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膠Out! Google減塑挑戰賽創意大比拚

世界塑膠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2023年Google發起了一次性塑膠挑戰賽(Single-Use Plastic Challenge),邀請各界一起努力減塑。 圖/Stefan Schweihofer/Pixabay
世界塑膠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2023年Google發起了一次性塑膠挑戰賽(Single-Use Plastic Challenge),邀請各界一起努力減塑。 圖/Stefan Schweihofer/Pixabay

在這個塑膠充斥的時代,一群創新無限的人正努力減塑。2023年4月,Google發起一次性塑膠挑戰賽(Single-Use Plastic Challenge),獲獎者將有機會進駐Google在美國的咖啡館和微型廚房(microkitchens),吸引許多食品業者參與。12項作品最後脫穎而出,《環境資訊中心》挑選了幾個有趣的案例與大家分享。

一、解決剩食和塑膠問題的糖果

全球食物浪費問題嚴重,一次性塑膠挑戰賽中也有看上「醜食物」魅力的廠商。《UpWorthy》報導,糖果公司Climate Candy由凱勒(Amy Keller)創立,出身糖果世家的他創立了環境友善品牌,收購外觀不完美但品質優良的農產品做成糖果,再用植物纖維製作環保包裝袋。不僅將剩食變成美味的糖果,又能減少一次性塑膠包裝。

二、咖啡杯成為花園的養分

新創公司GaeaStar從印度小吃攤的茶杯Kulhars(指不上釉的陶杯)獲得靈感,開發出可分解的陶土杯。根據《VeryCompostable》,這種杯子的材料很簡單,只需黏土、鹽和少量的水,利用3D列印技術,每個茶杯花不到30秒就能製作完成。喝完可以直接丟在花園,一腳踩碎。

三、酥脆可口的可食用餐具

連湯匙都吃下肚?新創公司IncrEdible Eats推出的新型餐具不僅可以吃,還有多種口味。《Weekly Sparks》形容這些可食用的湯匙和叉子口感酥脆,有甜有鹹。它們的材料是小麥、燕麥、玉米、鷹嘴豆和糙米,不含乳製品,且非基因改造。除了原味,還提供巧克力、香草、牛至辣椒、胡椒等口味。

四、農業廢棄物變成日用品

據《Waste 360》報導,瑞典公司PlasticFri製造的吸管、杯子、食品郵寄包裝和水果袋,看起來和一般塑膠製品無異,卻是由農業廢棄物、野生植物、非食用植物和木纖維製成的。原料包括淘汰的馬鈴薯或玉米、玉米殼、小麥秸稈、甘蔗和稻草等。PlasticFri的特殊之處在於使用農業廢棄物和非食用植物,不會影響糧食供應。

五、楓樹水取代礦泉水

極端氣候頻仍,未來世界的水資源越來越稀缺。新創公司Asarasi看上了楓糖製程中的副產品「楓樹水」,並將其做成楓樹氣泡水販售。

根據《Organic Soda Pops》介紹,每年製造楓糖漿與楓樹產品時,從楓樹過濾出的純淨楓樹水多達10億加侖,足以取代現有瓶裝水市場。楓樹汁液的成分有97%是純水,其餘3%是楓糖,以往這些純淨水都會直接丟棄,Asarasi創辦人看了覺得可惜,心想何不善用這個全植物來源的純淨有機水,於是,各種口味的楓樹氣泡水便誕生了。

除了上述案例,其他獲獎者也在包裝下了不少功夫。根據《The Spoon》報導,食用油廠商Eco Refill Systems揮別了一次性的塑膠瓶,換上可重覆使用的不鏽鋼容器來承裝食用油。專門製作無麩質餅乾的食品廠商Homefree,包裝紙使用了53%的食品級再生材料,連印製餅乾盒的能源也來自風力發電。

Google發起一次性塑膠挑戰賽(Single-Use Plastic Challenge)邀請食品業者減塑創意大比拚。 圖/Marco Verch(CC BY 2.0)
Google發起一次性塑膠挑戰賽(Single-Use Plastic Challenge)邀請食品業者減塑創意大比拚。 圖/Marco Verch(CC BY 2.0)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一次性塑膠Out! Google減塑挑戰賽創意大比拚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借鏡COP30「全球調適目標」:台灣需系統性整合氣候調適 不能只停在防災

借鏡COP30「全球調適目標」:台灣需系統性整合氣候調適 不能只停在防災

COP30落幕...近200國敲定8頁宣言 卻未提淘汰化石燃料

COP30落幕...近200國敲定8頁宣言 卻未提淘汰化石燃料

路跑賽事多!城市如何抓住慢跑經濟?專家:沒特色恐如夜市老街般

路跑賽事多!城市如何抓住慢跑經濟?專家:沒特色恐如夜市老街般

台北市推動校園碳盤查!明年擴大至107校 目標透過節電、種樹達「碳中和」

台北市推動校園碳盤查!明年擴大至107校 目標透過節電、種樹達「碳中和」

最新文章

航太巨頭轉向地下?波音攜手新創企業封存10萬噸碳排 尋找SAF替代方案

航太巨頭轉向地下?波音攜手新創企業封存10萬噸碳排 尋找SAF替代方案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一宿換一樹 旅客減少房務清潔化作上萬棵樹

一宿換一樹 旅客減少房務清潔化作上萬棵樹

台灣技術輸出!與瓜地馬拉合作 推動全球首個竹子碳權專案

台灣技術輸出!與瓜地馬拉合作 推動全球首個竹子碳權專案

9個月完全降解的尿布?美國新創用真菌消化塑膠 每分鐘30萬片垃圾變堆肥

9個月完全降解的尿布?美國新創用真菌消化塑膠 每分鐘30萬片垃圾變堆肥

洗碗機竟完勝手洗!更省水、更環保 碳排不到手洗的一半

洗碗機竟完勝手洗!更省水、更環保 碳排不到手洗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