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地方創生來自於「人」的日常與魅力

2019/02/11 劉醇遠

「面對觀光衝擊效應,我們不斷思考怎麼永續,為了維護品質,不致影響居民,如何在觀光客人數及生活品質之間找到平衡點,是我們一直在面對思考的事情。」日本長野縣小布施町理事長說。

歷經40年的「町並み保存運動」(地方保護運動),小布施町從守護家鄉開始,致力保存在地特色、維護社區之寶,甚至讓失去的價值找回來。接著才談傳承,談怎麼交給年輕人「創生」。

反觀台灣,在社區總體營造20年之後,是否能夠從日本經驗學習,進一步實踐自己的地方創生呢?


2018年5月行政院宣布2019年為地方創生元年後,接踵而來的各式課程、論壇及串聯活動絡繹不絕,許多明星級的專家學者也因此受邀訪台,一時間,地方創生成為整合過去各部會已行之有年,包含社區總體營造、地方文化產業、一鄉一特色、農村再生,甚至是青年返鄉等相關政策,解決城鄉差距,達成「均衡台灣」的萬靈仙丹。

2010年代以降,因參與學運以及社會運動,許多青年投入在地運動後轉向在地經營,台灣迎來第三波返鄉青年潮,至2015年出現高峰。有志於經營地方的青年,也正摸索著地方經營的模式。

面對新的政策口號,大家都渴望了解地方創生到底要創什麼、怎麼創?究竟面對地方創生及人口、產業等相關的議題,與之前的政策,又有何異同?

去年底,文化部邀集從事社區營造的公務員、地方經營的年輕團隊,組成「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日本見學團」,前往日本偏鄉實際踏察,並參與日本「全國町並み保存聯盟」年度大會,與西村幸夫、鈴木伸治老師,以及長期推動地方創生的山田拓先生對談,借境日本推動社區營造及地方創生的經驗。

0
日本「全國町並保存聯盟」年度大會。圖/劉醇遠提供

竹富島制定憲章 制止財團侵略開發

第41屆「全國町並み保存聯盟」舉辦在長野縣的松代,由民間自主發起,自1978年起於足助大會開始,每年不曾間斷。參加的成員除了當地居民,還包括當地的行政人員、建築學者、專家及學生等。每一屆的保存大會,主辦策劃單位會依照當年度訂出主要討論的議題與課題,第1屆的足助大會,以「老街是大家的」為主題,發表了足助宣言。

以老街保存為中心的地域營造,是以當地居民、地方政府及專業者三者為主體合作而成的。--有松、足助宣言

此次的松代大會主題為「守護聚落 歷史文化的社區營造~傳承給下一個世代及未來」,呼應了2014年以來日本安倍首相擬定「地方創生」制度。

0
日本長野縣下高井郡山之內町的地獄谷,有一群世界上唯一會泡溫泉的猴子。圖/路透社

長期耕耘町並み保存運動的社區,也運用全國大會向分享在各社區數十年的經營。

日本最南端的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沖繩竹富島,重新耙梳為了守護家園、制止財團的侵略開發,從1986年訂定竹富島憲章,啟動至今已迄30餘年的竹富島聚落保存運動,是如何持續將竹富島生態環境和文化資產之永續保育,落實在教育、社區與民眾的日常中,運用歷史、文化及自然景觀資源,推動保育研究、生態旅遊、創意產業等新興地方創生產業。

如今竹富島每年觀光客已突破40萬人次,創造出龐大的經濟和社會利益,呼應了地方創生及永續傳承的大會主題。

在長野県下高井郡山之内町,由在地銀行八十二銀行推動的地方創生產業,這個因為志賀高原的田園景觀、湯田中溫泉以及「雪猿」(看冬天泡澡的猴子)帶動觀光的小鎮,地區銀行透過投資年輕人,去調查並洽談空屋,交由經營團隊開設觀光相關的飲食店、酒吧或土產店,引入年輕設計力及多語服務,提供在地觀光情報,印製文宣印刷品,辦理各式小旅行、演講、調查研討會活動,帶動地方創生。

0
如今竹富島每年觀光客已突破40萬人次,創造出龐大的經濟和社會利益。圖/報系資料庫

居民才是推動地方保存與振興的主體

在參加大會之前,我已經在各式資料中聽聞已舉辦40年的町並大會有多難得,到了現場,更是深深覺得不可思議。40多年來,來自全國各地的民間團體,以自發自治的精神,規劃家鄉的文化保存、環境營造,在大會中進行經驗分享,相互學習,並督促政府進行聚落保存、社區營造,甚至是文化景觀及歷史城鎮發展的立法。

與會的成員及地方的公務員,對於家鄉的資源如數家珍,也透過與社區、學校的鄉土課程結合,落實在實際的教育及生活場域中。

專家學者扮演的角色是陪伴、研究,以及運用都市景觀、建築專業,協助社區更暸解地方魅力。但是落實保存運動的主體,是居民。於是在專家學者的報告書之外,延伸出來的在地歷史資源調查,是在地的協會自發出版的;社區珍貴的重要景觀,是居民自主調查規劃的。

從大會週邊展售的不同地區的刊物,就可以從每個社區不同的出版物中,看見源源不絕的地方動能。其中今井町的專刊便是今井町並み保存會從每個月發行的〈今天/今井就是現在〉(いまいは今)通訊專欄集結成書,專欄專門討論今井的町並城鎮規劃主題,也透過簡單2張A4紙的內容,傳達地方鄉土知識,迄今累積200期。

0
大會週邊展售的不同地區的刊物,就可以從每個社區不同的出版物中,看見源源不絕的地方動能。圖/劉醇遠提供

0
大會週邊展售的不同地區的刊物,就可以從每個社區不同的出版物中,看見源源不絕的地方動能。圖/劉醇遠提供

地方的魅力,事實上是由於居住在這片土地的人的魅力而產生出來的。--西村幸夫,1997

在本次大會主場的長野市城下町松代城的歷史景觀保存的案例中,可以窺見日本在對於歷史建物的保存,是如何將愛鄉精神,落實在居民的生活當中的。

松代地區的町並み保存,從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的保存運動開始。從昭和56年(1981年)由東京大學大谷幸夫先生針對松代地區的武士家做調查研究,之後更定調本地的武士宅邸的特色在於庭園,故於隔年(1982年)提出《庭園都市松代》報告書,並提出松代地區傳統環境保存的倡導宣言,此調査報告並非束之高閣,而是交付予在地的居民,共同討論、規劃與落實,並從松代城的核心區域城下町,一路擴及到週遭代官町、馬場町、表柴町及竹山町。

為了迎來觀光客,居民也積極參與小旅行遊程規劃、體驗見學等相關活動,從歷史文化中,去找尋各種活用的可能性,從點到線到面,整體去規畫。

0
松代學習俱樂部努力將歷史文化融入生活及教育中。圖/劉醇遠提供

松代學習俱樂部(エコール・ド・まつしろ倶楽部,Ecole de松代)的副代表進一步補充城下町居民是如何將歷史文化融入生活及教育之中

町並保存宣言當中包含「以居民為本的町並保存」、「居民投入保存運動及學習」、「傳統技術的傳習及傳統素材的確保」以帶動「地域經濟的活性化的觀光調和」,來看松代學習俱樂部怎麼落實的。

從武士道文化出發,俱樂部集結在地許多傳統職人及在地協會合作,開辦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研習講座課程,包括歷史名人講座、在地詩人的詩作研習、指定無形文化財江戶時代大門舞、松代雅樂、八橋流筝曲、在各種喜慶會出現的木遣祝禱(御祝儀木遣り)的傳習,更包含了如書畫、茶道、花道、圍棋、衣著、俳句、落語、庭園、剌繡等各式各項的傳統文化的研習,餐食也在在地物產鄉土料理的研討會。

因為松代武士的文化特色,武道、劍術、弓道、鎗術的傳習,也在課程內容中,更特別的是,協會與「松代甲胄隊」合開的課程,就是教導學員怎麼運用厚紙板製作屬於自己的武士甲胄,課程非常豐富有趣。

0
松代武士的文化特色,武道、劍術、弓道、鎗術的傳習,也在課程內容中。圖/劉醇遠提供

而居民所有的傳統修習,則在一年一度的松代藩真田十萬石祭典中呈現。為期兩天的祭典,在松代城和市街裡舉行。第一天主要是傳統音樂和舞蹈,和現代的曲調混合在一起。第二天有武士,遊行,表演等,居民與在地的學生都會參加,帶領遊客彷彿一同回到江戶時代。

0
鄉土課程的教育,不只在社區協會當中,更融入在當地學校的鄉土教育課程中。圖/劉醇遠提供

鄉土課程的教育,不只在社區協會當中,更融入在當地學校的鄉土教育課程中。緊臨松代城的松代小學的青木一男老師,更分享如何運用歷史文化融入在地的生活綜合課程當中。「為了實踐『培養溫柔而堅強的孩子』的教育目標,讓學生對於家鄉有更深入的認識,是很重要的事。」

於是學校結合社區NOG組織,與地方的各種職人講師合作的課程,包含採訪、歷史文化建築的調查、和果子研習等,並由小學生製作研習手冊,印製傳單發送給觀光客,甚至也有古琴及武士武道的課程等,讓孩子從小即對故鄉有光榮感,看得見生活與傳統歷史文化之間的關係,才能夠形成為家鄉努力、連結、傳承的種子。

鄉土教育的最佳例證,不是別人,就是就青木老師就讀於東大的兒子青木卓也,這一次町並大會他特地從東京回到家鄉擔任志工。

在松代的歷史文化環境下生長,耳濡目染之下,他說:「過去父母帶我們去松代城,生長在松代,參與各式歷史的體驗活動,只覺得這是一個安靜沉穩的城鎮。過去不覺得特別,因為長大之後,從東京帶朋友回到松代,才在向他們介紹故鄉的時候,把只有當地居民才知道的獨有情報告訴他們的時候,這時,我才更發覺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未來他也考慮,將所學帶回家鄉,繼續為傳承文化而努力。

0
鄉土教育的最佳例證,不是別人,就是就青木老師就讀於東大的兒子青木卓也。圖/劉醇遠提供

當地居民從計畫初期就積極參與共識工作坊,直至歷史建築後來的工程施工、及完工後的經營,居民也以各種形式參與計畫。這是以社區為基礎的文化資產經營一個很好的例子。居民參與文化資產保存、一起經營活化古蹟,古蹟也支持了居民生計,並回過頭來塑造居民的生活方式。

2016年日本NHK電視台2016年的「大河劇」《真田丸》播映後,讓松代成為熱門觀光景點,面對未來的挑戰,德嵩先生直言,接下來的確是要讓顧客能夠深度體驗松代的武士文化,如何提升營收也是重要的課題,但最重要的,仍然是創造顧客對於松代文化的滿意度,他如此笑著說:「創造魅力的關鍵在於每個志工,如果自己都不能樂在其中,自覺光榮,可能只會造成觀光客的困擾吧。」

0
居民參與文化資產保存、一起經營活化古蹟,古蹟也支持了居民生計,並回過頭來塑造居民的生活方式。圖/劉醇遠提供

有魅力的故鄉 才可能創造地域經濟

參加完這一次的町並大會及日本的見學之旅,才發覺,所謂日本的地方創生,不是2014安倍喊出創生三支劍才開始的,而是從町並歷史文化保存運動即開始的。從居民主動發起的保存運動,就已經在討論,如何從故鄉的魅力,去創造地域經濟的「活性化觀光」。

從保存的社造世代,以及創生世代的分享中,由於政策工具的不同,很明顯的感受到兩個不同世代,對於經營的方向不同策略,前者想的較多的是歷史文化的保存,以及傳統的具體實踐。後者想的是較偏向怎麼樣將地方資源活化運用,轉換變成現代觀光可以用的資源。但是相同的事情是,面對地方,兩個世代同時的思考的,是如何運用自己的專長跟資源,去發展自己在地文化的特色,並且讓環境變得更好。

幾個印象深刻的瞬間,是在松代文武學校整修基地的鎗術訓練所,看到了場館裡面有人實際在練習劍術那個專注的畫面;又如在須坂參訪的時候剛好是社區定期的打掃清潔日,家長帶著孩子拿起掃帚在公園把落葉打掃整理,而社區志工同時也打掃神社的樹葉;又如在郡上八幡的對於水資源的敬重,從導覽志工口中再次聽見老街居民共同制定的規約,不隨意停車,而將車輛停入木造老屋。抑或在飛驒市高山區域,地方對於河川的整治守護,帶來美好的宮川朝市。

為了「創造在地美好生活」而移居

觀光立國的日本正傾全國之力,將地方創生當做國策般如火如荼的推動,其全方位的策略,是從產業面的重新整合及思考,除了讓移居鄉間的青年有工作的機會、與在地一同創造更多價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在地美好的生活」,才能翻轉城鄉或產業狀態,引入移居。

為了讓地方形成更全面的「活性化觀光」產業,需要的則是市場及配套。以重傳建區域高山市町役所的地方創生策略為例,仰賴老街觀光的小鎮,為了引入更多觀光遊客,除了更努力的維護歷史文化建築之外,還有週邊農特產的整合,以及傳統技術的保存、銷售通路以及交通設施的整備等,在法規上也需要有一些配合的稅制及彈性的舉措。

更重要的是,更謙卑的去設想如何維護及保存地方的山川、高山、河川、文化資產以及自然資源。

「地方創生」四個字,面對「創生」,我們在想的可能是數據KPI--怎麼樣讓地方賺到錢,經濟產業面的確重要,也是青年生計;但是面對「地方」,談的是每天的生活,是怎麼樣讓地方讓家鄉更好,是社區的共同意識,怎麼樣準備好自己把對家鄉的熱愛跟敬重帶給更多更多來訪的遊客,怎麼樣盤點在地所有的資源,形成獨特魅力的永續產業,這才是更重要的創生關鍵。

山田拓提醒:「在日本,地方創生是沒有一定的策略方法的。不用管什麼地方創生不創生,也不用在意政府給予的特定頭銜(山田拓先生被選為地域力創造總顧問),政府喊的口號那都不一定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那份心,那份想要為國家、為土地做些什麼事的那一顆真誠的心。那才是地方創生的關鍵。


【竹富島憲章】

1986年,居民自動自發制定了無法律效力,卻願共同遵守的「竹富島憲章」,內容包括:

• 禁止將土地販賣給島外人士

• 不可污染海邊、聚落

• 不可破壞島嶼的美觀和風紀

• 傳統的祭典、民俗藝能、地方產業、道德觀念都必須受到尊重並延續下去

• 不歡迎只想來此賺錢牟利的財團和商人


【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

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重要伝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じゅうようでんとうてきけんぞうぶつぐんほぞんちく)是日本市町村依照條例等決定的「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之內,由文部科學大臣依照文化財保護法第144條之規定選定價值較高者,簡稱重傳建地區、重傳建、傳建。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不靠補助靠老人 瓷磚與火腿打造的地方創生傳奇

有工作機會就能吸引人口?別再用都市看鄉村!

青年返鄉救地方?別讓「頂級世代」置身事外

用建設活化地方?改造商店街百億日圓血本無歸

作者文章

2023年全台海岸廢棄物約940噸,但海底垃圾的數量多寡? 圖/shutters...

農廢為何沉入海?海大團隊與阿洋船長合作 尋找海洋農廢源頭

2024/04/17
森林扮演重要的減碳角色。 圖/shutterstock

環境部再審「森林碳匯」草案 森林面積與火災碳排納入討論

2024/04/17
花蓮縣卓溪鄉近年台灣黑熊出沒頻繁。台灣黑熊示意圖。 圖/林務局提供

布農文化「獵捕黑熊」是禁忌 頭目:不會用獵具傷害黑熊

2024/04/17
圖為兒少性侵案示意圖。 圖/ingimage

西班牙調查:兒少性侵案4成與網路有關 受害者9%曾試圖自殺

2024/04/17
入冬至今氣候異常,2月出現高溫,中南部荔枝、龍眼樹無法順利開花結果,收成量大減。...

氣溫忽冷忽熱 嘉義荔枝收成量剩3成

2024/04/16
MSCI永續發展中最新研究顯示,全球電力企業成為焦點。 圖/Shuttersto...

COP28目標能達成嗎?MSCI報告:電力企業減碳是關鍵

2024/04/16

最新文章

羅素萍到台東定居,開二手書店改變在地。 圖/施鴻基攝影

去書店住1晚-青年東漂開書店,邀約「以書換宿」

2021/08/12
恆春鎮紅氣球書屋是南屏東唯一的獨立書局,來自各地的打工換宿小幫手,也被店主人的熱...

南漂恆春開書店-「書耕」一家價值不在來客數的店

2021/08/11
東區青聚點以宜蘭中興文創園區具文資身分的4號倉庫作為實體據點。 圖/教育部青年發...

全台北中南東4處「創生聚點」出爐,衝9月開放!

2021/08/03
詩人作家小令是當日的講師,她手裡拿著的是自己的作品《日子持續裸體》。 圖/沈育琪...

「楫文社」不只是書店-讓讀者與作者,以文會友

2021/04/26
學生採收紅藜。 圖/廖肇瑞提供

盤中飧自己種-小學童幫自己農田雜糧打傘擋雨

2021/02/18
新竹火車站。
 圖/陳正興攝影

想在春節「鬧中取靜」,島內散步指路「台灣好境」

2021/02/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