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來自啤酒?荷蘭青年靠「泡泡」解決塑膠污染 成功攔截90%河川垃圾

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

編按:全球水體累積超過1.4億噸的塑膠垃圾,其中高達78%存在於淡水系統,這代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塑膠,正從河流悄悄流入海洋。不過,幾位荷蘭的年輕人卻在酒吧裡,從一杯啤酒的泡沫中找到了靈感。《改變世界的100個生態行動》一書,透過世界各國的永續案例,讓我們看見科技、創意改變環境的可能。

每年有8億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其中80%來自陸地。科學家發現,四處縱橫的河流,就像高速公路一樣,把人類的廢棄物送入海中,讓水域生物苦不堪言。

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荷蘭格外特別。它有一半以上的土地位於海平面以下,易受洪水侵襲。但當地人對水的態度十分正面,認為人應當與水共存,而不是相互對抗。

酒吧裡的奇思妙想!杯中泡泡成為拯救海洋的靈感來源

當地居民不知道的是,荷蘭運河上許多的塑膠殘骸,其實來自他們放在門口的垃圾。每當垃圾袋遭受外力破壞,塑膠垃圾會隨著風雨通過水道,流入河海,傷害水中生靈。

為了改善環境,4位荷蘭年輕人,設計了一個能與水共生,十分天然的河川清潔系統,用泡泡攔截運河中的塑膠,防止它們侵害海洋。

就像許多偉大的創意一樣,這個有趣的發明,是在酒吧誕生的。幾個喜歡航海的好朋友,法蘭西斯.佐伊特(Francis Zoet)、安妮瑪莉克.伊芙琳(Anne-Marieke Eveleen)和薩斯基亞.斯圖德(Saskia Studer)邊喝著冰涼的啤酒,邊交換著彼此航海的故事。

話題的交集,是他們在出海時總會遇到漂浮在海上的塑膠垃圾,讓人又厭煩又生氣。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

酒過幾巡,杯中的泡泡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靈光閃爍,何不藉著壓縮空氣,利用綿密的泡泡來收集塑膠垃圾呢?冥冥之中想法相同,正在德國研究氣泡的菲利普.埃爾霍恩(Philip Ehrhorn),與他們一拍即合,手牽手創立了「The Great Bubble Barrier」。

經過5年研究測試,團隊成功研發了一款泡泡屏障系統。它能按河域需求,調整長寬,覆蓋整個河床,捕捉水中大於1毫米的塑膠。

泡泡屏障捲起塑膠,掃入集水系統的籃子裡。 圖/時報出版提供
泡泡屏障捲起塑膠,掃入集水系統的籃子裡。 圖/時報出版提供

看不見的「泡泡屏障」 如何悄悄攔截90%的水上垃圾?

團隊先將空氣泵放在一個多孔的長管中,再將管道斜放在要清理的水道底部,製造泡泡屏障(Bubble Barrier)。由管道打上來的泡泡,能將垃圾推到水面上,再順著自然水流流到河岸旁的集水系統中,形成天然的垃圾清理裝置,完全不會影響航行中的船隻與悠然游過的水中生物。

泡泡屏障十分吸睛,形成一道特殊風景。 圖/時報出版提供
泡泡屏障十分吸睛,形成一道特殊風景。 圖/時報出版提供

共同創辦人之一的安妮瑪莉克覺得,泡泡屏障是個有效而優雅的解決方式,她笑道:「這些泡泡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們可以伸縮,當水位改變,運河寬窄改變的時候,它們會相應調整。」

除了捕捉垃圾,泡泡屏障還帶來了其他效益,增加水中含氧量,減輕魚兒缺氧負擔,阻止毒藍藻擴增,恢復生態系統;還能吸收聲音及波浪,減少船隻穿梭對環境的影響。

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與水利局的支持下,團隊的第一個泡泡屏障設在阿姆斯特丹西碼頭(Westerdok)與愛塞河(Ijssel)的交口處,阻止塑膠流入海洋。

泡泡屏障能24小時全天候的用泡泡捲起塑膠,掃入集水系統的籃子裡,水務局每3天會去清空籃子,並將塑膠廢棄物分類回收。幾次清理下,泡泡屏障順利為河川捕捉了90%的垃圾。

阿姆斯特丹的秘密武器 現在從荷蘭走向全世界

團隊同時與阿姆斯特丹水務局及非政府組織「塑膠湯基金會」合作,分析從塑膠收集站打撈回來的塑膠,追溯來源,協助城市及政府加快擬定水道、河道的清理及塑膠廢棄物管理的新政策,彌補早期在政策及預算規劃上的空白,讓各地都能採取行動,減輕環境汙染。

團隊更意外發現,這個泡泡屏障與集水系統極為吸睛,形成一道特殊風景,附近的居民常常散步到一半便會停下腳步,站在不遠處觀看泡泡們在河上掀起細長的漣漪,討論籃子裡收集到了哪些垃圾。

現在除了荷蘭,The Great Bubble Barrier也在其他地方設立了數個泡泡屏障,像是在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瓦登湖出口,以及葡萄牙波爾圖等地區,都設有泡泡屏障,防止塑膠流入大西洋。在歐盟的協助之下,團隊正迅速將技術拓展到歐洲、美洲及亞洲的河流交界處,協助當地政府與企業,清理各大運河及河流中的塑膠汙染

《改變世界的100個生態行動:SDGs全球實踐指南,生物圈篇》。 圖/時報出版提供
《改變世界的100個生態行動:SDGs全球實踐指南,生物圈篇》。 圖/時報出版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469.png

時報出版

書之所在,心之所在;閱讀使我們持續美好著。

作者文章

用「聽覺」拯救雨林?他用舊手機改造AI監測器 揪出非法盜伐

用「聽覺」拯救雨林?他用舊手機改造AI監測器 揪出非法盜伐

靈感來自啤酒?荷蘭青年靠「泡泡」解決塑膠污染 成功攔截90%河川垃圾

靈感來自啤酒?荷蘭青年靠「泡泡」解決塑膠污染 成功攔截90%河川垃圾

烙印於文壇、政壇的女力之痕 台灣第一位女記者、女立委的傳奇故事

烙印於文壇、政壇的女力之痕 台灣第一位女記者、女立委的傳奇故事

視障者也能趴趴走!他們怎麼過馬路?導盲犬如何知道方向?

視障者也能趴趴走!他們怎麼過馬路?導盲犬如何知道方向?

最新文章

航太巨頭轉向地下?波音攜手新創企業封存10萬噸碳排 尋找SAF替代方案

航太巨頭轉向地下?波音攜手新創企業封存10萬噸碳排 尋找SAF替代方案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一宿換一樹 旅客減少房務清潔化作上萬棵樹

一宿換一樹 旅客減少房務清潔化作上萬棵樹

台灣技術輸出!與瓜地馬拉合作 推動全球首個竹子碳權專案

台灣技術輸出!與瓜地馬拉合作 推動全球首個竹子碳權專案

9個月完全降解的尿布?美國新創用真菌消化塑膠 每分鐘30萬片垃圾變堆肥

9個月完全降解的尿布?美國新創用真菌消化塑膠 每分鐘30萬片垃圾變堆肥

洗碗機竟完勝手洗!更省水、更環保 碳排不到手洗的一半

洗碗機竟完勝手洗!更省水、更環保 碳排不到手洗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