灣地熱想加速?不妨借鏡紐西蘭與毛利人的「讓利、共管協議」

太陽能板能跟生態共存?從2個案例看生態光電的顛覆性實驗

太陽能板能跟生態共存?從2個案例看生態光電的顛覆性實驗

以巴衝突為題...《你的國,我的家》奪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盼阻止種族清洗

以巴衝突為題...《你的國,我的家》奪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盼阻止種族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