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亂世」的圖表溝通術-Re-lab用數據說故事

2021/02/18 李硯墨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和氾濫的時代,面對資訊碎片化、分秒必爭的時代,怎麼在瞬間讓對方「秒懂」?與其千言萬語,不如畫一張圖吧!

隱身在台北信義區嘉興街的小巷,一棟不起眼的老舊公寓,一不留神就可能擦肩而過。約三十坪左右的空間裡,一張放滿雜物的大長桌首躍眼簾,另一用布簾隔開的空間內,擺置幾張桌子,桌面四處可見攤開的設計書、統計資料...。這是Re-lab,自詡是台灣第一家Infographic(資訊圖表)設計顧問公司。

0
隱身在台北信義區嘉興街的小巷,一棟不起眼的老舊公寓裡,有著自詡台灣第一家Infographic(資訊圖表)的設計顧問公司。 圖/陳軍杉攝影

市長給「虧」嗎?首款互動遊戲爆紅

Re-lab於2011年由六個大學生所創,也是2014年六都首長選舉前爆紅的互動遊戲「市長,安安,政見給窺嗎?」,更是2016年「立委衝啥毀-一百種殺死法案的方法」的資訊設計製作團隊。Re-lab官網這麼介紹「我是誰」,「希望透過資訊設計解決溝通的問題,縮短資訊落差,和大家一起快樂地在資訊海中游泳。」

幾次參與政治選舉,打響知名度後,Re-lab這幾年依然很忙,忙著致力於改造地方政府的年度報告書,將以往只有枯燥文字或簡易折線圖的部門業務報告「換裝」上市;忙著改造公部門總是令人看得眼花撩亂的數據統計圖;更是忙著「認識台灣」。

2019年11月,成員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Re-lab籌備一年出版《台灣數據百閱》。一黑一白的雙面書封,將台灣20年來的變化,以100組數據開啟思辨與對話,分別呈現50件令人擔憂的事,以及50件正在進步的事,試圖和讀者一起尋索「台灣究竟是變好,還是變壞?」的答案。

0
Re-lab出版的《台灣數據百閱》。 圖/陳軍杉攝影

Re-lab共同創辦人劉又瑄分享一個故事,5、6年前在《紐約時報》看到一篇報導,先是發布一張統計圖表,然後提問讀者「看到什麼」,引來踴躍回應,答案也五花八門,直到一周後,該作者才發表一篇報導,回應這些討論。

劉又瑄受到衝擊,「當時我看到好好運用數據在做群眾溝通。拋出數據、然後我跟著你一起思考,我可能因此調整我的報導,而不再像是傳統報導般,引用數據更多時候是為了說服你、接受我的論點。我覺得圖表的溝通至少是雙向的。」這也啟發了《台灣數據百閱》的設計理念。

不過,Re-lab在書籍編撰上並未做到百分之百數據化,因為考量讀者難以僅靠一己之力理解圖表,因此在書中用一小段導讀文字,為讀者提示方向,但並未給予標準答案,而是希望開啟讀者的「第二層思考」。

0
Re-lab在書籍編撰上並未只有數據化,Re-lab會在書中用一小段導讀文字,為讀者提示方向。 圖/陳軍杉攝影

例如「哪些人是自殺的高風險群?我們能做什麼?」書中導引文字「自殺通報的女性多於男性,『可能』是因為…,『也可能』是因為…」,「不會有標準答案,但我們會提出一個思考方向,你要找到更精準的答案就可能要找更多資料。」劉又瑄認為,「數據可以讓你看到一部份的真實,沒辦法看到全部,透過不斷的思考和驗證,才能趨近完全真實。但數據是很重要的思考基礎。」

令人憂心的是,透過數據把很多資料簡化,可以幫助閱讀沒錯,可也將帶來更容易直接、主觀性影響一個人的負面效益,如何保持「中立」,不帶偏見?「這也是我們一直小心不要犯到的錯誤。」劉又瑄說。

靠數據認識台灣《台灣數據百閱》

《台灣數據百閱》沒有提供標準答案,而是培養現代「數民」的敲門磚。在下一個20年到來前,有沒有可能更多關心、更少對立?「我們發現過程比單一答案重要非常多。與其去思考要怎麼樣標準化得出一個答案,不如納入更多人進入討論的過程。」

0
圖/陳軍杉攝影

「知道和不知道就會造成很多選擇上的大差別。」

為了驗證賣書後的擴散力,Re-lab在《台灣數據百閱》發行後,同步舉辦線下展覽活動「台灣發生什麼數」,將書中100個議題「化身」為一顆又一顆的球,讓閱聽人用視覺親自感受到大家透過搜尋關鍵字,都在關心台灣哪些面向。接著掀起布廉,首躍入眼中是一道問題「覺得台灣正在變好或變差?」

透過攝影觀察每一個人的選擇;然後就是一百個數據的翻牌,不直接將答案顯露,而是邀請參觀者與同行者聊一聊,覺得這問題的答案會是什麼,然後再翻牌得到Re-lab經資料收集和訪談學者後得到的「個人觀點」。

「這是我們非常喜歡的方式!」劉又瑄說,想要認識台灣、想要參與改變自己成長的環境,首要做到是「了解」;而加速「了解」就是不斷發問、不斷思考、不斷討論。



Re-lab另一成功的改造計畫是2012台灣十大癌症報告書。書中清楚指出,不出所料地癌症時鐘再度撥快,每5分26秒就有一人罹癌,比2011年又快了14秒。從排名看,已蟬聯排行榜頭7年、癌症時鐘豔紅緊繃的大腸癌繼續居冠,為每年新發最多個案的癌症。二、三名則稍有變動,肺癌上竄,擠下肝癌變成第二名。

但細究近幾年大腸癌的致死率並不高,Re-lab重新改造該份60頁的報告書後,將以往公部門總是借用五顏六色呈現不同類型癌症的折線圖,化簡成只有單一顏色呈現,「圖表變安靜後,傳達的資訊就更清楚了」,乳癌的死亡率狂飆到令人驚心動魄。

「我們改造報告後,連工作室內的小女生們、小男生們都開始關心家中母親是否有定期檢查、有人開始關心政府是否有針對乳癌治療提供適當資源、是否充足。比起以往看到政府報告後,大家只是發出一聲『然後呢』,明顯有所不同。」劉又瑄強調,「知道和不知道會造成很多選擇上的差別。」



提供數據,是為了對話不是說服

相較多數把數據當成說服的補充要件,Re-lab卻把數據當成溝通的基礎。劉又瑄說,「數據是用來參與的一種很重要的情況。如果沒有數據等這些客觀條件做為溝通內容,大家的討論都停留在主觀意見,無法產生交集,怎還有辦法往下深究問題?」

劉又瑄表示,數據是理性討論非常重要的基礎,但一直以來太少被強調,Re-lab希望加強這一塊,「我們覺得能夠做,而且可以參與改變,所以我們就做了這一塊(資訊設計)。」

0
在Re-lab約三十坪左右的空間裡,四處可見攤開的設計書、統計資料...。 圖/陳軍杉攝影

為什麼願意跳出來扮演這一角色?「這是Re-lab一開始創立的原因。」劉又瑄說,很多報導資料、很多有價值的資訊,容易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浪潮中被淹沒,「我們很希望透過設計方式,讓它被看到,進而創造一些影響和改變。」

「數據很重要是開啟更多樣貌,讓你有更多的思考,然後你可以看到更重要的問題,接著可能他探索方向、思考方向就會有一些調整跟改變,光是這樣,我們的努力就覺得很有價值。」劉又瑄如此說。

延伸閱讀

>>黑色幽默談時事 博恩夜夜秀背後的那群人

>>美感細胞從小打樁-學童教科書,是課本也是美術館

>>為神明代言!受玄宮扛社會責任「不靠擲筊靠瓷杯」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聯合報系《倡議家》攜手,共同舉辦「SSDC澄毓15 ...

【倡議圈活動】發展「淨零建築」,澄毓:台灣具備這項優勢!同時創造全台「碳中和會議」首例

2024/04/18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表示,今年1~11月歐盟所掛牌的新車中,各類電動車款已占據近半...

歐盟掛牌新車 電動車占半!但分析師憂美中夾擊

2024/04/18
新加坡交通部長徐芳達今天在一場航空峰會上說,新加坡作為航空樞紐,將自2026年起...

新加坡拚減碳! 2026起要求用永續航空燃料

2024/04/18
新加坡政府規定,12月起雇主須提供員工彈性工作安排選項。 圖/路透社

周休三日成真?新加坡新指引 勞工能要求彈性上班

2024/04/18
受困圍籬的草鴞,翅膀拉傷,歷經三個月照顧後,草鴞復原良好,成功野放。 圖/屏東縣...

抓老鼠能力OK!受困瀕危草鴞復原良好 3個月後成功野放

2024/04/18
巴黎是第1個宣布碳預算的奧運主辦城市。 圖/freepik

巴黎奧運夠減碳嗎?研究:具建設性但仍不足

2024/04/18

最新文章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表示,今年1~11月歐盟所掛牌的新車中,各類電動車款已占據近半...

歐盟掛牌新車 電動車占半!但分析師憂美中夾擊

2024/04/18
新加坡交通部長徐芳達今天在一場航空峰會上說,新加坡作為航空樞紐,將自2026年起...

新加坡拚減碳! 2026起要求用永續航空燃料

2024/04/18
新加坡政府規定,12月起雇主須提供員工彈性工作安排選項。 圖/路透社

周休三日成真?新加坡新指引 勞工能要求彈性上班

2024/04/18
行政院提修正遠洋漁業條例草案,嚴加打擊IUU。圖為示意照。 圖/Unsplash

經濟委員會通過《遠洋漁業條例》修正條文 有望杜絕非法漁獲上餐桌

2024/04/18
為企業碳排把關的世界權威機構SBTi,卻被內部抨擊近日一項決策大開倒車、形同為企...

SBTi層擬放寬碳抵換額度 遭批恐淪為「漂綠平台」

2024/04/18
森林扮演重要的減碳角色。 圖/shutterstock

環境部再審「森林碳匯」草案 森林面積與火災碳排納入討論

2024/04/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