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蟻不只是害蟲!興大團隊揭2新物種 生態中不可或缺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李後鋒(右)研究團隊今年1月發表「綠島新白蟻」與「白足樹白蟻」2個新物種,與博士生吳佳倩(左)、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蔡經甫(中)於標本收藏庫中展示台灣白蟻新成員。 圖/摘自國立中興大學臉書專頁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李後鋒(右)研究團隊今年1月發表「綠島新白蟻」與「白足樹白蟻」2個新物種,與博士生吳佳倩(左)、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蔡經甫(中)於標本收藏庫中展示台灣白蟻新成員。 圖/摘自國立中興大學臉書專頁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李後鋒研究團隊發現台灣白蟻又有新物種,今年1月發表「綠島新白蟻」與「白足樹白蟻」2個新物種,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Taiwania。

中興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白蟻家族又有新成員,追蟻十多年,李後鋒研究團隊於今年1月發表「綠島新白蟻」與「白足樹白蟻」2個新物種;在台灣,已知白蟻家族成員,總共來到5科23種。

李後鋒表示,這項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Taiwania,完成台灣白蟻命名的階段性工作後,預計推動台灣白蟻誌書寫與出版計畫,彙整目前所知白蟻生物學資訊,提供1部台灣白蟻研究全方位指南給研究人員及一般民眾。

多數人對白蟻的印象,是威脅居家環境的害蟲,但李後鋒表示,台灣23種白蟻中,會造成危害的僅占小部分,主要是台灣家白蟻、格斯特家白蟻;台灣山林間分布著多樣白蟻,是大自然中重要分解者,也是生態系中不可或缺角色。

這次發表的「綠島新白蟻」與「白足樹白蟻」,同屬「木白蟻科」,李後鋒說明,木白蟻家族可說是研究難度數一數二高的一群白蟻;困難之處有3大原因,包括比較挑食、蟻巢規模比其他白蟻小、必須釐清100年前的台灣白蟻分類疑點等;至於綠島新白蟻,全世界目前只有綠島才能看到蹤跡。

目前為昆蟲系博士生的研究團隊成員吳佳倩,她從大學一年級就加入李後鋒實驗室,一路參與多個白蟻物種分類鑑定;雖然對昆蟲人來說,到野外採集找蟲是研究歷程一大樂趣,吳佳倩卻耗費許多時間,坐在顯微鏡前觀察與比較不同白蟻物種,靠著耐心與細心,為台灣的白蟻分類學一再帶來新突破。

還有共同作者蔡經甫,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副研究員,從事昆蟲及椿象系統分類學、親緣關係及護幼行為演化的研究工作;過去曾參與白蟻調查採集,對於昆蟲分類學及命名法相當有經驗。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看得到但用不到?大學生免費諮商僅2成使用 不僅難預約且怕被貼標籤

看得到但用不到?大學生免費諮商僅2成使用 不僅難預約且怕被貼標籤

地底工程師:蚯蚓每年能翻動350億噸落葉層!植物生長增2成更助增強免疫力

地底工程師:蚯蚓每年能翻動350億噸落葉層!植物生長增2成更助增強免疫力

風水輪流轉?發展綠能不再是富國專利 新興國家反成減碳主角

風水輪流轉?發展綠能不再是富國專利 新興國家反成減碳主角

莫拉克災後重建的觀光只會複製脆弱?部落反思:擺脫利潤優先

莫拉克災後重建的觀光只會複製脆弱?部落反思:擺脫利潤優先

最新文章

地底工程師:蚯蚓每年能翻動350億噸落葉層!植物生長增2成更助增強免疫力

地底工程師:蚯蚓每年能翻動350億噸落葉層!植物生長增2成更助增強免疫力

夏季蛇類活動力強...新北寵物蛇出逃潮  3個月拾獲24條、平均4天1隻

夏季蛇類活動力強...新北寵物蛇出逃潮 3個月拾獲24條、平均4天1隻

澳洲發現新品種原生蜜蜂!臉上長惡魔般小角 學名直接取名惡魔「路西法」

澳洲發現新品種原生蜜蜂!臉上長惡魔般小角 學名直接取名惡魔「路西法」

不只賣零食!南投3家「保育柑仔店」成生態服務據點 可免費換取改良式獵具

不只賣零食!南投3家「保育柑仔店」成生態服務據點 可免費換取改良式獵具

魚虎電撈量從3.5萬尾降到844尾...疑似是新外來魚種「皇冠三間」崛起?

魚虎電撈量從3.5萬尾降到844尾...疑似是新外來魚種「皇冠三間」崛起?

洪災後如何救土?光復400公頃農田被淤泥淹沒 好土變極度貧瘠的「高鹼土」

洪災後如何救土?光復400公頃農田被淤泥淹沒 好土變極度貧瘠的「高鹼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