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青年上哪找?「蘇澳KPI」靠行動解魔王題

2019/08/23 鄭雅婕

蘇澳KPI」這個青年社群在上半年意外地迸生出來以後,我們後續向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Changemaker」計畫,提了與蘇澳冷泉、過溪仔鐵道空間、南方澳港區商場有關的3個案子。

正當計畫通過,準備如火如荼的進行之際,夥伴C動能旺盛又積極地提議,想要辦理跟青年議題有關的論壇,接著傳了同樣是青發署的計劃案「Let's Talk 青年好政」簡章給我們看。

當時我們的警覺性太低、腦波又弱,糊里糊塗的凡事說好,正當回過神來,默默地提案又通過了……完全沒有經驗的我們,彷彿被趕鴨子上架般,皮繃緊了要開始籌辦一場一整天的青年討論!

經過數次的培訓、討論、自主演練等行前準備,我們訂出了主軸和內容──「蘇澳X青年如何擴大蘇事圈」,預計邀請青年一起談談蘇澳的願景、提出蘇澳的困境與挑戰,再共同擬定行動方案。

希望藉此擴大討論「蘇」澳公共「事」務的範疇,邀請青年加入其中。

0
即將舉辦的「擴大蘇事圈」,要邀請蘇澳青年,一起「talk、talk」。 圖/鄭雅婕提供

離或返?青年與蘇澳的各種關係型態

不過與會的青年在哪裡?這是一道我們在籌備活動時,揮之不去又不得不面對的魔王題。

有趣的是,我們在製作輔助討論的議題手冊時,赫然發現蘇澳KPI的幾位成員,跟蘇澳的關係型態歧異性頗高。

比方說:有的人是在外地求學後返回蘇澳,想開始認識蘇澳這個孕育他成長的土地,決定從認識社區、發掘尚未被注意和蒐集的地方資料起步,他說:「身為蘇澳人,我應該要認識蘇澳的事情。」

有的人是在外地求學後,就接續在都市工作,對於蘇澳愈來愈陌生,久久返鄉聽聞地方的近況時,會驚呼:「這個小鎮愈來愈有趣了!」;有的人是在外地求學、居住,但是關注蘇澳的動態,必要時會頻繁地往返雙棲在居住地和蘇澳,不過無法久待,他懊惱的說:「回到地方,我會失去主體性,不太能做自己,而是會變成某某某的誰……」

而我因緣際會移居至蘇澳,相較於當地人對蘇澳感受的五味雜陳,我的想法較直觀──因為生活在此,自然會開始關心當地的動態和事務,希望這裡愈來愈有趣有活力。

小社群的青年組成如此,整體大環境的青年型態想必更具差異性──例如:我聽過一直以來都在蘇澳生活、沒有離鄉的青年;見過返鄉繼承家業但是內心始終很想離鄉的青年;遇過返鄉嘗試創業,又決定離開台灣去見識闖蕩的青年;認識移居蘇澳數月或數年,熱衷瞭解地方事務的青年……

不論在心理上或物理上,是離、是返、是遊走在離與返之間,或是人生轉彎置身於此;大家都在尋覓和探索更理想的生活樣貌,並在過程中披荊斬棘著。

0
蘇澳KPI成員走入社區,跨世代和在地的阿公阿嬤互動。 圖/蘇澳KPI提供

怎麼做?青年與蘇澳的各種可能

「我希望地方上可以多一點年輕人,如果他們回來工作之餘,還可以關心公共事務就更好了!」返鄉後身旁以長輩朋友居多的夥伴C,坦然的說出想法。他希望透過這場活動,找到更多夥伴和盟友,提高大家多關心地方公共事務的意識。

蘇澳的年輕人在中學以後,就必須到外地讀書,多數人就這麼一路升學到大學畢業後,自然而然地就留在外地居住和工作。

又因為蘇澳缺少多元就業的機會,持續造成青年人口外移的推力,鎮內整體環境也缺乏支持青年返鄉的系統。長期惡性循環之下,目前能夠回鄉居住或工作的人,大多是自身支持系統較完善,不然就是有清楚的階段性目標。

他們的重心多數奠基在工作收入穩定成長,除非發生了有損個人利益的公共議題事件,才有機會喚起大家的重視和參與。否則以實際狀況來看,青年基本上是普遍缺席公共事務的。如同我在當地的朋友H就直言:「上班都已經那麼累,其他時間交女朋友、出去玩樂都來不及了,誰要再去管蘇澳發生什麼事?」

不過當我們開始挖掘蘇澳青年跟地方的各種可能性時,發現事實也沒那麼絕望,近年來還是有許多的亮點一一浮現。

比方說,有的青年工作之餘,用攝影或音樂等創作形式,去關注漁工和冷泉的議題;有的青年致力於復興廟宇的醒師團文化;跨世代的社區居民一起製作《南風澳》地方刊物,蒐集漁村的文化與故事;「書澳創聚197」的社群成立,帶動起青年發揮創意和實作的動力;「地方小學堂」依照社區居民的專長和能力,自主性的開班授課,在小鎮也能學習新事物……。

0
扎根南方澳的青年,跨世代與社區居民一起製作《南風澳》地方刊物,蒐集漁村的文化與故事。 圖/在南方澳的海味生活提供

還有青年為了積極關心公共事務,決定參政的例子;青年透過發動連署阻止充滿疑慮的武荖坑興建滑水道計畫。

更不用說,愈來愈多青年在蘇澳創業,獨立書店、民宿、飲料店、甜點店、咖啡店、義大利麵店、花藝創作等等,這些小店的存續,對於地方而言就是一股激勵。

行動!就是擴大蘇事圈

如今距離8/31不到兩周了,報名人數還處在個位數,挖出這個坑的夥伴C憂心忡忡的說如果沒人來參加怎麼辦?

我則是藉此發現一個弔詭的循環,而覺得會心一笑──我們有感於蘇澳的青年愈來愈少,長期缺席公共事務,所以想要辦活動邀集青年來討論困境和願景;但是這個活動本身,某種程度就是一件公共事務,所以青年缺席其中,其實是常態、不讓人意外的現象。

只是坑都挖了,頭都洗下去了,我們自然不會望著個位數興嘆,置之不理。繼續擴大宣傳和邀約,目標招募30位青年。回過頭想想,行動本身,就是在擴大蘇事圈啊!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推薦閱讀

不拚人數的地方創生 蘇澳青年自己的KPI自己訂

來去漁村住幾晚 跟著我到南方澳找房趣!

返鄉蘇澳 我與社區的距離

作者文章

將修復式正義引進校園 透過對話解決人際衝突。 圖/張皓婷攝影

霸凌的另一種解方「修復式正義」-橄欖枝中心林育聖相信對談的力量

2024/03/28
2024桃園社會企業創業競賽。 圖/桃園市政府

【倡議圈活動】2024桃園社企創業競賽暨第九屆尤努斯奬開跑!報名即日起至4/24止

2024/03/28
緬因州北部的肯特堡(Fort Kent)截至上周的降雪量為46.8吋(118.8...

美國近130年來最暖冬天 狗拉雪橇比賽缺雪取消

2024/03/28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內閣承諾蓋新的天然氣發電廠,以提高能源安...

英首相擬蓋新燃氣電廠 環團怒:帳單和地球溫度都飆升

2024/03/28
達古阿里是成年公熊,去年7月曾因受困套索導致左前肢受傷,如今換成左後肢誤觸套索陷...

台灣黑熊「達古阿里」中套索後野放 4個月後再度受困

2024/03/28
許多企業紛紛建立「多元(Diversity)」、「平等(Equity)」、及「共...

企業必須關注DEIB的3大關鍵!不只多元共融 還要「歸屬感」

2024/03/28

最新文章

羅素萍到台東定居,開二手書店改變在地。 圖/施鴻基攝影

去書店住1晚-青年東漂開書店,邀約「以書換宿」

2021/08/12
恆春鎮紅氣球書屋是南屏東唯一的獨立書局,來自各地的打工換宿小幫手,也被店主人的熱...

南漂恆春開書店-「書耕」一家價值不在來客數的店

2021/08/11
東區青聚點以宜蘭中興文創園區具文資身分的4號倉庫作為實體據點。 圖/教育部青年發...

全台北中南東4處「創生聚點」出爐,衝9月開放!

2021/08/03
詩人作家小令是當日的講師,她手裡拿著的是自己的作品《日子持續裸體》。 圖/沈育琪...

「楫文社」不只是書店-讓讀者與作者,以文會友

2021/04/26
學生採收紅藜。 圖/廖肇瑞提供

盤中飧自己種-小學童幫自己農田雜糧打傘擋雨

2021/02/18
新竹火車站。
 圖/陳正興攝影

想在春節「鬧中取靜」,島內散步指路「台灣好境」

2021/02/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