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親人猛下指導棋 照顧者最崩潰的事

2018/07/17 聯合報系

台灣愈來愈老,「長期照顧」幾乎已成家家都難念的經。照顧失能父母,是體力、財務、情緒的三重煎熬;但最難對付的,是因為:對於「照顧」,人人都有意見。

在傳統孝道、社會觀感的交叉劫持下,太多下「照顧指導棋」的關心者,由四面八方而來的意見,讓真正擔起照顧責任的人,更手足無措;眾人眼光、輕率的評斷,彷彿變成「照顧勒索」,讓照顧責任愈形沉重。

親友人多嘴雜 照顧者拭淚

在眾多照顧者難題中,最難解的,大概就是「照顧責任」在家人中的承擔與分配。

30多歲的林日雄(化名)最近把中風的寡母,從屏東內埔老家送到高雄一家私立安養院照顧了。一個月2萬元的安養費,在他這樣一個「做工的人」來說,已是拚了命攢出來的,他獨子,單身,沒有人幫他。

但在全是宗族親戚的村中卻引起批評:「你老母辛苦把你養大,你忍心丟到老人院?」「你免去上班,就辭職返來顧你老母啊。」人多嘴雜,林日雄只能抹淚。

回家盡孝 不是人人做得到

根據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與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總會進行「家庭照顧分工經驗調查」發現,652位照顧者或曾經照顧家人的受訪者中,近半數不同意「照顧是孝順的表現,應由家人負責,不應委託外人」,但同意者也有38%。

「家人自己照顧」仍然是台灣長照現況的主流。如果天時、地利、人和,這當然是長輩的福氣,也是子女的幸運,能夠無憾伴老。但現實是,政府長照制度未能讓人在工作與照顧之間兼顧。高舉「孝道」大旗的道德譴責,讓照顧者壓力更大。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今年推出「長照沒有英雄」,透過調查、深度訪談、名人現身,走進照顧者家門,發現他人自以為是的關切及介入,是照顧者最大的壓力來源;手足分工是最易引爆的照顧難題,許多照顧者有苦難言,更為了家庭和諧不願面對鏡頭。

照顧沒有典範或英雄,每人每家各依其所能,不求偉大,但求盡力;我們建議透過家庭照顧協議與全民長照教育,鼓勵家庭建立協商與決策長照分工機制,更期許長照2.0不只讓長輩安老,也協助我們建立家人新關係。

照顧者心聲 我最不想聽到這些話

家人衝突是家庭照顧最複雜難解的課題,根據「家庭照顧分工經驗調查」,約有28%的受訪者曾經「因為照顧問題與家人發生爭執」,其中以照顧方式想法不同、照顧費用分擔不均比例最高,許多照顧者因此遭受其他家人質疑、甚至是冷言冷語,讓照顧者內心「很受傷」。

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總會調查,照顧者有7大困擾句:


怎麼變成這樣?你是怎麼照顧的?

你又不用出去賺錢,在家照顧個病人是能多累?

你怎麼那麼愛錢啊!每個月我晚幾天給你錢會怎樣嗎?

你每天都在家,為什麼不把家裡打掃一下?這麼亂!

我有孩子要顧、工作那麼忙,抽不出時間輪班照顧啦!

每個月給你錢,還顧成這樣,錢都花去哪了?

家裡有病人要顧,你還想出門去哪裡啊?

給照顧者溫暖 你可以這樣說

照顧者長期承擔龐大的照顧壓力,家人的關懷是很重要且溫暖的力量。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諮商心理師呂依真建議,家人與照顧者相處時,應從「家庭整體觀念」思考,「照顧者對這個家非常重要,要多給予他們支持。」否則若照顧者也倒下,變成第二個病人,那家裡等於是雪上加霜。

此外,許多照顧者難以表達「需要喘息」,若家人願意主動開口,鼓勵照顧者多出去走走,參加喘息紓壓活動,有助於紓解照顧者的身心壓力。

呂依真建議,若你身旁有照顧者,不妨多跟他們講以下幾句話,給予支持與鼓勵:


你可以多出去走走透透氣,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要因為照顧過度犧牲自己。

有任何需要我們幫忙的地方請儘管提出來,照顧的問題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

照顧是大家共同的責任,不要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

照顧是難事,盡力就好,不要苛責自己。

自己的身體也要顧,我們愛你,希望你健康。

不要因為放心不下病人而不出門,休息充電後,也可以提升照顧效能。

謝謝你照顧生病的家人,你要肯定自己,你好棒!

照顧是一條漫長的路,可以多了解、多使用長照資源,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

打破家庭照顧者五大迷思

長久以來,台灣照顧者陷於孝順就是「親力親為」的傳統照顧迷思。高雄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理事長李逸分析,有時是照顧者不放手,總認為「他們照顧沒有我用心」,但時日一久,照顧長輩經常變成一個人的責任。

但照顧不是一個人的事,照顧者應自我提醒,避免陷入以下5種常見的迷思,並調適自己的心態,千萬不要過度承擔,把自己逼入絕境。

迷思一:照顧就應該要自我犧牲

常見的想法:我要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來照顧他,直到他痊癒為止,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下,等到以後再說。

合理的想法:唯有適當地讓自己喘息,才能有更好的照護品質!有足夠休息,才能照顧好患者,因此在條件許可下,可以維持原有的社交活動。

迷思二:100分的照顧才是好的照顧

常見的想法:只要家人好就好,我沒差;我不該抱怨、生氣,也沒有時間沮喪!

合理的想法:唯有我快樂,才會有健康家人。照顧者的情緒會嚴重影響到被照顧者的情緒。

迷思三:只有我最了解他,我來照顧才是最好的

常見的想法:除了我,沒有人可以好好照顧他!我一個人承擔就好!我還撐得下去!

合理的想法:照顧者要大方接受協助。支援越多,越能事半功倍。

迷思四:照顧工作是沒有價值的

常見的想法:照顧家人是天經地義的,沒有什麼好鼓勵的。我每天照顧一個家人,對社會沒有貢獻,是一個沒用的人。

合理的想法:照顧家人對整個家庭和社會都有重要的意義和貢獻。我做的事情很重要,值得被鼓勵與肯定。

迷思五:照顧是家裡的事情

常見的想法:照顧家人已經夠讓人操煩了,我只要盡力就好,不用跟別人說,說也沒有用。

合理的想法:我應該多多和有相同或類似經驗的人交流,可以學習到更多的寶貴經驗。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總會)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一人失智拖垮全家 長期壓力讓他賠上人生

澎恰恰憶失智母 最遺憾是來不及陪伴

照顧82歲失智母親 最怕妹妹說「放棄」

「為什麼不請個外勞?」親人猛下指導棋,照顧者最崩潰的事

作者文章

歐洲知名的廉價航空Ryanair,以專門販售超低價機票出名。 圖/Dirk Da...

10歐超便宜機票將走入歷史? 法交通部長:難反映地球付出的代價

2023/12/09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今舉辦台南地區水雉數量大調查,統計結果出爐,9成集中在官田...

9成在台南官田 全台鳥友攜手「水雉大調查」 2882隻創新高

2023/12/09
圖說/永齡基金會-永齡女力計畫攜手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新創團...

「永齡女力計畫-打造台灣職家女性生態圈 go action平台」正式上線!串連各界資源共創「台灣女力圖鑑」

2023/12/08

【倡議圈活動】2023 HR×ESG企業文化暨永續行動論壇

2023/12/08
財政部發布解釋令,外商在台灣碳權交易所出售國外碳權,應依法課營所稅。 圖/uns...

財政部解釋了:外商在台賣碳權 要稅

2023/12/08
杜拜永續城的示範社區彷彿世外桃源般,500棟的民宅加上11座的溫室,甚至還有馬場...

COP28直擊杜拜永續城-綠電多到用不完、蔬菜香草自己種

2023/12/08

最新文章

人稱「少年阿公」的方子維與孩童一起於音樂米收穫祭割稻。 圖/音樂米企業社臉書提供

從1912年到今天!少年阿公帶外國遊客愛上宜蘭百年市場

2023/12/09
圖說/永齡基金會-永齡女力計畫攜手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新創團...

「永齡女力計畫-打造台灣職家女性生態圈 go action平台」正式上線!串連各界資源共創「台灣女力圖鑑」

2023/12/08
綠領職缺並非理工限定且前景看好,成為轉職的熱門行業。 圖/freepik

文科轉職起薪高5千 專家:綠領人才很缺 非理工生限定

2023/12/08
若無特別設定,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Alexa還是Google的同名AI,他們...

《智慧妻子》:Siri和AI家電也需要女性主義嗎?

2023/12/08
立法院今日排審「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多個婦女性別團體發表聲明,有支持有反對。示...

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救少子化靠人工生殖法修法惹議

2023/12/07
早期屏東社頂部落進行第一批的夜間觀察導覽。 圖/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區林業中心提供

花20年投身《里山根經濟》 陳美惠︰社區生態旅遊現在正是時機

2023/12/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