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很久沒看到你」 其實是爺奶含蓄的想念

2018/09/06 蔡佩蓉、章凱閎、游昊耘

今年3月,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推動「青銀共居」實驗,仿照荷蘭安養院「以工換宿」計劃,開放8名文化大學學生入住,每個月只要陪伴老年人下棋、唱歌、教導3C等,完成20小時服務時數,即可以3000元入住獨立套房。希望促進跨世代經驗交流,營造共融生活。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團隊走進陽明老人公寓,紀錄兩代之間的混齡共居生活,相差5、60歲的「鄰居朋友」相處起來會擦出什麼火花?並從他們真實的社群聊天對話中,看不同世代如何透過3C科技、社群網路交流,一窺他們日常中最真誠自然的互動。


陳玟安:用Line揪爺爺奶奶出來玩

會想申請青銀共居,是因為我很喜歡跟老年人相處。我跟自己的阿公阿嬤感情很好,但是跟公寓的爺爺奶奶相處又是不同感覺,畢竟不是家人,剛開始會有距離感。但透過平常吃飯、活動時,多去打招呼,爺爺奶奶認識你之後,就會開始關心你。其實跟長輩建立關係不難,只是需要時間。

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七、八月慶生會,學生陳玟安(左)與張榮華爺爺話家常。 記者...
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七、八月慶生會,學生陳玟安(左)與張榮華爺爺話家常。 記者王騰毅/攝影

像我會透過Line和爺爺奶奶互動,例如前一天Line他們「明天有活動,爺爺奶奶要來參加嗎?」或是直接敲門拜訪,拉他們出來參加活動。有時候長輩不是不想參加,只是有點懶、或是人很多會有點排斥,但只要有人拉他們,他們參與意願就會比較高。

100歲的陳端和爺爺,在陽明老人公寓已經住了20年,他最大的興趣是寫書法。

住在這裡5個多月,我發現爺爺奶奶開始跨出生活圈,會互相邀約去參加活動。這裡的老人家很多人都會日語,我也有輔修日文,所以溝通更沒有障礙,爺爺奶奶也會邀我參加他們的活動。

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陳端和爺爺在房裡休息。 記者王騰毅/攝影
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陳端和爺爺在房裡休息。 記者王騰毅/攝影

有位爺爺原本不太愛出門,後來也被我們的氣氛感染了,他說「我也要參加,因為你們都要參加」,聽到這句話時,內心真的很感動。

我覺得老人家最需要的是耐心陪伴,他們很期盼我們不時地出現。有時候下課回來,爺爺奶奶會說「很久沒看到妳」,但其實我們昨天才見過面。聽到時感覺心裡有點酸,會想起自己的阿公阿嬤,平常沒有機會這麼頻繁接觸,他們一定也很想我吧。(陳玟安為文化大學心輔系三年級學生)

#爺爺奶奶留門縫代表歡迎拜訪

#跟長輩之間的小默契

我給每個孩子一顆彩蛋:謝安娜

青銀共居對我來說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我年輕時在文化大學當行政人員,是天主教弘道社指導老師,所以我跟年輕人的關係一直沒有斷。當時社團學生,來我家當我孩子的家教,我知道他們很多人念書很苦,每次一來我都煮大鍋菜,看他們吃飽,我也覺得很幸福。

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謝安娜奶奶擅長製作復活節彩蛋,喜歡將彩蛋與朋友分享。 記...
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謝安娜奶奶擅長製作復活節彩蛋,喜歡將彩蛋與朋友分享。 記者王騰毅/攝影

但當時的年輕人,跟現在的年輕人又不一樣。現在的年輕人更花俏,懂電腦啊,我退休時還在用word2007,現在他們已經教我上雲端了。

最讓我感動的是一位社福系學生劉莉君,她是第一批參加青銀共居的學生,我做了很多復活節彩蛋,她幫我成立一個粉絲專頁,讓我在上面交朋友,寫蛋的故事。

2個月前,莉君剛畢業,她穿著學士服來跟我道別。和她相聚時間短暫,到現在心裡還是很...
2個月前,莉君剛畢業,她穿著學士服來跟我道別。和她相聚時間短暫,到現在心裡還是很捨不得她。 圖/劉莉君提供

後來她畢業,跟我道別,我很捨不得。不過沒關係,有新同學,希望他們能幫忙把我做的蛋,推上國際舞台!

現在我退休了,孩子也都長大結婚生子,我的先生比較早走,就剩我一個人了。我常在想,人一生中有很多重要的時刻,我走到這個階段,該好好想想在我有限的生命裡我能做什麼。

住在這裡的每個孩子,我都給他們一顆蛋,他們都放在房間裡。雖然我的腿已經不好使,但我希望我還可以用,我想要自己能夠被用。(謝安娜為陽明老人公寓長輩)

#每一顆蛋都是祝福

#分享快樂是抗老的最好方法

鄰居以上,家人未滿

子女離巢的核心家庭,不少長輩選擇搬進老人公寓,少了家人的陪伴,內心難免孤寂。但是透過青銀共居,促成長輩與年輕人跨代生命經驗交流,幫助長者走出孤獨。

陽明老人公寓社工師謝佳君說,有了這些年輕人的陪伴,可以讓長輩有更開闊的心胸,接受不同領域的新事物,發掘自己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不再為家庭的事往心裡去。「讓老人家有走出去的機會,這就是青銀共居的目的。」

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長輩和年輕人,抽離血緣關係,與其說像家人,更像是「鄰居以上,家人未滿」的關係,平常有各自的生活空間,又能不時互相關照陪伴。

老人公寓走廊上迴盪著年輕笑聲,為長者的生活增添幾許活力與溫暖,更讓我們看見血緣之外,不同世代也可以有很美好的互動。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我和我的高齡室友」跨世代共居如何迸出奇異火花?

失智長輩沖咖啡 從人際互動重拾快樂與自信

外籍看護薪水不到中東3成 台灣恐成長照孤島

獨居爺奶人生最後一段路 這群藥師伴他們走完

作者文章

歐洲知名的廉價航空Ryanair,以專門販售超低價機票出名。 圖/Dirk Da...

10歐超便宜機票將走入歷史? 法交通部長:難反映地球付出的代價

2023/12/09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今舉辦台南地區水雉數量大調查,統計結果出爐,9成集中在官田...

9成在台南官田 全台鳥友攜手「水雉大調查」 2882隻創新高

2023/12/09
圖說/永齡基金會-永齡女力計畫攜手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新創團...

「永齡女力計畫-打造台灣職家女性生態圈 go action平台」正式上線!串連各界資源共創「台灣女力圖鑑」

2023/12/08

【倡議圈活動】2023 HR×ESG企業文化暨永續行動論壇

2023/12/08
財政部發布解釋令,外商在台灣碳權交易所出售國外碳權,應依法課營所稅。 圖/uns...

財政部解釋了:外商在台賣碳權 要稅

2023/12/08
杜拜永續城的示範社區彷彿世外桃源般,500棟的民宅加上11座的溫室,甚至還有馬場...

COP28直擊杜拜永續城-綠電多到用不完、蔬菜香草自己種

2023/12/08

最新文章

人稱「少年阿公」的方子維與孩童一起於音樂米收穫祭割稻。 圖/音樂米企業社臉書提供

從1912年到今天!少年阿公帶外國遊客愛上宜蘭百年市場

2023/12/09
圖說/永齡基金會-永齡女力計畫攜手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新創團...

「永齡女力計畫-打造台灣職家女性生態圈 go action平台」正式上線!串連各界資源共創「台灣女力圖鑑」

2023/12/08
綠領職缺並非理工限定且前景看好,成為轉職的熱門行業。 圖/freepik

文科轉職起薪高5千 專家:綠領人才很缺 非理工生限定

2023/12/08
若無特別設定,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Alexa還是Google的同名AI,他們...

《智慧妻子》:Siri和AI家電也需要女性主義嗎?

2023/12/08
立法院今日排審「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多個婦女性別團體發表聲明,有支持有反對。示...

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救少子化靠人工生殖法修法惹議

2023/12/07
早期屏東社頂部落進行第一批的夜間觀察導覽。 圖/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區林業中心提供

花20年投身《里山根經濟》 陳美惠︰社區生態旅遊現在正是時機

2023/12/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