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站周年專題:《倡議+》總編集合! 為改變台灣再提新方法

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致贈《倡議+》創站客座總編台大電機系葉丙成教授「2019年度倡議家獎座」。
 圖/呂宗原攝影
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致贈《倡議+》創站客座總編台大電機系葉丙成教授「2019年度倡議家獎座」。 圖/呂宗原攝影
無貧窮

一改只有媒體發聲,2018年7月創站的《倡議+》開放平台,邀集教育、農業、熟齡、環保等領域意見領袖擔任客座總編,集結他們處於第一線的觀察,一同為台灣社會發聲,提出新倡議。

本月《倡議+》是創站周年,在社會創新實驗中心舉辦創站周年暨「微光之夜」活動。過去一年擔任《倡議+》的歷月客座總編,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以涵、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Impact Hub Taipei(社會影響力製造所)創辦人陳昱築、張士庭。

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esign For Change Challenge,簡稱DFC挑戰)發起人許芯瑋、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農傳媒創辦人汪文豪、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創辦人劉安婷、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執行長楊振甫、RE-THINK(重新思考)創辦人黃之揚、KPMG Taiwan(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於活動現場再次聚集,並發表在各自領域的下一階段新倡議。

點線面整合資訊 匯聚改變的因子

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表示,因為不滿台灣的教育環境,才決定創辦雜學校,但過程中發現台灣教育創新能量不容小覷。
 圖/李瑞彥攝影
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表示,因為不滿台灣的教育環境,才決定創辦雜學校,但過程中發現台灣教育創新能量不容小覷。 圖/李瑞彥攝影

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同時也是《倡議+》今年1月客座總編。他表示,《倡議+》提供良好的平台,統合散落在各處的社會創新報導,從點線面串連起社會改變的因子。

去年7月,擔任《倡議+》創站客座總編的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表示,台灣有許多努力用創新方法解決問題的年輕人,但能見度卻不高。擔任《倡議+》客座總編時,特別推薦年輕的新創團隊,希望透過媒體匯聚更多力量。經過一年,不少團隊都獲得更多關注並成長。

除了一直致力改變台灣教育,今年4月葉丙成也與《閱讀理解》創辦人黃國珍合作,透過線上平台「PaGamO素養品學堂」協助推廣台灣閱讀素養教育。同時也針對偏鄉、中低中入戶提供幫助,只要民眾購買品學堂課程,就同步捐助一套給偏鄉孩童,讓教育門檻不再成為問題。「教育創新之餘,也能協助弱勢偏鄉教育的問題。」葉丙成說。

串連教育新力量 解決老問題

許芯瑋表示,下一步要串連台灣的教師、家長和學校,透過設計思考解決教育問題。
 圖/李瑞彥攝影
許芯瑋表示,下一步要串連台灣的教師、家長和學校,透過設計思考解決教育問題。 圖/李瑞彥攝影

雜學校創辦人,擔任去年(2018)9月客座總編的蘇仰志提到,當初因不滿台灣的教育環境,決定跳出來創辦雜學校,期望改變台灣的教育生態,卻發現台灣的教育創新能量其實不容小覷。放遠未來,蘇仰志還要貫徹雜學校「從0-99歲」的概念,讓「學你想學」的改變不只屬於年輕人,更要發生在50歲以上的樂齡身上。因此,即將於11月舉辦的「雜學校」展覽,特闢熟齡展區,讓熟齡學習也充滿創新力。

DFC挑戰台灣發起人許芯瑋談到當初擔任高中老師時,有感於教育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決定投入體制外的教育行動,相信學習是為了要改變世界,著重給予孩子運用所學的機會。許芯瑋也提到,DFC挑戰的下一步,要串連台灣的教師、家長和學校,繼續透過設計思考解決教育問題。

致力成為「環保擺渡人」的RE-THINK創辦人黃之揚認為,環保從來都不是新議題,台灣的環保教育是否成功,走一趟山林間、海灘上就可明白。RE-THINK希望可以「換湯不換藥」,尋找更日常的方法來讓社會各界參與環保。黃之揚也提到,今年下半年會與DFC挑戰合作,期望能激盪出更多創新的力量,解決台灣環保教育的「老問題」。

失敗與成長並存 在社會領域茁壯

「搞砸並不可恥,」Impact Hub Taipei向大家呼籲。 圖/李瑞彥攝影
「搞砸並不可恥,」Impact Hub Taipei向大家呼籲。 圖/李瑞彥攝影

Impact Hub Taipei創辦人、擔任去年10月客座總編的陳昱築則笑說自己帶來的是「負能量」,擔任客座總編時就向大眾提倡失敗的搞砸經驗。

但失敗並非總是如此負面,陳昱築表示,社會創新總是充滿挑戰,Impact Hub Taipei舉辦搞砸之夜,就是為了要整合社會創新團隊的失敗經驗,讓更多有志於進入社創領域的新血,可以透過前人的經驗作更充足的準備。而接下來,Impact Hub Taipei也打算攜手政大成立「失敗知識庫」,讓剛起步的創新團隊,少走一點冤枉路。

長期陪伴社會企業、社會創新夥伴成長的KPMG Taiwan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提到,社會創新團隊除了充滿熱情,更要永續發展下去,自己所扮演就是「鞭打」的角色,期望看到台灣的改變就從這一代開始。

KPMG Taiwan董事總經理黃正忠長期陪伴社會企業、社會創新夥伴成長。 圖/呂宗原攝影
KPMG Taiwan董事總經理黃正忠長期陪伴社會企業、社會創新夥伴成長。 圖/呂宗原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人體堆肥」大受歡迎?比環保葬更環保、45天變沃土 疫情後美國已有14州合法

「人體堆肥」大受歡迎?比環保葬更環保、45天變沃土 疫情後美國已有14州合法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平等與公平差在哪?為什麼「天生正義」的我們,無法對社會公正達成一致?

平等與公平差在哪?為什麼「天生正義」的我們,無法對社會公正達成一致?

驚人碳蹄印!美國城市肉類消費碳排 相當於全國年度化石燃料排放量

驚人碳蹄印!美國城市肉類消費碳排 相當於全國年度化石燃料排放量

最新文章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閒置魚塭、鹽田變「藍碳基地」...紅樹林碳匯方法學是一場豪賭嗎?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身心障礙者也能當導覽員?喜樂家族讓身障家庭「走上街頭」與社會對話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經濟弱勢卻要付更多錢...是什麼推高障礙者國旅成本?直逼「飛一趟東京」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超高齡社會、百萬名身障者...無障礙旅遊藏巨大商機 為何台灣仍卡關?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一瓶承載台灣時代記憶的酒...韓國也瘋狂的台灣高粱 如何釀出在地精神?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

台灣也有「波爾多」!走進蘭輝酒莊 一窺彰化二林客庄的自釀葡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