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無法發現問題 下一代要有觀察力
未來20年,有47%的工作會消失,可怕的不是工作消失,而是會出現何種前所未見的工作呢?下一代將面對充滿問號的世界,他們需要面對世界、適應全新環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這些文章可以讓讀者理解,此時此刻,創新為何重要。
全球人工智慧(AI)發展正夯,面對AI新趨勢,台灣如何做教育準備?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去年底席學思達亞洲年會時說,應付人工智慧要有技術、學術、藝術三要素,才能唯一、獨一;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則說,人工智慧無法發現問題,應培養下一代觀察力。
第二屆學思達亞洲年會教育願景座談,邀請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嚴長壽、葉丙成、誠致教育基金董事長方新舟等人進行對談。
嚴長壽:用唯一、獨一來取代「齊一」
主持人,也是學思達創辦人的張輝誠提問,因應人工智慧,應培養孩子什麼樣的能力?嚴長壽說,應付人工智慧,要用唯一、獨一來取代「齊一」。未來技術和學術領域的界線,會愈來愈模糊,「技術、學術加上藝術」三項缺一不可,而人要成為「獨一」,就要有美學能力。
嚴長壽還說,「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要擁有不被駕馭、思辨能力;學習文化、文明,才不會被機器取代。
葉丙成:教孩子應變 才能適應變化
葉丙成說,未來20年世界的產業變化會非常大,過去的老師只追求「穩定」,鼓勵孩子找鐵飯碗,這種思維必須丟開,教孩子「應變之道」,才能適應變化,且面對新事物,要能很快學會並掌握。
但人工智慧沒辦法「發現問題」,葉丙成說,現在年輕人的觀察能力差,要培養下一代觀察力,發現他人的問題。
「人工智慧需要大量數據,但台灣的法規制度須改變。」葉丙成舉例,教育部校園雲端Open ID最近才要上路,後來他知道,因為教育部請各縣市提供學生資料時,縣市政府承辦人都說不能給學生的身分證字號,因為涉及個資法。他說,台灣對於數據使用的心態要更開放,不能怕東怕西,這樣在人工智慧和教育領域上,才可能進步。
嚴長壽也說,改變台灣教育是艱鉅工程,如果體制內老師和家長的觀念不改變,政府、民意代表還停滯在討好選民,台灣教育就不可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