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家電台】2030年你的公司還在嗎?│專訪葛望平(上)

無貧窮

按編:2021年,被外界喻為「永續元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永續趨勢、錯綜複雜的訊息,急需一場「白話文運動」,解析關鍵議題,累積永續知識箱。2022年,《倡議+》啟動Podcast節目【倡議家電台:永續Pod】,期待讓讀者變聽眾,用聽的,聽懂永續議題。

第二集永續減碳倒數中,中小企業何處去?《倡議+》特別邀請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分享,中小企業迎戰永續挑戰的新機會。

收聽【倡議家電台】!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



從碳足跡調查到碳中和,歐萊德都是第一個,但我們只是中小企業。不是歐萊德有多聰明,而是發現,氣候變遷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對企業經營可能是挑戰,也可能是機會的到來

在這波永續浪潮前,歐萊德做為中小企業很早就開始推進,是不是先請你跟大家介紹歐萊德?

歐萊德的英文名字,叫做O’rignt,我們的初衷,就是想把所有事情做對做好。綠色永續創新本來就是核心價值,2006年我們訂定目標,2009年做碳足跡。為什麼要做?因為要對身體好、對環境好這些事情,都必須要有衡量數據,我們必須知道「怎麼樣才會做對方向」,我們發現「碳足跡盤查」可以做到這些事情。

《聯合國氣候報告》也說,二氧化碳排放是影響氣候變遷的原因,二氧化碳也是人類造成的。因此,要盤查產品整個生命週期的碳排放熱點。查了之後,卻發現國內並沒有碳足跡制度,不過環保署已經在做了,我們就參加環保署計畫,一起參與產官學碳盤查足跡相關制度,當時還有英國BSI標準協會、環保署和我們產官學代表。

圖/歐萊德提供/倡議家編輯
圖/歐萊德提供/倡議家編輯

(制度)做出來後,就用在產品上。2010年,歐萊德取得產品碳足跡標籤。但碳足跡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調查從原料取得、製造生產、運輸銷售、消費使用、廢棄回收,也就是說把產品從搖籃到墳墓5階段,調查出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並以二氧化碳做計算。

我們做出碳足跡盤查後,就開始著手減碳計畫、碳中和。從最早碳足跡調查到碳中和,都是第一個,但我們是中小企業。我們也不是有多聰明,而是發現,氣候變遷對人類生活影響、對企業經營,可能會是一個挑戰,但也可能是機會。

你看我們現在說數位轉型,像foodpanda的外送餐點服務就轉變大家生活,也是我們生活需求,再加上3C產品應用普及,並結合科技技術,就變成一種新的創新。一樣的,綠色創新是什麼?環境氣候變遷之下會產生什麼?

我寫過很多文章,不希望大家變成是下一個吸管業,應該要看到問題,早點轉型。30年後企業會變成怎樣?面臨挑戰會是什麼?我那時就說,全球品牌都會變綠,遲早而已。2006年我接受採訪公開演講,就一直在說這些話,那時候說的話到現在,都已經變化很大了。

ESG永續減碳,去年我碰到很多中小企業朋友問我,「該怎麼做?什麼會是第一步?會不會對未來有影響?」我跟他,在你的產業,不缺乏像你這樣有競爭力的公司,但接下來面臨的挑戰,消費者對你期待、環境期待,都是希望可持續經營,綠色永續就是這方面的議題。我不曉得你們準備好了沒?還有你的方法和步驟是什麼?


相對其他議題的轉型,關於氣候議題,對企業主而言還是距離遙遠、感覺虛無縹緲,經營者的緊迫感還是沒這麼強,怎麼扭轉想法?

我是公司領導人,也有機會認識別的領導人。我常跟他們說,你們有責任要看得更高更遠。這件事情,眼睛要雪亮一點,關於2030到2050年的挑戰,這兩年被認定的挑戰非常多,上市公司還要揭露氣候風險的財務影響(TCFD)等。

該怎麼做,從最原始的碳足跡盤查開始。我跟他們說,一件海龜(吸管)故事,就讓很多國家改變了,在你的產業裡面呢?所以我說從碳盤查,從服務和產品對環境氣候造成風險,從裡頭去盤查出來,我希望這二至三年,就把它查出來,找出熱點,熱點就是創新和改造方式。

以歐萊德為例,第一個就是去石化來源,我參加Cop25、26兩屆會議,就分享過因應方式,去石化是恢復生態多樣性的第一步。要解決氣候變遷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工業減排(碳),不要有那麼多碳排放;一種是增加大自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和來源。這是兩個最重要方式。如果能夠恢復到工業革命前狀態,碳排幾乎就能少掉一半。

從工業碳排檢查出來的結果去找創新,歐萊德就從原料去石化,找尋創新,也不要從地底下再把碳排挖出來,固好碳,這是我們的原則。

另外一個是像包裝,我們公司的塑膠包裝,一次性塑膠最好不要用,如果要用的話就要延長生命週期,長期用。很多時候不是材料問題是使用者問題。紙袋和布袋哪個環保?正確的看法是看產品使用情境。若乘載同樣重量,一個紙袋和布袋,布袋可能要用一兩百次才相當它的碳排放量,關鍵是要看產品的生命週期,這才是比較完整的事。

再來就是談工廠了,歐萊德怎麼做,我們打造水循環系統,零排廢,以及能源系統改變,自建太陽能廠發電等等。


如果我現在是中小企業,現在真的是頭抱著燒,剛聽起來每個都是錢?中小企業也沒這麼多財務的量能,資源資訊也都不如大企業多,那怎麼辦?

選擇什麼事情前,可能要先盤點一下什麼事情不要做,才能整合足夠資源去做你想做的事。我發現支持綠色消費的人,明天會比今天多,這群人回不去了。打個比方,如果朋友已經吃素,他就是吃素,他已經認定這件事,就不太有可能走回頭路,不會因為貧貴富賤而改變價值觀。

這樣趨勢是我們領導人應該要看到的趨勢發展,剛講的是消費者,那法規呢?我們中小企業準備好了沒有?

我們中小企業,如果是B to B(企業對企業),你可能就是中型或大型供應鏈的一環,當政府喊出2030到50年,要淨零排放,企業要更早完成,你就會成為供應鏈,現在提早做完就是競爭力。

連氣候變遷都在影響產業發展趨勢,法規改變也是往那方向走,消費者也是往那方向走時,你還坐在這裡幹什麼?不要再討論綠色永續創新是不是公司該做的事,就一定是了。

我在2006年曾經說過,所有品牌都會變綠,其實還有另外一句話。第二句話是,如果到了2020年,品牌還沒有變綠,我會問「你還有沒有競爭力?」;八年後,2030年,企業還沒有變綠,我會問「你還存不存在?」。


剛葛董幫我們拆解了盲點,說是盲點更多時候其實是擔心,但剛葛董跟我們說了,不要想了,就是要做。

我舉個例子,豐田社長不久前也曾發表說要投入電動車,但半年前他才說他不要,怎麼會有這樣轉變?福斯和豐田是前兩大車廠,都沉浸於成功模式當中,這件事情他真的是誤判了太晚。

我相信他有決心一定會做好,有足夠實力。這樣轉變套用在企業,你有5個階段的碳盤查,如果原料取得、製造生產、運輸銷售、消費使用、廢棄回收5個階段,如果都不會對環境和消費者產生直接或間接產生影響,其實永續策略之路就已經開始出來了。

繼續看>>永續企業,2025年前一定要懂的事│專訪葛望平(下)


近期ESG、永續議題持續升溫,受到政府、企業乃至社會大眾的關注;然而,在永續發展的路上,臺灣到底面對哪些急迫的風險挑戰?身為企業又應如何因應、甚至在其中開創新商機?

敬邀填寫【臺灣永續風險大調查】線上問卷:辨別逃不掉的「瘋」險,逆轉不永續的未來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日本銀髮族不退休?65歲以上勞參率創新高 每4人就有1人在工作!

日本銀髮族不退休?65歲以上勞參率創新高 每4人就有1人在工作!

無煙烤肉新主張!營養師教你健康烤肉 環保還不發胖

無煙烤肉新主張!營養師教你健康烤肉 環保還不發胖

東京酷暑奪命!今夏252人中暑死亡 創歷史新高

東京酷暑奪命!今夏252人中暑死亡 創歷史新高

台南火車站前圓環終於說掰掰!行人地獄將變身「行人天堂」

台南火車站前圓環終於說掰掰!行人地獄將變身「行人天堂」

最新文章

碳權交易平台怎麼選?4大碳權平台類型介紹

碳權交易平台怎麼選?4大碳權平台類型介紹

誰要買碳權?一次看懂碳交易市場2大類買家

誰要買碳權?一次看懂碳交易市場2大類買家

碳權買錯變壁紙?碳權市場3大類「莊家」一次看

碳權買錯變壁紙?碳權市場3大類「莊家」一次看

低碳設備商必看!特斯拉不是賺碳權的錢 而是監管信用額度

低碳設備商必看!特斯拉不是賺碳權的錢 而是監管信用額度

碳權是什麼?碳權意思、2大種類一次看

碳權是什麼?碳權意思、2大種類一次看

儲能為何無法換碳權?專家解析碳權類型、儲能好處一次看

儲能為何無法換碳權?專家解析碳權類型、儲能好處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