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第一個「塑膠超載日」環團估2023年處理量能7月28日已耗盡

2023/08/07 環境資訊中心 謝明珊、陳文姿 編譯

環保團體「地球行動」(Earth Action)首度公布「塑膠超載日」(Plastic Overshoot Day),代表全球塑膠垃圾數量已超過一整年可處理的廢棄物量。從這一天起,無力處理的塑膠垃圾將持續污染我們的空氣、水、土地。2023年的塑膠超載日就在7月28日。

環團發起第一個「塑膠超載日」,藉量化數字讓大家看到塑膠垃圾問題。 圖片來源:Pl...
環團發起第一個「塑膠超載日」,藉量化數字讓大家看到塑膠垃圾問題。 圖片來源:Plastic Overshoot Day

用過就丟 塑膠垃圾增長太快

2023年塑膠超載日報告指出,國家對塑膠垃圾的管理多有改善,但人們大量使用一次性或是只用幾次就丟的塑膠,預估今年這類塑膠產量將達1.59億噸。

報告指出,43%的塑膠未妥善處理而變成垃圾。光是在2023年,就大約有6864萬噸的塑膠垃圾無法處理,它們將遺留在地球、污染環境。

地球行動表示,各國管理塑膠垃圾的成效依舊不佳,因此,他們發起塑膠超載日。希望透過量化污染的嚴重程度,讓政府、企業和個人更清楚該承擔的責任。

報告指出,在2023年,就約有6864萬噸的塑膠垃圾無法處理,它們將遺留在地球、...
報告指出,在2023年,就約有6864萬噸的塑膠垃圾無法處理,它們將遺留在地球、污染環境。 圖片來源:unsplash

塑膠垃圾體系中的不平等

報告也為每個國家算出了國家的塑膠超載日,反映各國在塑膠用量與處理量能的差異。例如,美國的塑膠超載日是11月30日、韓國是10月30日,印度是1月6日、南非是3月8日。

一般會以為,富裕國家塑膠用量多,垃圾也多,塑膠超載日會更早。但報告指出,富裕國家的垃圾處理量能相對足夠,污染反而少。反倒是有些國家塑膠用量多,卻將處理不完的垃圾大量「出口」,將毒物送往其它地區。

報告定義了多種國家類型,其中,孟加拉、厄瓜多、印度、南非等屬於「廢棄海綿」(Waste sponges)國家,它們塑膠用量低,卻大量進口廢棄物,導致國內污染成災。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計畫負責人鄧肯(John Duncan)透過聲明表示,社會、經濟、生態的負荷大多由低收入國家和貧困社區承擔。不平等的處理體系,讓許多人看不見、也不在意塑膠汙染

他表示,加強廢棄塑膠管理有助緩解污染,但更重要的是從源頭就要減少使用。

雖然全球致力回收塑膠垃圾,但處理量能仍比不上製造速度。 圖片來源:Nick Fe...
雖然全球致力回收塑膠垃圾,但處理量能仍比不上製造速度。 圖片來源:Nick Fewings/unsplash

參考資料

Plastci Overshoot Day官網、報告

聯合國(2023年8月1日),Why we’re all living on credit for the rest of the year

Euractiv(2023年7月28日),Earth reaches ‘Plastic Overshoot Day’ as waste crisis continues

富士比(2023年7月28日),Annual Point Reached When Plastic Waste Cannot Be Managed Effectively, Study Finds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第一個「塑膠超載日」 環團估2023年處理量能7月28日已耗盡

延伸閱讀

>>8月起自備餐盒有優惠!600家餐飲店支持減廢行動

>>碳排也貧富不均-「減富人碳足跡是淨零最快解法」

>>2023氣候不平等報告出爐 誰是氣候危機被害者?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Coldplay連兩日演唱會創下的16萬人潮,也已打破今年3月BLACKPINK...

Coldplay青睞 高雄國體太陽能場館永續開唱

2023/11/21
拿馬運河是連結美東與亞洲重要的航運路線。 圖/Roger W(CC BY-SA ...

巴拿馬運河陷70年最嚴重乾旱 聖誕海運與能源運輸都受影響

2023/11/20
2019年澳洲墨爾本的氣候遊行中,有民眾訴求要將生態滅絕入罪(Make ecoc...

蓄意傷害環境可能吃上牢飯 多國考慮將「生態滅絕」入罪

2023/11/20
基隆廟口碳烤蚵仔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農業部新技術助「台灣蚵」驗明正身 混充者可被開罰

2023/11/18
潮境大型魚類豐富。 圖/圖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提供/簡晨宇攝影

潮境禁漁及執法成效顯著 魚類密度比深澳多兩倍

2023/11/17
全面使用循環杯,綠色和平估全台年減24萬輛機車排碳。示意圖。 圖/freepik

全面使用循環杯 綠色和平估全台年減24萬輛機車排碳

2023/11/15

最新文章

「熊良心生態團隊」於農曆7月29日,在池上鄉富興村北極玄天宮為野生動物們舉辦首次...

台東首辦!為路殺動物普渡 寵物飼料躍上祭祀桌 神明也樂見

2023/11/28
巴氏銀鮈。 圖/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

瀕絕台灣特有種「巴氏銀鮈」有救了?15公私單位進場烏溪護育

2023/11/28
歐盟執委會發布數據,去年歐洲森林野火危害嚴重度是有統計以來第二糟。 圖/unsp...

野火吞噬90萬公頃森林…歐盟提「森林監測法」護生態

2023/11/27
因森林覆蓋率下降與全球氣溫上升影響下減少,導致熊闖入人類生活區域覓食。圖為示意圖...

虎頭蜂攻擊、黑熊闖營地...又是氣候變遷惹的禍嗎?

2023/11/27
歐亞水獺在金門的數量僅剩上百隻,金寧鄉慈湖魚塭卻發現有歐亞水獺遭「犬殺」。示意圖...

犬殺已6起!金門水獺持續減少 農業部公告禁餵浪浪

2023/11/26
夏威夷茂宜島一處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沼澤,因受乾旱影響,含鹽量爆增,沼澤水面變成桃紅...

夏威夷驚見桃紅色沼澤 科學家:極端乾旱讓鹽菌增加導致

2023/11/26

回應

Top